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本对话须突破 多元还原皆可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本对话须突破 多元还原皆可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下,中职学生普遍忽视文化课的作用,语文课上开小差、做小动作等,听与不听只凭兴致,无聊时在课上打盹,导致听课效率低下,无法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职业活动中去。因而结合学生对“一技之长”的需求,加强专业与文化的联系,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应用合理多样的教学策略是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主要从语文教学策略中的动态生成策略、文本对话策略、多元化阅读策略、还原阅读策略分析。

关键词:动态生成策略;文本对话策略;多元化阅读;还原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23-03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要回到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型的生产劳动,而现代企业要求技术工人能适应企业技术改造和革新的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根据中职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中职校语文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当下,中职学生普遍忽视文化课的作用,语文课上开小差、做小动作等,听与不听只凭兴致,无聊时在课上打盹,导致听课效率低下,无法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职业活动中。因而结合学生对“一技之长”的需求,加强专业与文化的联系,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应用合理多样的教学策略是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改变学生厌学的策略之――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发展。高中新课标强调“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话型教学”等。笔者立足于“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形成自由精神”这一文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结合现代中职教育新理念和选入教材的作品的独特风格,为改变“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特别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多种教学策略进行一番研究,其中有动态生成策略、文本对话策略等。

1.动态生成策略――把静止不动的作品读“活”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与学的主体,是动态教学的主观因素,这种主观因素本身具有主动性、创新性,而文学作品本身是固定不变的,作品只要没有被阅读,它就是静止的,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一旦阅读了文本,文本的动态生成也就发生了改变。因而对文本的解读随着阅读主体的改变而变化,教师和学生就是阅读主体,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动态的、创新的,文本解读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不同的主体可以生发出不同的新颖的内容,这就是动态生成的特点。动态生成策略就是把文学作品的召唤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合理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达到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有所讲又有所不讲、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有所懂又有所不懂的程度。选入中职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让老师和学生不断感受、思考、体悟、探索的对象,教师只有做到发现性备课,教学才具有不断探索、发现、创造的乐趣,并且每一次的备课和教学都是一个新的探索、欣赏过程。如《药》一课,教师备课时可能较多地关注作者对刽子手――康大叔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等方面的解读。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会更关注康大叔身边的小人物,他们与康大叔的关系、与“人血馒头”的关系、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也就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深层意义了。总之,文学作品的意义深刻而又丰富,解读过程具有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备课时应该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有更多新的发现,也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动态阅读。当然学生的阅读需要老师多加引导,只要给他们一种方法、一种思路,他们就能举一反三了,也就能与老师、作品相互对话了。这种持续交流、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2.文本对话策略――教师、文本、学生、作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对话式教学是语文课堂极力倡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师生间的和谐融洽、平等对话。萧伯纳曾说过的:“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己。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这种对话教学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它包含四种关系,即“教师―文本”、“文本―学生”、“教师―学生”、“文本―作者”,这四种关系体现在语文课堂上,那就是“教师―文本―学生”,教师与学生能否成功地对话,取决于他们对文本解读的默契程度。应该说现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大多数文本都能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但有一些作品还是未能让师生之间真正对话。如《淡之美》中的“人生之哲理美”一节是“最难啃的一部分”,未有阅历的人不见得读得懂,中职生正是未有阅历的人,而大部分语文老师都有20岁以上,有着较丰富的社会阅历。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文本对话就有了很大的差距,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讲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有些学生还是无法产生共鸣,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然而“最难啃的”就成了“最爱不释手的一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化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话式教学需要处理好“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关系,借助对话方式,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与学生真诚沟通,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充满浓郁感彩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合理对话,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所包含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二、改变学生厌读的策略之二――多元化阅读、还原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作品只有被读者阅读了,作品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语文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学生学会自己阅读了,他就有兴趣而且很主动地阅读,也就会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阅读面扩大了,学生自然也就不再讨厌阅读了。

1.多元化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与另一次阅读大相径庭。而且读者的生活阅历、年龄、学识、能力各不相同,感悟也不同,德国学者伽达默尔曾说过:“凡有理解,就有不同。”正如《孔乙己》,学生对孔乙己的理解不同,有的认为他迂腐、呆板、不会变通,才会穷到被打折了腿的地步;有的认为他很可爱,给小孩分茴香豆吃等。文本被不同人阐释或者阅读了,文本也就活了,所理解的内容就变得丰富起来了。这样多元化阅读使文本变得丰满、立体、灵动。所以,那些经典之作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它本身的深刻的主题,而在于它为读者开辟了宽阔广大的想象空间。文学作品本来就是立体的、多元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其进行多元解读,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个性化阅读”、“创新性阅读”。然而无论怎样阅读,都离不开作品。赖瑞云老师说:“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样也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林黛玉也不会读成薛宝钗。”那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能不着边际地解读。因此要以作品为根本,让多元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2.还原阅读。正确寻找文学作品的“还原点”和“空白”。近年来一直关心中学语文教学的孙绍振先生在《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书中,提出“还原法”的文本解读方法,按孙先生的说法,所谓“还原法”,就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它包括六个方面:“艺术感觉的‘还原’”,它是指把作者省略了的、被感知和想象排除了的东西,用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情感逻辑的‘还原’”,指的是把经过主观情感或智能变异而形成的情感逻辑还原为客观、冷静的理性逻辑,并加以比较;“审美价值的‘还原’”,这就是要区别实用价值和情感的审美价值,寻求超越实用价值的审美价值;“历史的‘还原’”,指的是要把作品放到产生的时代背景中,特别是还原到产生的艺术背景中;“流派的‘还原’”,指的是必须分析作品所属流派的艺术特征;“风格的‘还原’”,即把同一流派的作品加以比较,分析特殊风格。这六个方面虽各自独立,但也相互交叉重复,比如“情感逻辑的还原”中的理性逻辑与情感逻辑,其实与“审美价值的还原”基本意思是一样的。“还原法”阅读的出发点就是要从文本中还原“矛盾”所在,通过“矛盾”研究作品的意义。这“矛盾”有文本中的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背离,审美价值与理性价值的反差,单篇特点与整体风格的不谐等。例如,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里用“情节的理性因果和情感因果”阐释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死亡原因,他说“在理性上不充分的东西,在情感上可能是很动人的。许多小说家一辈子不能摆脱概念化、公式化的顽症,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把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混淆了,或者说,他们只看到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的统一性,而没有看到二者互相的矛盾性。”他这样分析祥林嫂之死:“如果纯用理性的因果性来分析,是有点奇怪的,给她打击最大的是,虽然她捐了门槛,但在过年祝福之时却仍不让她去端‘福礼’。如果纯从理性逻辑来考虑,不让端,就不端,落得清闲,如果真能这样,她就不会为此痛苦得丧失了记忆力,丧失了劳动力,被鲁四老爷家解雇,最后走向了死亡。《祝福》在表现祥林嫂死亡的悲剧的非理性原因方面,更为深邃的是,这种荒谬和野蛮的逻辑,不仅仅为上层阶级,如鲁四老爷和他的太太所拥有的,而且是被统治的下层人物,也一样认同。很显然,在这背后有悲剧的更深刻的非理性:群众对封建礼教的麻木。《祝福》的深邃之处还不仅与此,在这背后有悲剧的更深刻的原因:封建礼教对受害者的麻醉。这种迷信和麻木虽然不是病,但和病一样是可以杀人的。祥林嫂的悲剧是没有凶手的,她是被一种观念杀死的。虽然这种观念是荒谬的。”

从以上孙绍振先生对《祝福》情节的理性逻辑与情感逻辑的矛盾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还原法”阅读的妙处,它不但还原作品的不同层面的深刻意义,而且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文学“以情动人”的无穷魅力,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要正确应用“还原法”阅读文本,尤其是阅读较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当然,要学会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正确找出文本的“还原点”和“空白”,那么,师生之间就更容易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也就不会对高深意蕴的文学作品有“畏难情绪”。

中职生本来就是一群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欠佳的学生,语文教师只有用心研究教材教法,用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变通,有的放矢,突破创新,才能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参考文献:

[1]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205-253.

[3]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8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