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情境创设的“多”与“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然而一些教师由于对生成性的课堂本质把握不够,试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成性知识,却无意中步入了教学的误区。那么,如何恰当地把握课堂情境创设的度呢?
一、少一点情境观赏,多一些数学思考
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用课件出示申奥图:“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北京申奥成功。
生2:有很多人。
生3:有男人和女人。
生4:还有老爷爷和少先队员。
师:这些人在干什么?
生5:他们在挥舞红旗。
师(有点着急):还有什么?
生6:还有一个钟面。
师(如释重负):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时、分。
……
“时、分的认识”这节课,教材安排申奥主题图,主要目的是引出钟面,为教师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上述教学中,由于教师没作适当的引导,导致学生的观察始终停留在人物、白天、黑夜等与数学无关的信息上。不同的角度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如果教师随意拓展,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课堂很容易演变为情境观赏课,失去数学教学的本身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选准新知与旧知的衔接点,快速地导入新课。
二、少一点直接告诉,多一些自主体验
学生在学习“克和千克”之前要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由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极具抽象性,所以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的演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称一称、试一试等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这样获得的新知才能真正理解。
如新课伊始,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出示一袋红枣和一袋膨化食品):“这里有一袋红枣和一袋膨化食品,你知道哪袋食品重一些吗?
生1:红枣重,因为包装袋上标明了重量,一看就知道了。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一般包装袋上都标有重量,我们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具体重量了。可如果包装袋上没有标出重量呢?
生2:用手掂一掂就知道哪袋重了。
生3:我不同意。掂一掂不够精确,应该称一称。
生4:就是应该称一称,这样才能明确知道哪袋物品重。
师:物品有轻重,有时候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也能知道谁轻谁重。如每个小朋友拿一本数学书和一枝铅笔掂一下,哪个重?(学生动手操作)
生5:一本数学书比一枝铅笔重。
师:这里,掂一下就知道一本数学书重,但如果称一称的话,不仅能知道谁轻谁重,还能知道它们具体的重量是多少。想一想,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来称东西?常用的秤有哪些?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上述教学,教师创设“这两袋食品,哪一袋重一些”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获得了对质量这个概念的有效体验,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少一点机械讲解,多一些逻辑思考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既是小学阶段“确定位置”的最后一个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师如果不理解小学阶段“确定位置”内容编排的逻辑顺序,就会陷入就题讲题、机械讲解的局面。因此,教师要抓住知识的递进规律,对各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有序进行教学。如一位教师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生活中的方向。
(1)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认识了哪些方向。
(2)提问:早上起来,面向太阳怎样辨认方向呢?
2.平面图中的方向。
(1)谈话:在野外或陌生的地方迷失了方向,既可以通过太阳来辨认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北针和地图来辨认方向与确定位置。(简单介绍指北针与指南针的异同)
(2)提问:对于平面图中的方向,你又有哪些认识?
3.航海图中的方向。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2)说说对东北、西北的认识,并抢答亮点所在的位置。
(3)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只是一个大体的方向,还不能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
师(揭示课题):今天学习一种更准确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
上述教学,通过对已认识方向和面向太阳辨认方向的回顾,降低了教学起点,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新知识的信心;由借助太阳辨认方向到平面图中方向的复习,过渡自然,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必要的准备;由于有了以上铺垫,学生面临新的问题时就会产生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上述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揭示了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便于学生在迁移、归纳中总结规律,形成技能。
总之,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为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