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物的发展变化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事物的形成、发展变化的方向及趋势研究就变得很复杂,而这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因此,研究解决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控制变量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方法之一.

运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个问题(如物理量等)与多种因素的关系时,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手段实验仪器、设备等主动干预,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造成特定的便于观察的条件,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通过分析这个改变的因素与所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再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或规律).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判定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另一方面,可以探究变量之间的真实数量关系.

一、耗材使用过程中的控制变量

所谓耗材,是指实验过程中消耗的材料.虽然伴随着实验进程的展开,耗材要被不同程度的消耗掉.合理地使用耗材,能保证问题解决路径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相关结论的准确性.在研究受多因素影响的物理现象过程中,需要贯穿明确的控制变量意识.

例1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通过A、D两图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

解析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因此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具体某一个因素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比A、B两图,在液体的质量、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时,液体的表面积大小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对比A、C两图,在液体的质量、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时,液体的温度高低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对比A、D两图,在液体的质量、温度、表面积相同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

例2 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的相同的量有: (说出两点即可).

(2)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 .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 以水升温、高低来显现两种燃油的热值大小关系,这是典型的转化法,与此同时,为了具有可比性,还全面渗透了控制变量法.影响烧杯中水温上升的因素很多:燃油的热值、燃油的消耗量、热量的有效利用率、杯中水量、杯中水的初温等.要想研究不同燃油的热值大小,必须控制其他因素的等值,才能把水升温高低与不同燃油的热值大小直接挂钩,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二、器材选择过程中的控制变量

针对物理问题,选择典型、有结构的实验材料为问题的有效解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谓典型,指的是选择需要的、有用的、适切的材料;所谓有结构,指的是注重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为控制变量方法的实现提供物质载体.依据多元猜想中的一点,明确研究的方向,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为对比研究提供条件,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

例3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解析 影响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的因素有: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短、琴弦的粗细(横截面积大小).假若两根琴弦材料、长度、粗细都不同,导致发声的音调不同,则哪个因素在其中起到怎样的影响仍不得而知.在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之间的变化关系时,应控制其长度、粗细相等;在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长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时,应控制其材料、粗细相等;在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粗细之间的变化关系时,应控制其材料、长度相等.

例4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情况.选择C、F两根导体进行对此,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是否有关;选择C和 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 (填写导体的代号).

解析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四个: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假若两电阻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都不同,导致电阻的阻值不同,则哪个因素在其中起到怎样的影响仍不得而知.在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间的具体变化关系时,必须控制其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相等;在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间的具体变化关系时,则控制其材料、横截面积、温度相等;在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间的具体变化关系时,则控制其材料、长度、温度相等.

三、器材组装过程中的控制变量

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具备实验器材是一方面,合理组装实验器材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器材之间搭配、组合的品质和效能,体现着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要素是否能够得到具体的落实.当需要对实验装置中的两个乃至多个器材单元进行同步对比观察、推理分析时,依据控制变量法则,合理组装实验器材,能够体现实验条件“为我所用”的思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5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相同的漆包线和铁钉绕制成电磁铁A和B,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电磁铁A、B串联的目的是 .

(2)闭合开关S后,分析图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B铁钉的钉尖是 极.若让B铁钉再多吸一些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解析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很多: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有无.为了探究线圈匝数多少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应使用两根同铁芯、不同线圈匝数的电磁铁做实验,若使用同一根铁芯两次绕线,则铁芯的剩磁会干扰实验效果,所以小明使用A、B两个电磁铁的做法是合理的.电磁铁A、B串联接入电路的做法更是精妙,巧妙地体现了控制变量意识,使得流经电磁铁A、B线圈的电流等值.当然,将电磁铁A、B分别接入电路的做法也是可行的,但是需要在电路中加入电流表并合理调节滑动变阻器,这样的做法就违背了简洁、有效的原则.

例6 为了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大小和电流大小的关系”,小明特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图甲采用串联电路,它能研究通电相同的时间,电流做功与 的关系.实验前,小明选用的两只玻璃瓶、两根玻璃管和其中灌装煤油的质量都要 (选填“相同”或“不同”).如果电热丝的电阻阻值R1>R2,则在通电相同时间后,观察玻璃瓶里两支玻璃管内 变化的大小和

的大小,就能初步得到:在通电时间、电流都相等时,电压越大,电流做功越多.

(2)小明要继续探究在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做功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他使用的器材如图乙所示,电阻丝、煤油与原来相同.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器材正确地连接起来.你能正确预期这个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析 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有:电压、电流以及通电时间,小明分别研究电功与电压以及电功与电流的关系,逐一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路是很清晰的,图甲和图乙都能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无疑保证了通电时间的等量.为探究电功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应保持流经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用串联电路来控制电流变量等值,这一操作方法很科学;为探究电功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应保持施加于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用并联电路来控制电压变量等值,这一操作方法很合理.

四、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控制变量

当借助同一套实验器材,反复进行实验探索时,前后的实验操作之间必然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动手实践过程应该是有结构的.实验操作的结构性,体现在前后操作过程的变与不变的关系上,这就要求把控制变量意识贯彻落实到行动中去.

例7 下列四幅图是小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四个场景,除图④杯中装的是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是水.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 的变化而知道压强大小变化的;

(2)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

(3)比较②④两幅图,可以得出:

(4)比较②③两幅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

无关.

解析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有关,与压强方向无关,在实验探究之前,这种明确的关系还未建立,对同学们来说都“或许”有关.①②两幅图体现的实验操作,体现了对液体密度、压强方向的控制,从而显现液体深度与压强大小之间的关系;②④两幅图体现的实验操作,体现了对压强方向、液体深度的控制,从而显现液体密度与压强大小之间的关系;②③两幅图体现的实验操作,体现了对液体密度、液体深度的控制,从而显现压强方向与压强大小之间的关系.实验操作过程对诸多因素变与不变的控制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很好地体现了贯彻控制变量意识、提高实验操作合理性的思想.

例8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② .

解析 影响图中杠杆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很多:杠杆的自重、转轴处的摩擦、钩码的重量、钩码挂点的位置、弹簧测力计提点的位置.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从操作1到操作2,钩码的重量确实加大了,但是,钩码挂点的位置也同步右移,导致对应力臂的增大,所以,最终“杠杆的效率提高了”这一效果与这两个因素的相关性则无法分离和识别.合理的做法应是钩码挂点不动,单纯增加钩码的重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凸显.

五、结果判断过程中的控制变量

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时展密切联系,同学们在实际情景中,会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的眼光来进行思考与判断.在某些STS素材分析过程中,合理地落实控制变量法则,能起到化繁为简、条理解析的效果.

例9 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

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解析 比赛临近终场,结果激动人心.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式判断刘翔获胜,裁判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途径判断刘翔夺冠.无论是观众还是裁判,都自觉、不自觉地贯彻了控制变量法则.

例10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图中表示用挖掘机挖土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慢不同,它所用的判断方法是: 相同,比 ;另一种判断方法是: 相同,比较 .

解析 比较挖掘机与人力挖土功率的大小,若分别测量各自所做的功以及做功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各自做功的功率来进行比较,无疑是“杀鸡用牛刀”.控制变量法的灵活应用无疑使得这种比较更加便捷,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掘土多少)或者做功相同(掘土等量)比较做功时间多少这两种便利方法,背后都有控制变量法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