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风险投资两头角力 并购贷款开闸放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加大培训力度和加强业内交流洽谈的愿望,让我们听到并购贷款悄然提速的脚步声。
在全球“去杠杆化”进程如火如荼之际,中国资本市场仍然在坚定地进行制度创新,走向杠杆化。除了证监会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融资融券业务之外,并购贷款将中国股市的杠杆化进程再向前推进了一步。
“2009年将是投资人纷纷转向并购的一年。”大多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实际上,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并购重组被提上日程早已众所周知,缺的只是一个捅破窗户纸的机会。
并购贷款开闸
自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打开并购贷款闸门以来,并购贷款立刻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2008年12月25日,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银行在上海共同推出了首笔并购专项贷款,并购贷款业务正式进入市场。随后在2009年1月6日,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产权交易所签订了并购贷款合作框架协议,首笔并购贷款正式启动。1月20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签署中信集团战略投资白银集团项目并购贷款有关合同,并发放并购贷款16.315亿元,成为了第一笔实现资金发放的并购贷款。
对于企业来说,并购贷款将解决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心有余而钱不足”的困难,进而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优化整合,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于银行来说,并购贷款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品种,进而拓展了一个新的利润空间,为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迈进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银行现在都普遍关注并购贷款业务,并积极推动该业务的发展,并购贷款信贷风险管理研讨会就是应多家银行的要求而召开的。”银行联合信息网总经理、并购贷款风险管理研讨会组委会主任总经理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客户掌握并购贷款的风险防控方法和挖掘业务机会技能的愿望非常迫切。”
渗透IPO
“在目前情况下,市场是如此的火热,风险投资基金互相争抢着好的项目,并购显然比IPO更加可行。”德厚资本合伙人王旭东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
根据清科集团的数据,截至去年11月30日,中国市场共发生了60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与VC/PE相关的并购有19起,总额比去年有了显著的增长,显然,在上市渠道受阻的情况下,VC/PE已经开始将通过并购退出获得回报作为自己的一条求生之路。
“目前,投资风向标的风险投资正处于两头角力的困境,一方面是大部分投资回报不理想甚至难以收回,另一方面是投资人不愿再拿钱出来。两头受压自然不好受,或许今年就能看到希望。而且,随着投资氛围趋于理性,投资人也将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企业并购重组与行业重组,再不会轻易被忽悠了。”王旭东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讲道。
补助现金流
在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并购贷款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并购贷款本身是一项具有极高风险的业务,其以并购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因此一旦企业并购之后整合不成功,银行所发放出去的并购贷款就将受到威胁。
中国银行北京金融中心某支行营业部主任魏冬菊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并购是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重要方式。通过并购,企业将扩大产品和市场、最快捷和有效加强研发力量、进行行业整合,建立新的组织、占有核心技术、提高规模经济效应。一直以来,企业之间战略并购的障碍之一就是庞大的现金流无从筹措。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种问题显得越发突出。
然而,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并购贷款的开闸应该是一个政策性利好。一方面,并购贷款业务为企业开展并购活动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拓宽了融资渠道,极大地推动了兼并重组活动的开展,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整合,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商业贷款相比,并购贷款业务由于更加复杂和更具风险性,商业银行必将对其风险加强研究控制。
银行联合信息网总经理、并购贷款风险管理研讨会组委会主任总经理符文忠认为:“并购贷款就像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当就双方收益,运用不当则双方受害。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并购的成功率往往不足50%。企业文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信息风险、经营风险等的存在,都将大大降低并购的成功率。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协助企业对并购中的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