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络文学“去分化”的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文学“去分化”的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网络文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典型,具有后现代文学中“去分化特征,具体表现在:欲望化写作、无深度游戏原则、对艺术审美体验的抽空和大众化文学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去分化 网络文学 特征

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科学知识逐渐变得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社会分化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专业。上世纪5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现代主义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产生了“后现代化”。后现代化是指“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化,我认为这将是一种融合性的文化,明显区别于古典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如果以分化――“去分化”为标准对文化进行分类,就可以发现现代主义是分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后现代主义就表现出较明显的“去分化”。文化的“分化”就是指文化依照它自身的规律,划分不同门类。“去分化”就是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本身的各种区分变得越来越模糊,很难再依照一个标准给予分门别类。网络文学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具有典型的“去分化”特征。

网络文学表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情结,具体表现为,网络文学的欲望化写作;网络文学无深度的游戏原则;网络文学对于艺术审美体验的抽空和网络文学的大众化。

一、网络文学的欲望化写作

网络文学的欲望化写作首先体现在表达的欲望。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精英阶层对于文化的垄断的打破,普通的大众可以自由利用网络发表言论。文学走下了神坛,成了可以被普通人自由支配的资源,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观点,随意评判别人或者被别人评论。摆脱了现实世界的各种束缚,在这里人们充分展现了表达的欲望,人们的写作完全是率性而为,毫无保留地表达个人的生活体验、欲望、感情纠缠和人性冲突,表达幸福和痛苦、孤独和喧闹、梦幻和理想。在这里,文学的创作真正大众化、平民化。文学几乎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网络文学就这样在文学逻辑上践履后现代主义的“去分化”理念。网络文学中的许多文学作品,表现的是:“人们感觉到的不是过去那种可怕的孤独和焦虑,而是一种没有根、浮于表面的感觉,没有真实感。”[1]再者,网络文学的欲望化还体现在写作中充斥无爱之性,文字之间表现出一种直接的欲望,脱离传统文学中的情感基础,在虚拟的世界中展现出一片泛爱的天地。在网络文学中表现出的随心所欲的态度、毫不在意的表达、情绪化的宣泄成了网络文学欲望化写作的直观表现。

二、网络文学的无深度游戏原则

后现代主义不把文学当做一种神圣的事物加以膜拜,而是把文学当做一种游戏,在这种观念下,文学只是文本的意义,文本之后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文学的创作就没有丝毫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改变,也没有冲动。在后现代文化的环境中,原来传统观念中的深度模式和终极思想意义变得毫无意义。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文学的意义是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上的。网络文学在审美上削平了文化深度,颠覆了崇高,同样也不追求高雅和经典,在网络上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缺乏深度的社会意义,缺少穿透性的思想力量,网络文学表现出强烈的自娱性。网络文学从发生之初就带有较为浓厚的游戏味道,有不少网络作家,坦言他们的创作就是为了自娱或者娱乐他人。互联网的产生为这种无深度的游戏原则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土壤。首先,互联网的产生是出于商业运用的目的,这样就决定了它的大众化消费的运营模式,自然造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文学必然走向迎合大众消费的快餐文化。互联网的控制性很弱,监管难度大,这样就营造了文学创作的宽松环境,人们在互联网中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网络中传统的权威失去了地位,网上出现了一个没有中心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可以自由发挥,任意抒发,自娱以娱人。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我”的手写“我”的心,大部分人都是一种没有功利感的欲望化表述,没有终极价值理性、崇高的道义承担,不追求典型化及构思和修辞等技巧,只是即时展现自我,最大限度地吸引别人,被人欣赏。游戏和狂欢成了他们创作的不竭原动力。网络文学能在短时期内繁荣,正是由大众无深度游戏性地催发的。网络文学的这种无深度的游戏原则正契合了后现代文化的主张。

三、网络文学对艺术审美体验的抽空

在影视和网络媒体出现以前,人类的传播媒介主要依靠印刷业,文化的传播的载体主要是纸张。现在随着广播、电视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人们的传播媒介出现了较大的变换,人们的接受途径越来越视觉化、多媒体化。以前我们通过阅读书籍了解世界,掌握知识,现在通过图像、图例、影视了解知识,通过电话和电子图像实现社会交往。伴随宽带网络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推广,进一步加剧了文字传播的弱势,强化了图像的霸权地位。这样的趋势从审美体验角度来看,图像和文字的审美体验有本质区别,图像相对于文字来讲淡化了欣赏时审美体验,图像不能深入体味艺术的韵味,在审美体验上要逊于文字。从审美效果上看,网络作品(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多媒体的)与印刷品文学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为淡化了欣赏时的审美体验,阻拒了艺术欣赏中最宝贵的“品味”通道,抽空了感美、品美、悟美的艺术心智基础[2]。

在网络文学为流行之前的以文字传播为主要媒介的时代,由于文字的符号性,人们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在阅读欣赏中更进一步体会文学创作者所创设的审美意境,读者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艺术之美。相对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读文字变为读屏。这种读屏的审美方式的转变所带来的审美体验的抽空,体现出一种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的特点,这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所表现出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界限消失的“去分化”特征相符合。

四、网络文学是真正的大众化文学

相对于传统的文学创作,网络文学在创作和欣赏中表现出明显的大众化审美情趣。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文学作品的内容需要广泛而深刻,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有最终的价值体现,追求人文精神、历史担当和人伦关爱,表现出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担当一定的历史使命,形式上要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深厚的底蕴。那时候的文学艺术是一种“精英文化”。文化的传播和控制掌握在社会少数人手中,社会大众对于文化没有发言权。这一阶段的文化呈现出现代主义文化的分化特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传播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信息的传播渠道变得自由,空间广阔,在信息的传播中,建立了信息公开、公平原则。原来在信息传播领域中存在的垄断统治力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变得越来越弱,人们在网络的世界中可以自由和接受信息。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从“精英文化”的圣殿中深入到普通百姓家中,成为一种真正的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真正实现了大众化的全面参与。第一,网络文学在内容上打破了上层精英阶层对文化的垄断,破除了文化的“载道”功能,强化了大众的自我表现欲望。网络文学的很多作品都是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创作作品,表现普通人的网络生活,展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生活的。一开始网络文学的作品大多数是表现普通人的网络生活的,从网络文学的经典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几乎所有网络爱情故事都是在重复这样一个老套故事情节,故事主角从网上聊天,相互倾诉心情,到网下见面产生感情,随后又发生诸多离奇繁复的故事。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不过多地承担社会责任,这种情感的自我宣泄代替了传统文学中那种历史责任感,削弱了原来文学的中心话语地位。第二,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中传播途径的垄断情况。在网络文学的环境下,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在网上没有人会审核你的发言,平民在网络世界中获得了与传统精英阶层同等的话语权。基于以上两点,网络文学在新时代下真正成了大众化的文学,并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感消失的审美特征极度吻合,表现出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去分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89-190.

[2]欧阳有权.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