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框架及其因应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框架及其因应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西方工业化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务领域都已进入比较成熟的境界,被广泛实施于灾后恢复重建,然而中国大陆对专业社会工作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偏差,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关系尚未有效理顺。随着中国近年的灾害多发,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本文从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灾区人民需求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等角度分析社会工作介入中国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建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并从社会工作角色新的塑造、介入的基础与目标、介入的策略等视角探索中国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径。

〔关键词〕 社会工作;灾后重建;服务框架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5-0122-07

一、问题的提出

任何社会都逃避不了各种各样灾害的侵袭——无论是自然因素导致的,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1〕最近几年中国较大的灾难就有: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年台湾“8·8”风灾、2010年“4·14”青海玉树大地震、2010年“8·7”甘肃舟曲泥石流、2013年“4·20”四川芦山大地震等,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尤其震灾后,恢复重建面临着受灾面积大、受灾人口多、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困难局面。如何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成为摆在政府和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由于地震不仅破坏了灾区人民生活的物理空间,导致灾区大量人员伤亡,也使受灾地区本来脆弱的公共服务体系遭受毁灭性打击,对灾区现有社会关系网络和灾区人民内在心理空间造成强烈冲击和破坏。因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简单恢复,更重要的是社会秩序、伦理秩序、心灵秩序等非物质层面的重建。根据西方工业化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经验,社会工作是有效参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项专业服务机制,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主旨的社会工作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也被各方广泛关注。

而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五年来,灾区老百姓在社区层面面临的生计问题、生态问题、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社会心理适应问题、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等等,这些关乎社区社会根基重生的议题,无论是研究还是行动都显得非常薄弱。作为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害社会工作的践行者,笔者及所带领的团队经历了汶川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的整个过程。作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员,笔者所带领的社会工作团队现在仍然在汶川地震灾区持续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把在汶川地震灾区开展社会工作的经验进行一些梳理,以期望能快速运用到芦山地震灾区及以后可能发生的其他灾害管理中,使得社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作为专业的助人职业,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有长期参与应对灾害的经验,灾害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实务。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积极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事务,国外对美国“9·11”恐怖袭击、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害、南太平洋海啸灾害等重大突发灾害社会工作组织的介入研究也比较多,已经逐渐形成灾后社会工作这样一个分支学科。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灾害社会工作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务领域都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境界,被广泛实施于灾后恢复重建。然而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对专业性社会工作认知的偏差和实践中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没能有效理顺,社会工作还难以发挥其独具特色的功能。但由于灾害多发,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灾区恢复重建,其参与社会重建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社会工作者自身不断反思的问题之一。因此,在现有背景下,探讨社会工作在中国灾后恢复重建的介入空间、服务框架及其发展路径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考察

(一)从主体角度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一般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力量。但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力量,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政府往往不能直接作用于社会基础秩序的重建,这就要求在社会内部寻找其他力量作为中间过渡的环节,而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毋庸置疑成为其最佳的协作力量和恢复重建的理所当然的主要承担者之一。由此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政府的合理定位和功能的界定,灾后恢复重建才内含着对社会工作广泛而迫切的需求。

(二)从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性质及需求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灾难发生之后,灾区人民的身心状态和社会关系均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濒于瓦解,亟需合适而有效的救援和重建机制来加以恢复。而社会工作功能与作用契合了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性质及需求,可以推动灾区社会和社区救助水平的提升,提供多种资源帮助和心灵安慰,促进灾区社会关系重建和家园重建。正是灾区社会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和社会工作担负的责任、功能与作用的相互契合,才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必要前提。

(三)从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和专业理论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空间

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是促进社会成员的能力提升和社会资源体系的支持合作,促进社会福利和公正,其服务所蕴含的恢复和发展人的社会功能的目标、助人自助的理念、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以及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特有的价值观、专业理论和方法,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法,也是回应和缓解灾区民生问题和社区建设问题的有效专业基础。社会工作对灾区生产生活重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工作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获得灾后重建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具体情况,包括灾区人口类型分布、灾区人民主要需求、灾区家庭结构变化、灾区社会网络状况等。在了解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尽快找到帮助当地居民重建家园和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方法,并持续性地根据需求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

上述诸多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献均提到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对象、角色与功能、方法和模式,本文结合汶川大地震的实践经验,尝试架构一个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框架。

(一)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

社会工作介入领域亦即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2〕准确界定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是社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条件,有助于将社会工作领域相对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从文献研究和实践观察而言,地震灾后社会工作的介入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领域展开:

1.救灾领域。为弥补政府救灾物资发放机制的不足,进一步促进救灾物资合理发放,满足灾区人民对救灾物资的特殊需求,社会组织可以参与救灾物资需求评估和资源链接工作。社会工作介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领域的具体功能体现在:一是介入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震后灾区社会救助政策进行细致分析,找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的薄弱环节,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使相关政策法规更适合灾区弱势群体诉求;二是协助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对灾区家庭经济进行调查,获取灾区人民需求的真实信息,使灾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为理性和恰当;三是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灾区自强自立、缓解其对救助依赖方面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让有劳动能力的灾区民众做到经济自立。

2.教育领域。针对汶川地震灾区家长、教师、学生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以及学校重建复课后面临的诸多困难,社会工作组织可以通过开展矛盾协调、资源链接、个案辅导、成长小组、生命教育等多样化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并派出驻校社会工作者,将成长小组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开进学校课堂,帮助学生改变人际关系,促进沟通互动,学习适应社会技巧,如通过对北川任家坪访谈,结果发现青少年在社会工作站通过小组形式学到了知识,同时认识了新朋友,增加了对团队活动的认识,较大程度改变了他们消极、沮丧、厌学等问题。

3.就业促进领域。台湾“9·21”灾后失业率大幅提升,其就业促进措施包括三个部分。就业服务:组织灾区民众以工代赈,加速灾区清理。雇佣奖励津贴,政府给七日内登记为获得就业推荐或职业培训的灾区民众发放就业券,凡雇主雇佣持有就业券的灾区民众,政府给予雇佣奖励津贴。失业给付:给非自愿失业的灾区民众发放失业金。职业训练:愿意参与职业培训的灾区人员,政府给予随到随训政策;参与全日制的就业培训,政府给予职业训练券以补贴培训费用。在汶川大地震中,社会工作在就业领域广泛借鉴了台湾等地区和欧美国家的做法,在就业援助方面探索了一些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路径,如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把灾区人民生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组建妇女手工艺小组,将心理辅导与物质帮助结合在一起;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政府借助社会机构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如种植业、养殖业项目;开展就业辅导,等等。

4.心理重建领域。汶川大地震之后,绝大多数灾区人民均有较强的无力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对生活感到迷茫,社会心理存在较大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地震伤亡家庭社会心理服务过程的跟踪、效果评估以及专业反思,总结和归纳出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会心理重建服务模式,即“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支持网络”的社会心理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有效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是由社会工作者衔接,在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个体、服务对象小组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并依托于外部生态系统——社区支持网络,由此促进社会工作介入灾区人民社会心理重建服务模式的形成。

5.社区重建领域。社区重建是灾后恢复的关键环节。“5·12”地震灾区民众传统上处于村落以及血缘的联系之中,社区意识恰好能够在灾难之后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社区意味着人们之间的纽带并非来自村落或血缘,而是来自于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居住环境,为更好的生活而共同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社区重建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重建。在物质层面,包括建筑物、环境设施、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恢复等。在精神层面,包括形成新的社区文化、社区制度以及社区居民生产恢复等。前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划,后者则需要社会工作者的长期介入和关怀,因为精神层面的家园重建,远远复杂于物质层面的恢复。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对象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需求定导向的专业,根据专业使命选择并确定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前提。根据汶川大地震的社会工作服务经验,社会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四类群体:

1.丧亲群体。汶川大地震使近十万人失去了生命,丧亲群体成为地震灾区受到伤害最深的一个群体,面对自己挚爱的亲人死亡会产生安全感的丧失,难以理解一个意外或失去控制的事件所能造成的损失、伤害及死亡,往往会经历思维上的困难,容易变得心烦意乱,感到困扰和迷惑,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产生焦虑。丧亲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帮助生者恢复生存的意志和信心至关重要。日本大地震后有许多人在未来的数年间,始终无法摆脱丧亲的阴影,因而寻求自杀解脱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对丧亲群体进行哀伤处理,帮助他们减缓精神压力,重振生活信心。

2.儿童青少年群体。儿童作为地震灾害中的弱势群体和最不能表达诉求的群体,因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等因素,在自然灾害面前最容易受到伤害。汶川大地震以后,一些儿童因父母伤亡而流离失所,成为孤儿或无人陪护的儿童,父母健全的家庭也因忙于灾后自救和重建而常常忽视对儿童的关怀。同时,在地震中学龄儿童失去同学、玩伴、学校及可以玩耍的场地,社会、学校、家庭及朋辈群体的支持网络也遭到破坏。此外,地震本身也对儿童产生较多不利影响,包括恐惧、厌学、自闭等。

青少年则处在人生的多变期,其生理和心理处在不断的变化成长中,他们需要有发展的空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多青少年在地震中失去父母、亲人,他们在受到创伤的同时,又不得不承担责任。地震给他们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使他们变得焦虑、迷茫、抑郁,可能会导致他们采取消极的生活方式,如或者在家混日子,或者长时间呆在网吧等。

3.老年人群体。由于老年人在社会处境上的特殊情况,在经历汶川大地震之后他们在心理上有较多特殊的反应,往往会引发他们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回忆,尤其是对自己以往坎坷生活经历的回忆,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会因缺少亲人的陪伴而感到抑郁、焦虑。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也给其生活带来较多负面影响。老年人是地震灾后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群体,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应成为社会工作组织援助灾区的工作重点。

4.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群体是地震灾后需要关注的一个特殊困难群体。汶川大地震尽管没有夺走残疾人的生命,但却严重损伤了其生理功能。由于自己的特殊情况,残疾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比较消极,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不愿出去和人交往,但他们需要有沟通的平台,他们也想有所发展,却不知从何做起。因此,这一群体长期处于情绪悲观、受人歧视、生活不能自理、生计难以维持的状态,亟需社会工作组织提供帮助。

(三)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在涉及灾区人民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层面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服务,扮演服务提供、资源动员及协调、服务的个案管理、方案设计、重建项目推展等多种角色,对灾区社会重建发挥积极作用。面对不同的灾区人口群体,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介入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深入持久,对案主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缺点是耗时、耗力,且需要掌握高度技巧的心理咨询师才能胜任此工作。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灾难中受影响较严重的个体。目前,在该领域,叙事治疗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工作方式倍受推崇。在个案辅导中,咨询师应帮助案主重新定义灾难带来的影响,抛弃旧有的消极框架,重建案主的积极框架,用积极的态度解读和改写命运。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常用方法。小组工作基于这样的理念:营造安全、接纳的小型“社会环境”,即小组,让小组中的每一个个体在这种具有安全感和接纳氛围中发生自然而然的变化。在小组工作中,团体动力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工作者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出强烈的团体动力,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进入到小组中,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地震中有类似经历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组成小组,组内成员彼此倾诉,彼此理解,成为个体疗愈的主要因子。较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的特点在于受惠人群广,团体动力足,组内成员会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非常有助于成员重新恢复积极的生活状态。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相对于上述两种主要方法来说,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社区是联系受灾民众的中间单元,有着人员分布广泛、需求复杂的特点,社区工作需要社会工作的长期和持续介入,以便了解社区受灾人员的具体需求,发动和组织需要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同时将社区需要的资源有效地跟社区进行链接,促进社区的动态进步和发展。社区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激发社区居民重建家园的动力,培育主动积极地维持社区安定团结的意识。社区这一中间单元好比社会的细胞,每一个细胞拥有活力,整个社会才会更焕发光彩。

(四)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

社会工作介入灾区恢复重建的进程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

1.介入前期。社会工作介入前期通常处于紧急救助阶段,基于社区处境的差异性和社工专业的独特性,社工扮演社会资源链接者和社会心理陪伴者的角色。该阶段社工可以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重点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动员。地震灾害属突发性、偶然性的自然灾害,灾后急需外部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因此地震发生后,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应广泛组织和动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志愿者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开展灾区人民的心理抚慰与康复工作,为灾区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二是评估灾区人民需求。准确评估灾区人民需求是开展社会工作有效介入灾区服务的基础条件。汶川大地震之后,社会工作组织对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家庭背景以及面临的问题等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识别出服务对象所面临困境的影响因素和服务需求,包括对问题的认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利用的资源等,为服务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社会工作者应主动邀请服务对象参与服务方案的制定,共同应对和澄清问题。深入翔实的需求调研为社会工作介入时机、内容、步骤、广度与深度提供了前提和依据。三是组建队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民政厅和部分灾区对口援建省市民政部门、社会工作行业和服务组织、高等院校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灾区实际需求,及时组建了灾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队。因此,在灾区进行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非常多,据估计有三百多家。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的建立,有效弥补了灾区社会服务力量的不足。

2.介入中期。在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准确定位,即明确社会工作服务的切入点与着力点。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多、领域广,必须从自身实际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连结点出发,找到真正需要自己又适合自己的介入位置,以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见成效。在介入领域上,主要选择具有自身专业特长和专业优势的领域。如国务院妇女儿童工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择了儿童社会工作领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选择了学校社会工作领域,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选择了社区重建领域,“鹤童”选择了老人社会工作领域。在服务内容上,着眼于灾区需要开展服务,如针对丧亲群体的哀伤辅导,针对受惊吓儿童的心理抚慰,针对残疾人员的康复护理,针对贫困对象的生计援助,针对临时安置点居民关系重建等等。二是搭建工作平台。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普遍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站点作为其开展社会工作的服务平台。三是构架制度。规章制度是社会工作服务得以持续的保证,主要包括人员轮换制度、督导培训制度和评估制度等。

3.介入后期。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害救援与灾后恢复重建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持服务的可持续性。围绕这一任务,社会工作应该在社区重建阶段,在社区社会根基的重生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应加强引导社会工作服务实现本地化,开展灾区本地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和培育工作。

四、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策略和路径

(一)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角色重塑

1.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角色的重塑。汶川大地震中服务灾区的社会工作组织,有的是高校办的非法人临时机构,有的是具有政府背景的临时机构,真正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社会工作组织较少,能够得到资源长期坚守灾区的社会工作组织更是凤毛麟角。许多社会工作机构的临时性特征,导致社工服务不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很难本土化,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成本较高。因此,创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重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民办非营利组织,以重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角色,改革社会工作组织的运作模式非常必要。这一角色的重塑,对于解决社工服务的长期性、可持续性,解决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本土化以及推进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等问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社会工作者角色的重塑。区别于一般环境下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地震灾区社工服务要求社会工作者应具备随灾难救援的步骤和时间变化而调整自身角色认知的能力,即要明确灾害管理各个阶段“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等,才能有效开展实际的社会工作服务。许多临时性社工服务机构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功能与作用发挥欠缺,就与其对自身角色认知和定位产生偏差有很大的关系。从汶川地震灾后社会工作参与社会重建的实践来看,社会工作者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依次为服务者、使能者(增能者或赋权者)、资源链接者、支持者、咨询者、社区组织者、倡导者、个案管理者、教育者、行政者、政策影响者,其中教育者、行政者和政策影响者的认同程度最低,而服务者、使能者及资源链接者是社会工作者自我认知中最受认同的角色。这些角色的扮演就迫切需要社会工作者在中国文化和体制的框架内,领悟角色系统的一体多面性。从整体看,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从微观层面看,角色重塑体现在对传统社会工作微观角色的强化和完善,比如,协调干群冲突、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关照个别案主的权益与需求。从中观层面看,角色重塑体现在如何从社会制度与观念层面对受灾群众进行调适,使其真正适应灾后的生活。从宏观层面看,如何作为政策影响者,对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力求推进有利于灾区重建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二)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与目标

1.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

在社会工作介入前有必要对灾区存在的问题、灾区需求和已实施的救援工作进行适时和恰当的研判,以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介入更有针对性,避免服务资源使用的低效率。

一是对社会工作介入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进行界定。在厘清灾区特点及灾区问题特殊性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介入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进行界定,并对这些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进行分类,选定社会工作介入的领域与层面。

二是对灾区前期救援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研判,这是社会工作介入的基础和逻辑起点,使社会工作的介入更具效率。同时,还要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能力进行研判,要清楚社会工作组织能提供哪些介入、能介入社会工作领域哪些问题、介入的期限、介入的资源支持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其他救援、重建机制配合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包括介入目标、介入重点、介入对象、范围以及介入方式等。

三是对灾区人口类型及其特殊需求进行分类和研判,使社会工作的介入更有针对性。一方面对灾区人口进行分类,以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对象;另一方面灾区不同群体之间对于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具有较大差异性,要判断灾区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如,住房重建、生产恢复、心理疏导、家庭关系调节、人际交往,等等。

2.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

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核心目标是恢复和改善灾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功能。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目标:

第一,对接灾区特质的专业价值和服务理念目标。“助人自助”是灾害社会工作的核心专业理念,要让受灾群众明白处于非常态的社会特质只是暂时现象,鼓励和帮助他们自救和自助,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终极发展目标。

第二,回应服务对象多样诉求的目标。这一目标,是指需要回应不同特质灾区人民的服务诉求。包括照料、维权和增能等,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通过实现灾区人民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诉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供给有效对接,有效保证灾区经济恢复和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嵌入灾后恢复重建路径的技术目标。针对不同特质灾区人口的当前及长远生活开展科学评估,以增强灾区人民的复原力为出发点,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传统经典工作方法为介质,协助个体及家庭重新自立,并实现各种社区服务组织重组。

最后,重塑社会工作角色和功能的目标。在我国“政府为主、社工协助、群众参与、义工服务”的灾害救助格局下,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与政府、企业以及灾区人民等的协调配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社会工作要实现由直接服务者向间接服务者、支持者和咨询者转化,开展对灾区本地社会工作者的培训与督导、项目扶持以及机构的培育等方面工作。

(三)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路径与策略

1.探索政府组织、社会工作组织的公私协力平台机制。“公私协力机制”是一种“复合型”灾区社会工作模式,是指通过建立政府—民间、民间—民间的联系,形成协力机制(如政府主导机制、互信机制、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激励机制等),发挥整合性力量,为灾区提供全方位与专业的社会重建服务。

2.探索多元主体与社会工作组织的经济合作机制。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组织在灾区社会重建中的作用,必须探索政府、企业、基金会等资助方与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合作机制,破解社工组织开展服务的资金瓶颈。将社会工作服务所需经费纳入中央、省市及对口援建单位等各级组织的救灾资金和灾害重建资金的预算,同时,建立社会公益发展基金,引导具有资金和筹款优势的企业和基金会对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提供支持,使社会工作服务在资金上有保障。

3.探索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组织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机制。为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化的运作水平,以提高社工组织的公信力和社会服务功能,要加大对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对在灾区工作的一线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定期的、持续的督导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传授给灾区新进的工作人员、初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等,增进其专业技巧,使灾区接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4.探索法律规范、制度监管、自律他律、改革创新的社会工作发展机制。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明确社会工作组织的法律地位、治理结构、问责机制、独立评估审计机制等,规范社会工作组织的行为、机构、治理和管理体制;加快社会工作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工作组织综合监管格局,提高社会工作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建立科学规范的自律机制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及自我监督制度,用严格、规范的制度来保证社会工作组织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建立包括组织监督、审计监督、捐赠人监督、公众监督在内的他律机制和监督形式,重点建设好社会工作组织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对社会工作组织持续地改革创新,创造优质的“公共价值”,保持和提高社会工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发展持续性。

5.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者对志愿者的引领作用,促进“社工与义工(志愿者)”的联动,推进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6.探索建立灾后社区载体的赋能增权机制。灾区人民社会关系重建、社会心理重建的核心是重新建立社区归属感、社区发展意识、社区凝聚力。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培育社区居民组织,提升社区居民协作能力。社区的问题虽然只有社区居民才真正清楚,但很多时候需要社会工作者去帮助社区居民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二是精心组织社区活动,建构灾区人民社会关系网络,重塑灾区人民的信心,推进社区建设和灾区人民参与性发展,特别是在扎根社区与民同行的过程中,可以将社区经济(生计)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在满足民众生计需求的同时,整体推动社区公共参与、社会互助、生态恢复,逐步迈向天人合一、永续发展的生态社区。三是社会工作者要努力提高社区及社区居民与外部资源链接的能力,通过社区平台,将外部资源与灾区发展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许俊杰,沈黎. 灾难事件中的老年群体需要与社会工作回应〔J〕.社会福利,2012,(11).

〔2〕王思斌.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