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平面向量与三角综合题的解题策略与导学功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面向量与三角综合题的解题策略与导学功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平面向量三角综合题的解题策略与导学功能.

关键词:向量积;导学功能;思维功能;发现功能

由于三角函数的知识与平面向量的平行、垂直、数量积、求值,求向量模长,求向量的不等式,角的三角函数值,角的大小,判定三角形的形状,三角函数的极值、存在性问题,求函数表达式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故可将三角知识作为工具,且大有用武之地.

解求值问题,用数量积的策略,训练学生运用三角公式的思维功能

所谓思维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看,就是通过解题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而数学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的信息加工过程. 所谓“策略”一词最初的意思是诡计或欺骗,后来演变为描述军队中用计谋取胜的将军. 数学解题思维策略是在解题之前确定的总体思路与谋略,是带原则性的思维方法,是主体认知的思维决策选择.

例1设a,b,c分别是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已知向量m=1-cos(A+B),cos,n=,cos且m•n=.

(1)求tanAtanB的值;

(2)当A=B时,求的值.

解析(1)由m•n=向量数量积条件的坐标化得[1-cos(A+B)]+cos2=,即[1-cos(A+B)]+=,亦即4cos(A-B)=5cos(A+B),推出tanAtanB=.

(2)因为A=B?圯tanA=tanB=,所以tanC=tan(π-2A)=-=-.

又因为==tanC?圯的最大值为-.

三角公式只有运用才能掌握. 如例1第(2)问中的诱导公式、倍角的正切公式、商的公式、余弦定理的变形成了解题的关键. 在(1)中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和(差)角的余弦公式、降幂公式只有在运用时才能被激活.

求数量积、向量模长以及函数用以上二者表示的表达式,培养学生发现功能

例2 已知向量a=cos,sin,b=cos,-sin,x∈0,.

(1)求a•b及a+b;

(2)求函数f(x)=a•b-4a+b的最小值.

解析(1)向量数量积a•b=cos,sincos,-sin=cos•cos-sinsin=cos2x,

a+b2=a2+b2+2ab=cos2+sin2+cos2+sin2+2cos2x=2+2cos2x=4cos2x.因为x∈0,,所以a+b=2cosx.

(2)f(x)=a•b-4a+b=cos2x-4×2cosx=2(cosx-2)2-9. 因为x∈0,,所以cosx∈[0,1]. 当cosx=1时,f(x)取得最小值2×(-1)2-9=-7.

“发现法”是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先提出的. 他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其实函数既用数量积表示,又用向量的绝对值表示就是新的发现. 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既有新的探索,又产生新的理解,获得新发现. a•b=cos2x与a+b=2cosx,即两向量的数量积与这两向量的和的模长的实质都是数.

用向量法既判定存在性又判定三角形的形状,用类比策略,训练学生追求美妙、神奇的功能

“类比就是一种相似”. 它是从一种特殊到另一种特殊的推理.

以研究性学习为园地,以类比联想为工具,以归纳发现为手段,以先猜后论的数学思想为指导. 正如英国心理学家培英说:“创造发明都是由类似联想引起的”,这时我们自然得出以下猜想――“类比就是相似比较”. 联想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有方向的想象,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问题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活动. 所谓类比联想,就是以类比为方法、以联想为导向的探求规律和探索解题思路的策略.

波兰数学家斯•巴拿赫说:“一个人是数学家,那是因为他善于发现判断之间的类似;如果能判明论证之间的类似,他就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可是,我认为还应当有这样的数学家,他能够洞察类似之间的类似.” 类比、 联想前面例1的解题策略,下面例3也就会解了.

例3已知A,B是ABC的两个内角,a=cosi+sinj(其中i,j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a=.

(1)试问tanA•tanB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求出,否则说明理由;

(2)求tanC的最大值,并判定此时三角形的形状.

解析(1)把a2=的向量条件坐标化,2cos2+sin2=?圯cos(A+B)+1+=,推出(因为这里i, j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故它们的数量积为零)

2cos(A+B)=cos(A-B)?圯cosAcosB=3sinAsinB得tanAtanB=.

(2)由tanAtanB=得tanA>0,tanB>0,tan(A+B)===(tanA+tanB)≥×2,推出tan(A+B)≥3=,当tan(A+B)=时,tanA=tanB=?圯tanC=tan[π-(A+B)]=-tan(A+B)≤-,所以tanC的最大值是-,此时A=B=30°?圯ABC是等腰三角形.

由此可见,“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 而联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数学美就是数学的优美感. 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正因为这种适应性,这个解答可能成为我们的一种工具,所以这种美学上的满足感是和思维、结构紧密相关的.”

首先看到例1与例3的笫(1)问的推导完全是类比的,它们是和谐的. 所谓和谐美既是解题中条件与结论的和谐,又是数与形的和谐,更是解题方法与思维策略的和谐,还是数学思想与思维途径的和谐.然后也看到它们之间的方法美,所谓方法美是指解答(或证明) 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体现出来的美妙之处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 联想是以观察为基础,以想象为翅膀,以记忆为保证,以思维为核心的思维方法. 数学教学中的联想可分为类比联想、可逆联想、对比联想、化归联想、数形联想、因果联想、特殊化和普遍化联想. 例3的第(2)问用均值不等式求解,既体现了策略的奇异美,又体现了复杂问题的简单解法的奇异美. 所谓奇异美是数学美的基本形式之一. 徐利治教授说:“奇异是一种美,奇异到极度更是一种美.” 对于内行来说,奇异是使人感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感觉. 前者和谐,后者奇特.

用向量证垂直、平行、求夹角,用转化策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功能

所谓转化策略是数学思想策略中最主要、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化归策略.

例4已知A(3,0),B(0,3),C(cosα,sinα),O为原点, α∈(0,π).

(1)若tanα=-1,求证:∥.

(2)若sin2α=-,求证:.

(3)若+=,且α∈(0,π),求,这两向量的夹角.

解析(1)tanα=-1?圯sinα+cosα=0?圯3sinα+3cosα=0. 另一方面A(3,0),B(0,3),C(cosα,sinα),O为原点,则=(cosα,sinα),=(-3,3),推出3cosα+3sinα=0. 故∥.

(2)因为sin2α=-?圯1+sin2α=?圯(sinα+cosα)2=,推出sinα+cosα=?圯1-3(cosα+sinα)=0,(cosα-3)cosα+sinα•(sinα-3)=0,推出.

(3)因为+=(3+cosα,sinα),所以(3+cosα)2+sin2α=13. 所以cosα=. 因为α∈(0,π),α=?圯sinα=,故求出了C点的坐标为,?圯•=(0,3)•,=. 设,这两向量的夹角为θ,则cosθ===?圯θ=30°.

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来表示向量的模、夹角,其好处是将向量的几何特征转化为代数(三角)特征,使运算过程代数化、三角化、程序化,以训练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 抽象的逻辑思维是要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获得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和合理的结论. 在例4的条件下tanα=-1,它与∥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同样sin2α=-与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通过严格的抽象逻辑思维,三角与平面向量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首先三角与平面向量的综合题既有数学思维功能,又有发现功能,还有美学功能,更有训练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功能. 其次,我们把这种三角知识居多的综合题叫做“三角的歌的平面向量唱法”,或者把平面向量知识居多的综合题叫做“平面向量的歌的三角唱法”. 这种题型的设计对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第三,这种题型使得平面向量运用的多样性向空间向量延伸,使三角知识的应用更为广泛,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