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预先采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视新闻主持人的预先采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视新闻主持人在完成一个人物访谈或新闻节目之后经常有这样的感叹:如果能够重新再来一次的话,一定能更加精彩,常常感到有许多美中不足的惋惜,原因何在呢?许多好的新闻线索和素材因为缺乏预先采访而没有成为好的新闻节目。

一个好的新闻主持人或是好的新闻访谈主持人,应该是从新闻记者成长起来的,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有时更多地去充当记者的角色,只有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电视新闻与报纸不一样,因此电视新闻主持人的采访与其他新闻媒体的记者的采访有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最为显著的就是它的直观性。由于电视采访的直观性,它使得电视主持人的采访在报道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过程中,自身也成为了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部分。它表现的方式手法要丰富得多,但也带来了新问题,如果采访者对被采访者完全不了解的话,心中没数,许多手段就无法以最适当的方法运用,也就无法使新闻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如有可能,在新闻主持人开始正式采访之前,应该事先对被采访对象以及被采访事物进行充分的了解,这就是预先采访

电视新闻创作实际上由两步组成,第一步是预先采访,对被采访对象做初步的了解,获得进行第二步采访的基础,然后第二步才是正式采访。只不过有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把二者合而为一罢了。

预先采访的功能和作用

电视新闻采访与报纸不同,报纸的采访实际上只是一个了解事件、获取素材的过程,记者在事件现场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事物发展的背景,然后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整理,最后形成稿件。稿件的思路可以在采访中或采访后形成,但电视采访则不然,在正式开机拍摄之前必须拿出总体拍摄思路,或者大体上固定的拍摄方案,否则,很容易漏拍许多有用的素材,或者选错了拍摄重点,给后期编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在正式制作之前,必须拿出一个大体的思路,大概的成片在主持人脑海中要有一个明确的轮廓。为了拿出一个相对完善的采访提纲,提出片子的思路,电视新闻主持人往往需要一个事先的采访,这个过程也就是预先采访。除了一些突发性事件或是来不及预先采访的新闻报道之外,预先采访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预先采访,会使许多新闻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会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一篇好的电视新闻作品中预先采访是否成功常常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成败。

电视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全国电视台中有的实行了采摄分家的体制,有的尚未实行。在采摄分家的电视台内,记者的预先采访工作往往做得比较好,因为记者有精力去抓新闻、找线索,也就同时进行了预先采访;但在采摄不分家的电视台内,预先采访工作常常被忽视了,经常是记者得到线索拎起机器就走,甚至于有些记者上了车之后才知道要去哪里采访和采访什么内容。这样去采访新闻自然很难出好作品。

但无论实行何种体制的电视台的新闻部门内部,还都没有把预先采访当做一种必需的程式固定下来。预先采访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即使在采摄分家的电视台内,也很少给记者留出时间去进行预先采访,最多只是在定任务的时候稍稍留出了一点富余量。因此大部分的记者都整天疲于奔命,很少有时间去深入地采访新闻的相关内容,还处在一种完成任务的新闻创作的状态上。这也是国内的大部分电视台在新闻报道深度上竞争不过报社、电台的一方面原因。

另外,大部分的记者本身也都忽视了对于预先采访的重要性的认识。一部分人在客观上缺乏时间和精力,一部分人认为没必要,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经习惯于到了新闻现场才开始进行采访,以为这样的效率很高。但这种“高效率”是以质量为牺牲的,无法做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如何进行预先采访

新闻采访开始于新闻线索,线索出现后或同时,预先采访也就开始了。当线索出现的同时,记者必须以其强烈的新闻敏感性筛选值得报道的“新闻点”,并了解与这个“新闻点”有关的每一个细节,除了突发性事件之外,记者应该通过电话或根据线索尽可能多地采访有关当事人或相关人物,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便于确定出一个翔实可靠的采访提纲。这是预先采访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在大体了解了时间和内容之后,要根据自己以往的采访经验,大概预想出整个事件的要点,根据采访提纲列出需要现场采访的人物和需要拍摄的画面,并把它们整理出来,确定如何拍摄,这是预先采访的第二步,这一步表面上看起来很繁琐,但实际上减去了实际拍摄和文字采访中的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对于提高效率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时政新闻中,似乎大部分的新闻事件都是固定程式的,其中会议新闻占到很大比重。这些新闻由于内容事先知道得不多,有很多新闻事件实际上是正在进行中的,似乎预先采访不容易进行。但其实,时政新闻也有其规律性的,完全可以根据这些规律进行预先采访。

比如,一些会议新闻,按照现在的大部分惯例,都是由有关部门事先通知,有的是通知到相关部门,有的是直接通知到采访记者。但参与采访的记者都能够在事先了解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主题,记者完全可以根据这些线索搜集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会议新闻最忌讳的就是人云亦云,只是照抄会议文件,而没有记者自己的观点。但记者自己的观点其实本来就是来自于记者对相关主题的认识,而支撑这些观点的主要就是记者对相关的资料的熟悉程度。记者在得到会议通知之后应该首先去对相关的人员进行了解,去了解会议的主要议题和议程以及参加会议的主要人员,这样就可以在会议开始之前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参加会议。在会议开始之前头脑里就有了一个大致的采访提纲。这个过程也就是预先采访了。这种预先采访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记者对于相关主题的了解程度,记者应该对这一行业或者全局性的问题有一种内行的了解,才能一下就抓住根本性的问题,然后自然会围绕这个问题去组织整条新闻的采访。

社会新闻突发性强,时间紧迫,似乎很难进行预先采访。但也只有具有一种强烈的预先采访意识才能把新闻做好。

比如,在新闻线索出现的时候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去了解所有的细节,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因果等等。这样就会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尽可能详尽的采访提纲。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到第一现场就以最快的速度去紧抓第一手的新闻素材,因为这些素材是转瞬即逝的,稍有耽搁,便会留下遗憾。

当然,对于预先采访也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便又会产生新的形式主义的问题,在对待预先采访上,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分析,然后决定用何种方式去进行采访,这样才能产生最优秀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长春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