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锦瑟 第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锦瑟 第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外阅读,我为孩子们选读了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在孩子们的诵读声中,我仿佛又看见她了。侧转身,她回过头来,笑盈盈地看着我说,“记住这首诗,也就记住姨婆了。薇薇,你会永远记住姨婆吗?”

“会的,姨婆。”幼年的我脆生生地答,不假思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朗朗的诵读声中,我沉下心来细细地回忆她的容颜。我惶然发现,她终究还是远行了,我心深处,她的身影徘徊依旧,却轮廓不清。时光不断地在亡人日渐模糊的面容上添枝加叶。我终于还是忘记她的确切容颜了。

她的名字,就叫锦瑟。

母亲从来都只叫她“柳姨”。而我,唤她做“柳姨婆”。

外祖父去世后,尚在乡下的父母亲,先设法让五岁的我回城里老家。偌大的房子,就我和她两人住。

刚回老屋,我不习惯独眠。夜晚熄灯时分,令人绝望的黑暗便突然涌进卧室。层层的黑,连我的呼吸都仿佛陷入了黑暗之中。我在黑暗之中,宛若将被黑暗所融化。我揪紧被子,用唯一能抓住的东西抵抗着黑暗。

除了黑暗,老屋夜晚的寂静也令我胆战心惊。有时我在梦中会突然被从内耳发出的耳鸣声惊醒。轰隆隆尖锐的耳鸣若锋利的刀刃,将我的意识分割细碎。最后,声响从耳到心,若一道霹雳,轰然将我劈作两半,于是我便在痛苦中惊醒。

“婆婆……”

我光着脚,穿过廊道,呜咽着往姨婆的卧室跑。我爬上姨婆的大床,一双温暖的手立刻从黑暗中伸了过来,搂住我的腰,一把将我拽进散发着沉沉暖香的被褥里。我枕着姨婆的手臂,听她的呼吸声连绵悠长。黑暗的恐惧在她鲜活的呼吸声中消失了。层层黑暗忽然变了颜面,温柔敦厚地催我入梦。我嗅着姨婆身上散发出的不再新鲜的体香,犹如压在抽屉底层熏香驱虫用的香木珠所散发的味道,昏昏睡去。

晨起,我最喜欢看姨婆梳头。姨婆的头发长长的,一直垂到腰际,稀疏灰白。牛骨梳缓缓滑过她的长发,牵扯下丝丝灰白落发。她总小心翼翼地将缠在梳齿上的落发根根卸下,在手上缠成一团。她将落发放在一个黑色的脱胎木首饰盒里。“以后,等头发掉得差不多了,可以填在发髻里。”

她一边梳头,一边教我背古诗,最常背的,就是《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姨婆的嗓音轻柔。

“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一边把玩她的落发,一边应对着她的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背全了诗,姨婆的头发也梳好了。

“薇薇,这是婆的名字――锦瑟,记住了没?”

“记住了,我的名字有诗吗?”

“有,《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婆,你念,你再念一遍。婆,你也要记我的名,我的诗。”我扬起头,一本正经。

“婆记得的。憨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后如果你长大离开婆了,婆一念这句诗,你就跑回来看婆好吗?”

“好!你要大声念。倘若离得太远了,我怕听不到。”我蹙眉。

姨婆笑着把满面愁容的我搂进怀里。

遇到天晴时,姨婆就将阁楼里的几个大箱子打开,把箱里的旧衣物取出来见见天光。外公年轻时穿的棉衣、毛料大衣、鸵毛围巾、手套一件件摆在阳台上,那些东西拿开后,就露出箱底用金线绣的凤凰牡丹织锦缎面、水绿的生丝旗袍、银色软缎披肩……漂亮的丝织物件,都是姨婆的。我一件件展开来,喜滋滋地往身上套。那些东西带着箱子沉沉的樟木香,隐隐约约还留着被时光藏起来的冷清的皂香。

“憨女,一手的汗,别弄脏了!”姨婆骂是骂,却笑盈盈的,“喏,这件,绿旗袍,是我做姑娘时最喜欢的。”

我看着她展开绿丝旗袍,往身上一比划,匆匆收起。我咯咯笑着。姨婆几时从绿丝旗袍里走出来,就再也回不去了?

“姨婆,我要。”又拿起旗袍套身上。长长的丝袍拖了地。

“哎哟!”姨婆作势要打,一把拎起旗袍下摆,顺势将它从我身上剥了去。

几年后,父母也返城,搬回老屋住。我看着突然在我面前重新出现的父母,却生分了。我紧紧拉着姨婆的手,手心汗津津的,死也不松手。

母亲回来,将老屋整理修葺一新。除了姨婆的那几个樟木箱,阁楼里的杂物统统地被搬到了储物间。

“柳姨,有些东西,扔箱里几十年没用了,占地方。最后也得处理掉……”母亲有意无意地和姨婆提了几次。终于,樟木箱从阁楼被挪到了客房,最后又被挪到了放杂物的储物间。

“理理吧,那木箱……”姨婆犹豫了一下,“该扔的就扔了吧。”

母亲叫了工人过来收拾,扛箱子出去。姨婆突然起身,打开其中的一个木箱,摸索着,抽出那件水绿色的生丝旗袍。

母亲说我长大了,夜里,不许再去打扰姨婆。

“以后,晚上别老过去姨婆那里睡。自己睡!”母亲冷着脸,黑色眼瞳里出现了我看不清的星星,隔开了映在她眼瞳中的我。

夜里,我将头蒙进被里。被里,黑暗漫无边际。被窝里我的呼吸沉重,闷闷地压在我心上。我紧紧揪住被角,睁大眼,严严实实地将自己与被子外面的黑暗隔离开来,可被子外边黑暗的恐惧如水,无缝不入。

“婆婆……”我呜呜咽咽地掀开被,跳下床。光着脚想往姨婆的卧房跑,却又不敢。我团坐在床上,在黑暗中哭着。除了哭,我不知该如何是好。

“哭什么?”母亲生气地从她的卧房出来问。

“我怕。”

姨婆也被惊醒了,走了过来。

“来,过来和姨婆睡。”

我看着她,只是哭。黑暗中,模糊不清的一团影子,缓缓走近我。我嗅得见她身上的味道,香熏的木香味。这味道令我放心。我向她伸出手去。

“自己睡!这么大的人了!柳姨,别惯着她。”

一声叹息,那团温暖的影子离去,黑暗中,清冷的木香久久踯躅。

柳姨,母亲总这么叫她。

我知道,亲外婆早已扁成了一张薄薄的相片,就在母亲的卧房抽屉里。我曾无数次凝望相片上那身着碎花旗袍的女子,看着她凝固在时光之外的笑颜,看着她与姨婆有几分相似的眼眸。我不知道她是否也有和姨婆一样沉沉的木香。

母亲与姨婆相敬如宾。我能感觉得出她们之间的隔阂。她们间的淡漠,是母亲将姨婆整理过的书架,一言不发地重新擦拭一番;是母亲独自熬了白粥,而不吃姨婆做的面食;是姨婆笑着指出母亲的南洋口音,而母亲则厌烦地打断姨婆教我背的古诗……

我困惑地行走于母亲与姨婆之间,渐渐习惯于独自沉思。我长久地趴在院里的水井边,低着头看井。井水平静,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双眼睛,从黑沉沉的井面上看着我自己。阳光仅在暑天午后的某个时刻直射水井,向井底投下绿莹莹的一道光柱。绿莹莹的光柱下,我窥见隐藏在平静的水面下崎岖不平的井壁、凹凸起伏的井底。光柱转瞬即逝,井面下的世界倏地隐没,水面平静如镜。大人的世界于我而言,神秘如那井面下的世界,若即若离。

上学识得几个字后,我便时常躲进姨婆屋里看书。母亲似乎不太喜欢孩子一副老气横秋的读书相,见我一天到晚不爱说话,捧着书看就皱眉头。我似乎养成了一种奇怪的习惯,唯有走进姨婆房里,嗅着淡淡的书墨香看书,心里方觉得踏实。姨婆从不责备我,她的房里有数不尽的书,整整齐齐地摆好。姨婆把带有插画的书全摆在最下层,我够得着的地方。

“这憨女,以后估计是书呆。”家人这么说。

“多出去跑跑啊,别老呆姨婆房里,和别的小朋友玩去啊。”母亲听罢,皱着眉,拿开我的图书。“出去,出去玩去。”她挥挥手,仿佛赶只讨厌的蝇虫般。我站着不动,盯着她手里的图书。

“出去玩,听见了没?”她大声训我。

我泪汪汪看着她,不知所措。

“薇薇爱看书也不是坏事,你就由着她看吧……”姨婆笑着劝。

“不行。出去玩!”母亲突然发怒了。

姨婆一下子噤声。我朝姨婆扑过去,紧紧抱着姨婆不放手。“这孩子,去,去啊,听妈妈的话。”她抚摸着我的背,柔声说。我一动也不动,就死死抱住她。

“唉,孩子喜欢做的事,就让她做去吧。爱看书,是好事啊。”

母亲看了看死死缠着她不放的我,冷冷地剜了她一眼。

必有些事,是我所不了解的。它们藏在时光中,藏在母亲的眼眸中,藏在姨婆被丢弃的樟木箱里。

10岁那年,断了十几年音信,远在南洋的姨妈和表姊辗转回来了。分离几十载重又与母亲相逢,姨妈泪汪汪地拉着母亲不松手,而对一旁的姨婆,却只淡淡地寒暄,话里带着冰。

住了几天,表姊惊异于我对姨婆的依恋。“她是假外婆啊。我们的亲外婆早就不在了……憨女,你知道她是假外婆了还和她亲?”

我看着表姊的眼,怔怔地。

夜里,表姊与我同榻,用与母亲一样柔柔的南洋口音絮絮地对我说:“外公被她迷了心啊,否则我们白家不至于这么凄惨。亲外婆是南洋的阿祖为外公娶的,阿祖就怕外公在外头生意做大后心也大,哪天就不回南洋了。谁知道外公最终还是在这边另娶了她做二太太。阿祖去世后,外公就少回南洋去了,原想把亲外婆也接到这边来,可有她在,外婆犹犹豫豫地,不愿过来。外公一怒之下,索性不回了,把亲外婆和我阿母、阿姨孤零零抛在南洋。她几年没有生育,外公又想把两个女儿要回这边。亲外婆不舍得,留了一个在南洋。要不是她,阿母不至于和阿姨姊妹分离几十年。亲外婆也不至于成天躲着人抹眼泪,早早得肺病死了。倘若外公好好地留在南洋经营祖业,后来哪里会受这么多苦,还连累了你阿母……”

“外公不回南洋,真的不管你阿母和亲外婆啦?”

“那倒不是,开始时还往南洋写写信的……后来,亲外婆还动了过来的念头,可惜晚了,这边时局变了,想来也来不了,连音信都断了,彼此都不知道是死是活。唉。”

我屏住气,等着表姊往下说,而她,却只幽幽说了句:“其实,也不能怨她啊,她也命苦,本也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却嫁了我们白家做二太太,没过几天宽心日子,唉……”表姊打了个呵欠,便止住了。不一会儿,枕边传来她沉沉的呼吸声。我抬眼看窗,白日里的溽热已消散,夜风习习探进屋来,掀起窗纱,于是,窗外幽蓝的天幕便在窗纱轻舞飞扬时分,倏忽隐现。我躺在床上,提着心一次次地等待着,等待着窗纱扬起。

姨母和表姊走后,我问姨婆,“婆,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你说呢?”她不看我,闭上眼。

我不停地问,执着地要知道答案。

我离姨婆慢慢远了。我已渐渐长大,姨婆房里的书,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已经翻遍了她所有带插画的书,那些没有画的书,我也生吞活剥地读了许多。姨婆念的那些诗歌,我已烂熟于心。姨婆索性捧出一本厚厚的诗词选,让我自己边读边识字。

端午到了。姨婆和母亲一同置粽叶、糯米、肉馅、虾仁包粽子。粽子做好后,母亲警告我,“小孩子,不能多吃。只能吃一个!吃多了不消食!”

我吃完一个粽子,闷闷不乐地盯着眼前诱人的粽子。姨婆默默看着我,眼眸深深。

“婆婆……”我委屈地朝她撇了撇嘴,欲哭。

“不许再吃,憨女乖。”她急急地哄我。

“婆婆……”我看着她,盯着她的眼睛,眼泪啪哒啪哒落下来。

她软下心来,慌忙朝我眨眨眼,待母亲一离开餐厅,立刻偷偷把几颗大粽子塞我手里。

“快吃吧,吃吧。”姨婆看着我吃,紧张地看着门外。

我快乐地吃着,一个接一个,带着与姨婆同谋的快乐。我果真吃伤了胃,躺在床上起不来。在母亲的质问下,我一下子把同谋者姨婆供了出来。“是婆婆,婆婆让我吃的……”母亲沉下脸来。

“明知道薇薇肠胃弱。姨,你……”

姨婆难堪地搓着手,看着我,求助。

“我不想吃的,是你给我的。你给我的,给了几个。”我怯怯地说,不敢看她的眼。

我看见她眼神倏地暗淡,起身离开。

“你个憨女,她,难道她让你吃屎你也吃啊?”母亲见她离开,轻声责怪。

我点点头,讨好地说,“她是假外婆……”话音未落,我发现母亲看着我的身后,脸色陡地变了。姨婆手里拿着从院子里摘来的消食草药,不知何时已悄然进屋了。她一言不发地看了我一眼,缓缓退出屋。她的眼神若一道寒流,从我的心上滑向指尖,我的手指倏地凉了。

夜晚,我躺在卧房的床上,胃疼得厉害。隐隐约约听见姨婆的抽泣声,在夜间,如茧丝,层层叠叠,将她的哀伤裹在黑暗之中。最后,一切归于宁静,抽泣声、叹息声,全部消逝无踪影。我的意识,也渐渐坠入漫无边际的夜的寂静之中。

第二天醒来后,我看见姨婆已盘好了头,和父母一起,端坐在餐桌前。隔宿的哀伤是凝固的冰,藏在她的眼眸里。我的胃依旧疼着。

姨婆离我愈来愈远了。她身上沉沉的木香偶尔还飘进我的梦里,隔帘望月般不真切。她养了只猫。落日时分,她长时间地抱着猫坐在阳台的躺椅上,一言不发地向着夕阳的方向看着,看着太阳一点点失去热度。

偶尔,我还去她的屋里寻书看,拿了书就走。

一天,我在垃圾桶里看见那方掉了漆的脱胎首饰盒,掀开的盒盖微微露出丝丝灰白的头发。

“姨婆,你的头发。”

“不要了,”她淡淡地说,“老了,手抖得厉害,头也梳不好了。” 姨婆把头发剪了。

“那,盒子给我吧。”我想拿盒子装我的塑料珠链。我拭去首饰盒上的污渍,犹豫了一下,背过身去,把灰发从脱胎首饰盒中拣出,团成一团,扔垃圾桶里。

“姨婆,你剪了发,我认不得你了。你是从前的姨婆吗?”

落日的余辉映照在她的脸上,她叹了口气。

“我不是,薇薇,你也不是从前的薇薇了。薇薇长大了。”

她的目光又从我身上收了回去,重又侧着脸,看远方。许久许久,突然回过头,看着我,轻若耳语:“薇薇,你长大后,还会记得小时候婆婆教你读诗么?”

我慌忙点头。

最后一次和姨婆在露台上纳凉,已是仲夏。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她躺在摇椅上,啪哒啪哒地为我摇着蒲扇。而我,则趴在长竹椅上,一边听着她念,一边看着天上的月,悄然由初生时淳和温柔的黄色变为凄清冷寂的银色。

“薇薇,我想回家去了。”

“家?这不是你家?”

“姨婆的家在很远很远的江宁。”

“嗯,那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她俯下身来,看着我,“薇薇,人还是得听从自己的心愿做事。身体委屈点不要紧,别委屈自己的心。”

“你后悔么?”我突然问了这句话,连自己都觉得吃惊。从大人们的言谈中,我隐隐约约地知道,姨婆的娘家在江宁也算旺族,祖上出过翰林。嫁做白家二太太后,她就再没脸回娘家。她的老母亲知道她没有生育,为她在江宁收养了几个养子,早早为她安排了日后的归宿。老母亲临终时,还苦苦等她回去。

“不,心至所愿,我不后悔。”她笑了,“薇薇,我走了你会想姨婆吗?”她拿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不想不想。”我嬉笑着,看着她。

“真的?”她蹙了蹙眉,用手抚我的头。

我也蹙着眉。我说的,一半是实话。姨婆早已不是那个从前的姨婆了,她已从我记忆中那个温暖的、令我万分依恋的影子中走出,如同曾经的她,从绿丝旗袍里走出来,再也回不去了。我突然难过起来,低下头,“会,会有一点点想的。”

月光如水般滑过她的摇椅,铺向我的竹椅,在我的光脚丫上印上苍苍的一片白迹后,忽然消失,不知隐没何方。我看着头顶上的月,眼皮越来越沉。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她的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远,渐渐地离了我的心,而我的眼皮,也沉沉地合上了。

姨婆决意要回老家。她和母亲彻夜长谈。她们的话语,在黑暗中游走,丝丝缕缕,忽而飘进我耳中,忽而隐匿无踪。

“我回去……把你妈和你爸合葬了吧,你妈也等得够苦的了,入土为安……我知道,上次你姊来,带骨灰回来了……我,以后陪我老母亲去……”

随后的几天,姨婆开始收拾东西。

“这件,薇薇你小时候要的。薇薇,现在还要么?”她拿出了那件水绿色的丝织旗袍。

“嗯。”我接过旗袍,往身上一挂。旗袍下摆搭在我的脚踝,凉丝丝地痒。

“薇薇,你大了……”她看着我,眼眸深处,晶晶亮的星星晃动。“薇薇再过几年,该是个漂亮的大姑娘呢。婆婆怕看不到了……”她轻声笑了笑。笑声尚在唇齿间,便戛然而止。

姨婆走了。

姨婆养的猫咪小白哀叫了几天。蹲在姨婆常坐的椅子上,睁着美人眼看着我。“傻猫,婆婆不会回来了。”我欲上前抱它,它一个转身,跳下椅,号叫着往前走,走了不远,又重新蹲下,仍旧看着我。

亲外婆的相片已从母亲的卧房抽屉挪出,被母亲显眼地挂在书房里。相片中的女子一身素雅小碎花旗袍,身姿婀娜,细长的眉下一双美目凝视前方。

我拿出姨婆的那方黑色的脱胎木首饰盒,黑漆漆的盒面上隐隐约约映着我的眼睛。我后悔,不该将姨婆的头发扔了。

姨婆回去不久,就生病了。她的养子照顾她。母亲每个月定期给她汇钱。我同母亲一起给姨婆汇钱去,我看见薄薄的几张钞票唰啦啦滑过银行小姐的指尖,姨婆在记忆中的形象慢慢地薄成一张张钞票。

“又写信过来了,说这个月血压又高起来了……又得寄钱过去,那几个养子,怎么照顾的……”

“那……让婆婆回来吧……”我怯怯地说。

母亲沉默良久。

我咽了口口水。低头。

新年将近,母亲买了一堆的贺卡。我兴奋地在一旁,从中挑最美的,依次递给母亲写贺卡。剩下最后一张,俗艳的深红底,热闹的红色团花,红得逼人的眼。母亲蹙着眉,再想不起该寄给谁了。

“这张,给婆婆寄去吧。”我轻声问母亲。

“嗯,你写吧。”母亲叹了口气。

我工工整整地在贺卡上写:“节日快乐!”就再想不出该写什么好了。我的手心全是汗,濡湿了贺卡衬纸。

“薇薇”。落款处我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姨婆回信了,歪歪斜斜的几个字,尴尬地趴在纸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若收到烫手的烙铁,把信塞进抽屉里,过不了多久,信就知趣地消失。

姨婆养的猫咪小白下猫仔了,满月后,父亲把猫仔扔了。

猫咪小白天天睁着美人眼,对我哀叫着要猫仔。后来,它不叫了,鬼鬼祟祟地躲着我。不久我发现它的肚子又鼓了起来,我莫名地慌张。后来,它的肚子瘪了,我却不见猫仔。不到一星期,它死了。据说是误吃了药老鼠的东西,死在沟里。夜里我隐隐约约听见猫仔在邻家荒废的院里哭。

“猫仔在邻居家。”我对父亲说,却不看父亲的眼。因为我知道说了也无济于事,大人不可能为救猫仔打开邻家早已锁闭多时的院门。

夜里我提着心寻猫仔哭声。它们哭了几晚后,就再没声音了。

我收到姨婆的回信不久,母亲就接到姨婆去世的电话。母亲挂上电话筒,怔怔地,久久不说话。那年的春节,特别阴冷。我躲在家里,藏进被窝里看书,我的脚冰凉,许久许久暖不过来。窗外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连绵不绝,我起身,将鼻子贴在冰凉的玻璃窗上。呵出的热气模糊了窗,阻隔了我的视线。我用食指在窗玻璃上划字:锦瑟锦瑟锦瑟……

被上摊开的书,写着我早已熟悉的诗《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页画着彩图。拙劣的笔触,俗艳的色彩,生生扎疼我的眼睛。

后来,我就开始做梦:我走进了邻家荒废的院子里寻猫仔。我打开邻家枝藤蔓生的后院门,闯进尘土飞扬、漆黑的楼里。猫仔的哭泣声微弱若悬丝,若隐若现。可我始终寻不到猫咪。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和着猫咪的哭泣声,一下下响着,惶恐而又无助。

我无数次地闯入这个梦境。悠长的梦,在6年后,我18岁那年,才有了结局。邻家的大门开了,出来一个陌生的女子,她告诉我,猫咪死了,不用再找了。我长吁了口气,仿佛是早已预知的答案。

我明白,有些事,是再无法改变的。时光前行,过往、现在,在我们身后,在我们的足下,寸寸凝固。

忘了吧。

大学报考填志愿时,尽管长辈们都坚持让我读商科,我还是坚持报考了我所喜欢的中文专业。毕业后,我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你读中文,一辈子和文字打交道,一辈子清贫,以后会后悔的。”他们对我说。

“心至所愿,我不会后悔的。”空灵处,我听见她的声音。

那年清明,我去了一趟姨婆的老家。我带去了一大捧她最喜欢的白茶花。

“喏,那就是妈的墓。妈总说你和她最亲。妈临走,还念叨着你的名字。”她的养子陪着我去,有一搭没一搭地找着话茬说。

“妈说,你肯定会过来看她的。”他蹲下身,随手将墓座边的荒草拔了去。连根拔起的草掀起土,淡淡的土腥味弥漫。我怔怔地看着他的嘴翕动,声音从他的嘴里吐出,却只滑过了我的耳膜,落不到心上。

我抚摸着墓石碑上冰冷的字符“柳锦瑟”。恍惚间,看见许多许多年以前,那个穿着水绿色生丝旗袍的女子,眼眸深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一柄断了的戟,狠狠地刺进我心里。满捧的白茶花从我的手中滑落。时光中的女子,忽地隐去。落花飞扬,记忆的碎片如烟消散……■

发稿/赵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