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导学案的二次备课与校本特色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导学案的二次备课与校本特色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案二次备课校本特色化是深入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但在高中教师普遍充满职业倦怠的生存状态下,在对课改缺乏内在的热度和激情的情况下,导学案的二次备课教研活动难以持久,容易流于形式。如何真正把导学案的二次备课做实、做长久,做到校本化、特色化,还需要从机制上做深层的思考。要解决这一困惑,我认为:

1.建立激励机制,变强制为自觉――激励增效。

我们常说:教育要以人为本,那么学校首先要做到以教师为本,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的激情调动起来了,教师队伍优化了,才会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强制”老师去做事是低效的。建立一种老师们都认同的激励机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强制”为“自觉”。

导学案的编写与二次修改,是要花费很大心血的,相比传统备课,工作量增加很多,劳神费力。我们不能既要求老师做“圣人”,又要教师做“超人”。因此,校长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重拾“三留人”的激励机制。即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要充分尊重、善待、激励教师,让他们有尊严,体面地生活,健康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变“强制”为“自觉”。

2.提供资源平台,变照搬为整合――服务增效。

导学案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丰富得泛滥成灾了。网络上免费下载的导学案大多是垃圾,可直接使用的少之又少,且没有体系,残缺不全。学校要为老师着想,竭尽全力为老师提供各种导学案样本资源。一是选订各模块的教辅资源,二是加入各类资源网,三是与课改名校联谊合作,四是购买全国各地名师讲课光盘和各地优质课光盘、名师教案等。这些资源都有一定的品质和体系,让老师随时可看可学,可选可用,可比较,可筛选,然后根据学情,加以整合,这样既可以促进教师学习钻研,又可以减轻老师负担,也可以实现导学案校本化、特色化。

3.培养骨干团队,变一刀切为引领互助――优化增效。

编写导学案也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刀切”。要靠骨干引领和同伴互助。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还不算精良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去培养骨干,进行“引领”和“帮扶”。要求每一个老师都去编写导学案,这是不能高效完成的。有些年纪大的老师“不用心”,加上电脑打字编排技能差,导学案编写任务分下来,不能按时完成,或按时交了,质量又差,你组织二次备课,如果修改多了,他又反感。而刚入校的教师,经验不足,对他编写的导学案批评意见多了,也伤了他的自信心。时间长了,备课组内教师的关系就不融洽了。老年教师,经验丰富,德高望众,用其“威”评课为主;入门老师,充满激情,聪明机灵,用其“智”,跟学为主;骨干教师年富力强,善于规划,用其“谋”,示范为主。实践证明,每个备课组培养3名骨干,负责编写,效果更好。

优化增效还要实行淘汰机制,要有人事上的“手术”。所谓能干事的给舞台,想干事的搭平台,不干事的早淘汰。

4.加强教学宏观指导,变课课备为典型案例备――减负增效。

导学案的二次集体备课,不能局限于“课课备”、“节节备”。如果对每一个导学案都进行二次集体研讨,时间和精力显然不够,强行要求“节节备”,又会流于形式。我主张“典型课例集体备,普通课例个别议”。例如,语文必修五,“阅读鉴赏”共有四个单元,有13篇课文,每单元前两篇是精读课文要重点赏析,后几篇标有“星号”是略读课文,学生自读为主。处理的办法是:对前两篇的导学案,进行集体备课,其余篇目,只要同伴个别交流就行了。这样四个单元八篇精读课文只需4次集体备课。作文“表达与交流”有五个主题,进行两次集体备课;“探究”3个主题,进行两次集体备课,“名著导读”两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这样一共要进行九次集体备课,如果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次用半天时间(四节课),九周刚好完成必修五的教学任务,就到期中考试了。我认为,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对老师和备课组进行减负增效的指导,是让二次集体备课进入“常态”的明智之举。

导学案的校本特色化的途径是:

1.日常管理上的精细化

针对二次备课容易流于形式的现状,我认为要实行校级领导包科蹲点,全程参与二次备课的教研活动。每个备课组配备两名教研骨干,担任团队引领人。每周要开展集体备课,二次修改下周要使用的导学案。主备人要先说课,陈述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骨干教师和备课组长担任首席发言人,主要质疑低效环节,从高效教学的高度来审视;其他教师自由发言,自由讨论。这样,二次集体备课避免了闲聊走过场,不会偏离主题。在研讨氛围上形成“彼此尊重,学会倾听,求同存异,共同分享”的团队精神。在研讨效果上要让全组的老师形成共识: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掌握途径和方法,挖掘教材的新意和亮点。通过集体交流,对老师起到激活思维的作用,让老师胸有成竹,掌握节点,灵活机智地导引课堂,做到游刃有余,彰显个性。

2.深层研究后的最优化

“高度决定视野,理念导引行动。”针对导学案编写停留在浅层次的状况,我们要求二次集体备课要围绕“六大”校本研究来开展,即“研究学情,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考纲,研究考题。”依托“六大”研究,站在一定高度,通过一个宏观视野来审视每个导学案。二次备课是一次集思广益,共享智慧的提升,是一次去粗取精,走向精细的优化,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脑中有大纲,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学习的路线图,要特别强调“学情意识”、“目标意识”、“问题意识”。导学案要厚薄发,不要繁琐求全。要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要把深刻的理论浅显化,要把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把枯燥的内容趣味化,这就是导学案走向简明优化的过程,这需要智慧,需要创新。

3.实施教学时的个性化

二次集体备课研讨出来的导学案,并不是完美的,终极不变的。在分类办班、分层教学的情况下,一个导学案并不能符合所有班的学情,难度和容量也不能与所有班相匹配。因此,每个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必须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切忌“照案宣科”。我们提出“资源共创,个别加减”的原则,教师可以结合学情和自己的个性风格对导学案进行增减取舍。“学案可以统一,风格我要保留!”

(作者单位:湖北随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