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模具缺陷的分析和解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模具缺陷的分析和解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本公司生产的模具1025-02,简介了其结构特点,分析了该模具出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了可行的改进方案,最终使模具调试成功。

关键词:美国原设计结构;侧向力;支撑块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18301

1模具基本信息

1025—02是2008年我公司生产的模具。使用厂家:美国通用公司;模具名称:多工位模具;自动上料退料.制件名称:前梁上/下片;料厚:2.2mm;冲裁间隙:0.22m。该系列模具共分四序,出问题的是前梁上片,第二序。

2简介模具结构特点

冲裁工艺的基本运动是压料板先与板料接触并压牢,凸模下降至与板料接触并继续下降进入凹模,凸、凹模及板料产生相对运动导致板料分离,然后凸、凹模分开,压料板把工件或废料从凸模上推落,完成冲裁运动。压料板的运动是非常关键的,为了保证冲裁的质量,必须控制卸料板的运动,一定要让它先于凸模与板料接触,并且压料力要足够,否则冲裁件切断面质量差,尺寸精度低,平面度不良,甚至模具寿命减少。

此套模具结构比较复杂。它是8个工位,上、下片各用4个工位。其间都是斜楔修边,结构相当紧凑,修理、拆装几乎是牵一发动全身,改造空间几乎没有。由于制件板料太厚,冲裁力很大,还是侧修边,侧向力很大。

斜楔修边就是模具凸模刃凸模刃口和凹模刃口与冲床运动方向成90度。当模具工作时,上底板下行一段距离后,压料板压住制件,上模的驱动块把下底板上的斜楔块驱动,最终使修边的凹模镶块水平移动,与凸模刃口进行冲裁。这时下

底板的反侧块就将侧向力传到上底板的反侧块上,达到抵消力的作用。

2.1斜楔修边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1)斜楔滑块导向平稳,间隙在0.05mm。

(2)斜楔滑块下边的导板分布要尽量靠近最终工作位置。

(3)凸模刃口与凹模刃口间隙是0.22mm。

(4)所有镶块与固定板上的销子间隙合理。

(5)为了减少所有镶块的位移,必须要有键,并且它们间隙必须是0.1mm。

(6)凸模本体刚性必须要好。

2.2出现问题

此套模具试冲时,第1序成型;第2序修左边;制件在间隙合理的情况下,理应顺利取下。但现在制件的边就像翻边一样,包在凸模刃口上,得连別带撬花上一小时才能拿下来,造成模具不能正常工作。当时美国专家都在,一汽模具公司制造的模具,使用时不是自动的而是完全手动的。我们很尴尬。

2.3原因分析,更改经过

2.3.1查找原因

(1)们首先按照通常惯例,检查斜楔滑块导向是否平稳。用塞尺检查斜楔滑块两侧的L形导滑原件间隙良好,完全保证在0.05mm间隙范围里。斜楔滑块的结构。斜楔滑块的结构设计除应保证行程关系外,为使斜楔滑块工作可靠,应设置复位机构,一般采用弹簧,有时也用气缸等装置。此外,还应设置后挡块均衡侧向力和进行滑块后退限位,大型模具上也可把后挡块与模座铸成一体。

(2)凹模装配是否有误,只有经过检验。过模具结构太紧凑,检验一次工作部分间隙就得半天。把斜契回程氮气缸撤下之后,人工把斜契推进凸模,用塞尺检查间隙都在020mm左右,证实合理范围。确定满足斜楔正常工作基本条件的第三条。起初我们分析不到问题根本原因,就只能想到从间隙上想办法,尽量减小到0.05mm左右。试试看能否补偿变形量。结果是镶块又烧焊又加垫,但这一切只是实验,由于镶块是合金钢,将来必须重新更换,可试冲结果凸模还包件。第一次实验失败。

(3)检查凹模镶块,发现镶块下边有2.5mm的间隙,我们就加了2.5mm的垫,试冲结果照样凸模包件。第二次实验失败。

(4)现在实行的是无图纸的技术文件。通过电脑,就可以观察斜楔滑块下边的导板分布是否靠近最终工作位置。确定满足斜楔正常工作基本条件的第二条,这样尽可能的减少由于凹模在工作位置下方悬空,下边又没有支撑块,造成冲裁间隙变大。

以上更改完善工作,前后一共十多次,基本都是完善机加和装配对模具工作零件的稳定性的影响,没有任何本质改善。最终分析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凸模本体刚性是否能满足冲裁要求,因为原设计有反侧块,他的作用就是抵消凸模的侧向力,从这个思路往下走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减少冲裁力,一个就是提高凸模本体的刚性。

(5)冲裁力把凹模镶块增加波浪,试冲结果还是不行尽量减小侧向力由于侧向力是与冲裁力成正比的,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大冲裁间隙或采用斜刃口等方法减小冲裁力,进而达到减小侧向力的目的。

(6)制造的凸模本体,由原来的铸铁改成现在的铸钢,这项更改周期最长,最麻烦。试冲结果也是失败。

事已至此,在场的包括美方专家,我公司现场工程师,项目经理,设计员好几个人,都呆在那里束手无策。交模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大家都很着急。

2.3.2根本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就分析,此模具虽说有抵抗侧向力的反侧块,但是它是不是不能起到原有的作用呢?我仔细观察在前一序成形以后,制件侧壁高度30mm,而反侧区域与凸模之间有一段空开,深度50mm左右。这个空开是为了躲避制件的,这样比制件还深20 mm的空开是极无意义,势必造成凸模刚性受损。下底板的反侧块,就不能将侧向力传到上底板的反侧块上,达到抵消力的作用。在所有非封闭冲裁过程中,模具都有侧向力产生。即使是封闭冲裁,由冲裁间隙、材料内部组织存在不均等问题,也会使凸模受力不均而产生侧向力。

2.4改进方案

(1)将斜楔滑块与凸模本体加装导柱导套,以此减小凸模本体变形的可能。

(2)在空开处加上支撑块,这样作用在凸模本体上的侧向力,就会被传导道上底板上。并被彻底抵消。

第1个方案不可行理由是:模具修理拆装原来就麻烦,要是改了就更烦琐了。所有镶块的螺钉,销钉太多了,密密麻麻的,根本没有加导柱导套的地方。制造周期也很长。此方案不能考虑。

我认为第2个方案可行,理由:(1)改动量降至最低,成本也就最低,周期也短。(2)模具工作时凸模所受到的强大的侧向力,会被新增加的支撑块抵消的,从而使斜楔与本体一直保持相对位置稳定。最终保证了冲裁间隙0.22mm。

2.5用事实与美国专家沟通

现在终于找到根本原因了,看来美国通用公司原设计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因为这个项目是美国通用公司自己的设计草稿和意图,一汽模具制造公司设计员才作的图,并且图纸是双方汇签过的。我们对模具的任何修改都得经过美方的同意,我们无权私下改动。于是我就把这个情况反映给当时负责的监制人——美国通用公司专家,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我的分析持怀疑态度。在他眼里这样小的空开不至于影响到凸模刚性,这简直是不能理解的。所以态度非常强硬,坚决表示原设计结构绝对不可能存在问题。并再次要求我们仔细查找模具制造、装配或其他原因。我就跟他说:“在这之前我们按照您的意见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可没有进展,现在已经走到死角,不妨按我的想法试试。”于是我就把第二个方案跟美方专家讲了,还把有空档的地方临时加了两个小铁块。试冲结果很好。他们一看就明白了,当即就决定了采用此方案。至此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2.6最终模具调试成功

经过3天时间,改进了模具结构。一个原本不能正常生产的模具一次试模成功,达到了合格模具的要求。如期完成模具制造工作。

3结论

设计的模具能否严格完成实现冲压工艺所需要的.直接影响到冲压件的品质,凸模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很小的侧向力都可能使凸模弯曲或折断。因此,在模具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侧向力,采取必要的结构或方法加以减小或消除。不管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细小,多不可思议。都要坚持科学分析、调查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行业发展部.CIMT2001巡礼[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