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集中还是分散,是个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集中还是分散,是个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最重要的不是把鸡蛋放到几个篮子里,而是选择一个带盖儿的篮子。否则,如果几只装满鸡蛋的篮子同时落下,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究竟该接住哪一只篮子最好。

有这样一个故事:史密斯先生和琼斯先生是邻居。有一天,一个小孩子在街头玩棒球,不小心打破了史密斯先生的窗户,他花了10美元才修好。后来,小孩子又把琼斯先生的窗户打破了,但是他只花了10美分就修好了。原因就是琼斯家的窗户是多格的。

这个故事被用来说明分散投资对于回避风险的重要性。

另一个经常被用来说明分散投资的价值的例子是鸡蛋和篮子,不过,把鸡蛋(资金)放到不同篮子(投资品种)里,真的可以降低风险吗。

为何不买带盖儿的篮子

投资者亏损时,经常会发现自己手头持有了一堆股票,各种质地、各种行业属性的股票,都可能存在于资产组合中。投资者的困惑通常就是,为什么分散投资了仍然没有避免风险。

结合目前国内的股票市场看,绩优股价值不断挖掘和垃圾股不断被边缘化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趋势。如果购买了被市场抛弃的垃圾股,即使购买多只,最好的投资结果也只是降低资产的缩水幅度,但无法改变缩水的事实。

实际上,即使是分散投资绩优股,在面对宏观经济回落、行业发展趋势恶化等系统性风险时,也无法避免资产缩水。比如2002~2003年的龙头品种钢铁、汽车股,其后因为国家调控经济过热,以及成本压力增加等负面因素,股票价格一路下挫,下跌趋势持续时间接近两年。如果对钢铁、汽车行业的股票进行投资,即使投资组合相当分散,也无法避免风险。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最重要的不是把鸡蛋放到几个篮子里,而是选择一个带盖儿的篮子。否则,如果几只装满鸡蛋的篮子同时落下,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究竟该接住哪一只篮子最好。

分散化束缚了奔跑能力

实际上,除了在面临系统性风险时,难以规避资产缩水,分散投资的另一个不足在于,这种投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产组合的利润提升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为10元的初始资金,股票价格均为1元,组合A由10只股票组成,每样股票买一股;组合B由5只股票组成,每样股票买两股。

假设这些股票中,组合B的5只股票,组合A也都购买了。其后这5只股票价格翻番,而其他的价格没有变化,则组合A、组合B的收益率分别为50%和100%。很显然,由于组合A投资过于分散,那些没有上涨的股票,拉低了整个投资组合的收益水平。

《财富》杂志曾经写道:分散投资获得巨大财富,这是投资谎言之一。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分散化投资策略进入亿万富翁俱乐部。

这句话恰好可以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风格联系起来:很多投资者习惯于跟风操作,市场凡是在上涨的品种都买一些,结果导致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品种买得不够多,利润增值潜力小或者有风险的品种没少买,最后只好羡慕地看着身边人赚钱。

集中投资是大师的选择

对于分散和集中,那些投资大师们又是如何选择的呢?先来看看巴菲特痛失20亿美元收益的故事。

1988年,巴菲特计划购买3000万股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的股票,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这些股份总价值3.5亿美元。在他购买了700万股之后,价格开始上涨,沮丧之余,巴菲特停止了买入,因为他感觉很讨厌持有小头寸,但是1993年10月,《福布斯》的一篇报道披露了这个决定的结果:“太早抛售,让巴菲特丧失了20亿美元的利润。”巴菲特此后曾经说过,幸好在买入可口可乐的时候,没有犯同样的错误。

索罗斯在投资时机选择的问题上,同坚持市场价格低估时买进的巴菲特不同,他在趋势确立后会加码操作,但是对于集中和分散的问题,索罗斯同巴菲特的选择相类似。

1985年索罗斯判断美洲虎汽车的销售将出现扭转,成为美国市场的热销品,并指挥量子基金将2000万美元(占基金总资产的5%)买入美洲虎汽车股票。这是一个对于任何一只基金来讲,都是非常巨大的投资规模。

后来,索罗斯的助手艾伦・拉斐尔告诉他,美洲虎正如预期一样上涨良好,但是索罗斯的回答把艾伦・拉斐尔着实吓了一跳:再买25万股美洲虎,如继续上涨你就继续买,不要管头寸在你的基金资产组合中占了多大比重。

不难看出,两位投资大师都崇尚集中投资理念,当机会出现时,他们会尽可能地多买。有评论说,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对其财富产生重要影响的决策仅仅10多次。他建议投资者给自己做一张小卡片,上面只允许自己打12个洞,每次买完一只股票时,就必须打一个洞,打完12个之后就不能再买股。投资人需要做的是一旦选中优秀的公司,就要大笔买入。

国内市场上有个很好的例子――广发小盘成长基金,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三只有色金属股,分别是G中金、G宝钛、驰宏锌锗,都是今年的热门股票,基金单位净值一度达到1.4元以上,在全部开放式基金中名列前茅。

集中是结果而不是手段

斯坦利・德鲁肯米勒是接替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管理人。有一次,斯坦利以德国马克做空美元,当这笔投资出现盈利时,索罗斯问:你的头寸有多少?

“10亿美元。”斯坦利回答。

“这也能称得上头寸?”索罗斯说,“当你对一笔交易有信心时,你必须全力出击。持有大头寸需要勇气,或者说用巨额杠杆挖掘利润需要勇气,但是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判断正确,你拥有多少都不算多。”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不过,却将集中投资的成功前提阐述得非常明确――必须判断准确。能否判断准确,实际上也是投资者认为集中投资风险巨大的错误根源。

美国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曾经说:买股票之前,至少要花挑选一台冰箱的时间去思考。他所强调的,同样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实际上,集中是投资决策的必然结果,而不是投资手段。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你有可能去了解少部分股票所有需要了解的信息,但是绝对不可能了解一大批股票所有需要了解的信息,简单说就是投资者只能去研究相对少的投资品种。

从另一个角度看,分散投资成功的大前提,仍然是判断的准确性。如果没有准确的判断,单纯依靠在不同的金融市场,或者同一市场的不同投资品种上分散投资,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投资效果的。

始终保持等待只射大象

巴菲特曾经把投资比喻成射杀大象,意思就是说大象不是常常出现,而且也跑不快,但如果等到大象出现再把枪口从小动物身上转过来就迟了。

1999年3月,巴菲特曾经向巴克夏的股东们强调,股市上涨已经减少了良好的买入机会,找不到适合射击的大象,但是会集中精力耐心等待大象的出现。

在市场中,寻找高概率的获利机会是非常困难的。正因为投资大师的资产组合是集中的,所以,他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到鉴别正确投资对象上。

如果寻找到正确的投资对象,那么,集中投资的风险一定比分散投资大吗?投资大师的决策说明,在有充分理由后进行集中投资,是积极回避风险的做法。而普通投资者通常的理解是,赚钱的同时回避风险是不可能的。正如我们在上面所列举的组合A、B的例子:寻找5只抗风险能力强的股票,远比寻找10只这样的股票容易。

忽略决策正确性前提的分散投资,其实难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如同空洞的祷文,虽然很多人相信但是不会有效。或许巴菲特的这句话,可以当做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的讨论小结――如果你认为可以经常进出股市而致富的话,我不愿意和你合伙做生意,但我希望成为你的股票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