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会计实践教学需要灵活考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规范与完善,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考评,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而现实中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一直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这种方式脱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的本质特征,不具备考核评价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考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44-02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任,而会计实践教学是实现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提高会计人才质量的保证,是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通过实践性教学不仅可以检验和证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学习的程度,而且对其个性和能力素质更是一个完善和提高的机会。高职学生能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顺利就业,需要通过考核进行评价,因此,建立和完善会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实中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一直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这种方式脱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的本质特征,不具备考核评价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开展。
一、影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对会计人员能力要求分析
随着人们对信息化与社会化的理解和接受,会计职业的工作性质也将出现两大趋势:一是专业知识集成化,主要表现为以往从事单一岗位工作和基本会计实务的会计人员将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知识全面、实践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多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会计人员;二是会计职业的社会化,通过建立会计事务所,集各种专业精英于一体,这无论对于企业帐务的客观性、公正性、还是对于会计人员本身的透明性、独立性无疑都是利多弊少。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和比较全面的经济管理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强,熟练掌握会计软件,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这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的用人标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二)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分析
我国目前社会调查表明,会计专业是社会需求排在前15 位的热门专业,但招聘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人才供需双方出现不平衡状况。各大企业招聘会计人才都注明要有两年以上会计岗位经验或有会计师资格证的高级财务人员,而且要求应聘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具备各项综合素质能力,如思维敏捷、分析技巧和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但高校会计本、专科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却不容乐观,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会计实务界对会计教学持不信任态度,这使得会计教学界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事实上目前我国的高职会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而实际的会计工作,往往需要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组合。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都应该以培养学生会计工作的业务胜任能力为最终的培养目标。为满足会计职业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熟悉会计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既要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更要注重专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零距离接触会计岗位,以便在学习中积累实践经验,较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
(三)会计从业准入与人才培养分析
在资格准入方面 ,我国的会计资格考试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各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与人才评价的重要筹码,但是统一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作的需要 ,就总体而言还是以知识为导向,未能考核真实的胜任能力。目前在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只能把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和就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把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入会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让每个高职会计毕业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和珠算等级证。只有这样才能在岗位需求上寻求突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会计专业学生现行的评价标准,往往采用一次终结性考试评价。考核方式模式化、形式化。这种考试评价又是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这种形式不但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而且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平时知识量的积累。学生对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的要求不严格,实践教学考核流于形式。
三、完善会计实践考评体系的对策
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和方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针对会计实践的特点,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方法,考核方式可采用案例报告、案例讨论的课堂发言、模拟岗位情景考核、会计模拟核算操作计分等进行。对学生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应在以上各种考核方式中选取合适的进行组合,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要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基础上,建立基于“过程”考核的新实践教学模式,变原有的阶段式考核为过程考核,做到实践教学考核全程化。“过程”考核模式的实践教学过程采用训练和考核一体的方式,每个实践教学项目的训练和考核集成一个模块单元,各个模块单元按照培养计划链接为一个整体。当每一项实践教学内容完成后,随即进行考核,考核前一个实践项目的成绩作为参加下一个实践项目的资格认证,称之为“准入制”,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增加实践项目训练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问题的长时间累积。这样才能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此外,为了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必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考核方案、方法中体现出来。考核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看其对会计理论知识能否掌握并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构建高职会计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法
(一)评价模式选择
评价的模式可参考的理论主要有:CIPP 评价模式、消费者导向(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项目(任务)教学法和表现性评价方法、情境测验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按会计职业为依据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可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有机结合,既关注过程(如设置账簿、凭证的填制、登账、核算操作过程正确与否),又关注结果(会计报表正确或解决实际问题),二者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在学生技能学习早期阶段,应更重视过程和程序的正确性,后者更重视结果的质量。最终评价结论要体现出综合性,既有结果性结论(凭证、账簿、报表正确),又有过程性结论(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既有硬性结论(操作方式的正确性),又有软性结论(操作规范、团结、协助、创新等),综合评价学生专业技能、职业实践能力,使评价更全面,更适应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
(二)评价方法的制定
在制定评价方法上,我们要打破过去的纸笔测试作为评价唯一手段的做法,根据考试性质、目的、内容和对象选择具体的考试方法和手段,可通过口试 、笔试 、手试 、开卷 、闭卷等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实训方式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如闭卷、开卷考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采取基本技能、理论、操作各占一定比例相结合。在评判学生的成绩上,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如阶段的测验、专项实训、分环节实训等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反映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各方面。对模拟实训的考评,可采用层层量化,最后等级化的评价方式。评分方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取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总之,职业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是以学生职业生涯、终生发展为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职业教育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以职业岗位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为标准进行职业教育的设计、实施和考核。
参考文献:
[1] 李馨子.试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构建[J].现代会计,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