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新信息化武器装备部队日渐增多,对装备保障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适应高新信息化武器对装备保障发展的需求,主要对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保障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复杂信息化装备保障的特点,结合我军现阶段保障工作实际,给出了装备保障整体思路,最后对信息化装备保障给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我军信息化装备保障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 复杂信息化装备; 军民一体化; 装备保障; 信息化武器装备

中图分类号: TN80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1?0025?03

0 引 言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高新信息化武器装备部队日渐增多,从而对装备保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代高技术战争中,装备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信息化武器能否发挥最大的效能,关系到能否尽快达到战争胜利的目的[1?2]。因此,如何提高信息化装备保障能力,使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并使已经形成战斗力的装备使用效能不断提高,是现阶段装备保障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保障的特点

1.1 装备软硬件构成复杂,“硬件+软件”保障是新课题

一般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其内部软件也十分庞大、交联关系复杂[3]。系统运行需要数十个计算与处理节点与驻留其上的超百万行代码规模的软件协同工作,各组成部分软硬件通过上千个以上接口进行信息交换,在保障方式上既要保留传统的硬件保障模式,又需对软件保障模式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提高备件软件安装调试、维护升级和技术状态控制等“软”保障能力,从单一的“硬件”保障逐步向“硬件+软件”保障模式过渡,以保证信息化核心装备的战斗力形成与保持,这也是目前整个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趋势。

1.2 装备数量有限,技术含量高,部队独立保障难度大

大型复杂信息化武器装备,研制、采购和维修费用大大高于常规武器装备,其技术含量高,设备构成复杂,且装备数量少。部队短时间内不具备独立保障条件,需要承、研单位参与维修保障,依托工业部门的科研队伍、技术力量和试验环境,合理配置各方保障资源,实现以部队为主,工业部门为辅的军民一体化新型保障模式,保证任务完好率,加速部队战斗力的形成[4]。

1.3 装备多地同时使用,需要更多的备件资源

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往往是各大重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保障核心装备,多地同时执行任务的情况频繁,备件保障压力大,需要工业部门与部队共同承担,才能够提供更多的备件资源。

2 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一体化保障思路

任何一种武器装备科研和交付部队的过程都标志着我国在这个武器装备领域上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但是真正使武器装备在我军形成战斗力,则是在交付部队后装备使用和保障的过程[5]。

一体化保障,即以一体化联合作战需求为牵引、以军民一体化保障为依托、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综合集成为方法、通过建立一体化动员指挥机构,对各军兵种和地方保障力量实施集中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从而实时准确地获取、传递和处理作战需求与动员保障信息,实现动员诸要素的高度融合及动员与作战要素的无缝链接[6]。

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一体化保障工作还处在探索前进的过程,根据信息化武器装备现状,复杂信息化装备主要从技术一体化、维修一体化和备件一体化等三个方面来实施一体化保障工作,军民一体共建示意图如图1所示。

2.1 技术一体化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沿用俄军给技术保障下的定义:为使技术装备保持随时可以启用的技术完好状态,或使其提高技术性能而采用的正确使用、保障和维护,以及在技术装备损坏时及时加以修复的一整套措施[7]。

传统武器装备的保障模式中部队通过购买零部件、备件、维修检测工具等实体硬件来强化保障力量,随着电子信息化产业的发展针对大型复杂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特点,以技术保障为主体来保障装备完好性的新型保障模式正呼之欲出。部队与工业部门通过签署协议,在装备保障中完全由工业部门负责装备的保障工作和装备全寿命的升级改进工作。这种“花钱买服务”的理念已在民品中广泛应用,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一体化保障模式中,这样的优势在于:部队可以投入较少的资源就能保障装备的完好性;部队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技术人员进行使用交流,研究如何提高装备的战斗力;部队可以省去装备和备件在维修保障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资源。

技术一体化保障作为一体化保障的最优形式,应用在大型复杂信息化武器装备上不仅要保障装备的完好性,还要以提高装备作战能力、使装备在执行任务中发挥最强战斗力为目标,实现装备在军事作战系统中“能用、好用、顶用”的层层提升,使装备交付部队后在执行任务和作战使用过程中发挥最大效能。

2.2 维修一体化保障

维修一体化保障,可集合军地双方的保障资源(包含人力、物资、经费、技术、信息和时间等),根据装备维修保障的种类(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应急性维修、改进性维修)和级别(基层级维修、中继级维修、后方基地级维修)有针对性的实施维修保障工作。

传统的机械类维修或载机平台维修,部队人员通过对固化机件和批量平台产品的使用研究已形成了一股比较成熟的维修保障力量[8]。由于传统装备交付部队时间较长,部队已通过长期的使用研究,在维修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并建设场站和相应的维修厂房,维修检测环境较为成熟。作为复杂信息化产品,维修保障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机械类产品,根据部队目前的情况分析,由于分系统间的交联关系复杂,在故障问题的定位上存在相当的技术难度,需依靠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工程经验辅助部队进行故障定位;对于涉及SRU级的故障问题,部队目前还不具备独自维修解决的能力和维修检测的环境,需依靠现场工业部门的检测设备和厂所内部的维修环境;复杂信息化装备交付时间较短且复杂程度较高加上一线部队地勤维护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目前还未形成有力的维修保障力量,因此需工业部门同部队共同进行装备一体化保障。

2.3 备件一体化保障

复杂信息化装备实施备件一体化保障原因在于:

(1)复杂信息化装备需定期对备件进行维护和检测;

(2)由于信息化装备技术状态更新频繁,相应的备件也需同步进行改进升级;

(3)备件费用昂贵,部队很难短时间内大量采购备件。通过军民共建备件库,统一规划、管理备件状态,定期对备件进行加电维护等方式保障了装备备件的完好性。

3 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保障的几点建议

3.1 在试点先行基础上,稳步推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装备保障体制带来新的挑战,与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需求相适应的编制体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是做好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基础。鉴于目前部队体制编制的现状,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装备作为试点,在部队率先实施“军民一体化”的保障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军民合作和共同保障,总结出一套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信息化保障工作,为建立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和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保障建设需求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3.2 大力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装备陆续列装部队,部队对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人员缺编率高、层次较低、素质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装备形成战斗力的“瓶颈”[9]。

为实现我军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需要,必须按照信息化要求,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军事人才,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应当重点加强以下几点:提高装备保障人才的信息素质;完善装备保障人才教育体系;实现院校教育信息化;推进部队装备保障训练的信息化。

3.3 信息资源保障仍需进一步加强

在完善信息化装备软件维护手段与人员的同时,信息资源保障的重要性也逐渐提高。相比较而言,如果软件产品是一把枪的话,那么信息资源就是与之对应的弹药。无论枪本身的水平有多高,精准命中目标的前提是弹药要匹配。

为保障复杂信息化装备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需要部队有具体的信息资源保障人员进行此项工作。由于信息资源密级较高,工业部门没有直接获取正确完整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信息资源保障工作如何开展是一件关系到信息化装备保障迫在眉睫的大事。

3.4 加强IETM在信息化保障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是信息化装备保障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目前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IETM是一个可用于装备操作、维修、训练和保障且能够为电子显示系统的终端用户提供精心设计和规格化的交互式视频显示内容的信息包[10]。

复杂信息化装备技术资料是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备使用和维修保障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加强IETM研究和建设,对于提高部队维修能力,提高装备的战备完好性,降低维修保障费用具有现实意义。

4 结 语

全面推进信息化装备保障建设,是适应新形式下我军装备保障发展的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战争样式的变化牵引了保障样式的变革,走“军民一体化”保障之路是适应装备保障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交付部队后是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关系到信息化战争的胜负;同时,通过部队与装备的磨合和工业部门对部队需求的进一步认识,对信息化装备的改进、升级和发展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装备保障理念,通过持续实践探索,促进信息化装备保障建设发展,进一步适应信息化装备建设需要,使信息化装备在我军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书贵.未来作战需要高效能的装备保障[J].领导科学,2002(20):42?43.

[2] 王保存.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8.

[3] 吕登明.信息化军队[M].北京:出版社,2004.

[4] 白宁.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浅探[J].兵工自动化,2008,27(6):128?130.

[5] 凌永顺,万晓援.武器装备的信息化[M].北京:出版社,2004.

[6] 曲明辉,张善涧,曹全智.保障装备体系浅探[J].国防大学学报,2007,20(1):85?86.

[7] 黄建新,赵英俊.浅谈信息化装备维修保障[J].军械维修工程研究,2007(2):46?48.

[8] 张召忠.打赢信息化战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9] 李焕然,张琦.保障信息化技术及其在工程装备中的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10] 徐小涛,田铖,朱学维.IETM在信息化装备保障中的应用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11(8):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