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留守少年的未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留守少年的未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守少年是留守儿童成长之后形成的群体,这个群体闯入媒体的视线是由一个又一个令他们长辈和老师大跌眼镜的非常举动造成的。他们即将或者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一部分在更高一级的学校继续读书,大多数人处于无业的状态。他们受到有限的教育之后,立即步入社会,自然要产生碰撞和磨合,而这个磨合的过程却是残酷的。

学校监管的无力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北农村初级中学,学校有80%的学生都是“留守少年”。这个典型的留守少年学校,就连任教老师对其混乱的状况都不满意:“乱!娃娃们都管不下!”究竟乱到什么程度?留守少年儿童中打架的频率很高。据了解,在该县的各个中学,经常会见到学生打架的现象。往往是一群学生与另一群学生之间因一些小事发生日角,很快就发展为群架,有一些学生在校园里私藏铁棍、刀具。随时准备和其他学生动武。学校老师也曾没收过这些棍棒和刀具。

在这种暴力笼罩的氛围下,一些学生为求不被欺负,就结成群体,这又反过来增加了打群架几率和团伙违法犯罪的风险。在某学校,有着“七虎团”这样类似于帮会的组织。7个不满16岁的少年,因为担心被别人欺负,所以“结为异姓兄弟”“同生共死”。他们认为,这样一来,“就没人敢欺负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名“七虎团”成员因与同班同学为“女朋友”争风吃醋,大打出手,谁知实力不济,被刘方打得鼻青脸肿,于是该成员找来自己的结拜兄弟,将同学左腿打断,因断骨严重,如今已经无法复原。

另外一个学校的一名15岁的在校女生,因为与校外青年外㈩逛夜店,很晚末归,导致无法人校,最终与男青年在宾馆廾房就寝。女方父母得知非常愤怒,特意从外地赶回,要求与男方家长私了,并要求学校赔偿损失:双方最终未达成协议该校学生还称,这种事情很常见。一位女生告诉记者:“我们班就不叫班,叫村、班长和副班长称为村委主任和村长,每个村民都有自己的老汉和老婆,太正常不过了。”记者问她:“老师就不知道吗?”女生答道:“我想老师肯定知道,只是管不了,所以由我们疯。”

这所学校的一名老师带记者随便去了一个教室:“这里一半的桌椅都空着,学牛都逃课了。大部分在网吧。”老师无奈地说:“他们逃课不是一个人。要去就是一大片。没办法管,20多个逃课的孩子,一个一个做工作,老师什么都不用干了。”

老师告诉记者:“学校附近网吧、游戏厅分布密集。学生们刚开始的时候偶尔偷偷出去玩,放学放假这些地方便人满为患。后来越来越严重,很多学生逃课上网,玩游戏。学校组织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抓捕’,刚开始有点效果。时间一长,网吧的管理员已经知道老师的行动,早早就通知他们躲避。几次下来,‘抓捕’行动也无济于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对于学生违纪,学校能做的也只能是进行处分。学校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处分能起多大作用?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几乎起不了作用!这些学生根本就不来学校上课,长时间见不到人。你给他处分,他连面都不露。”该负责人无奈地说:“太难管了!”

家庭教育的缺失

导致这样的局面并非学校单方面的原因,留守少年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这些留守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或者已经离世,其监护权最多的是由祖父母接替,也有一小部分是亲戚代管。这种代管几乎让这些孩子完全接受不到家庭教育。记者在采访一部分学生的代管家长时发现,这些临时监护人对学生的管理仅限于“做饭给他吃”,学习方面管得很少。

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来源于家庭氛围的缺乏。一些留守少年表示:“我从出生到现在一共见过爸妈不超过10次,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周。所以我认为我就没人管,跟孤儿差不多。跟父母通电话根本没话说,觉得那是陌生人,跟自己没关系。”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少年儿童和监护入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和放纵的态度。并且这些孩子易被利用,和一些不良青年厮混,偷鸡摸狗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由于他们通常基础差,升学困难,许多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很多学生是非曲直不分,法律意识淡漠。一位在校生告诉记者:学校里有学生偷东西,而且这种偷盗行为比较频繁。一位走读的男生指出,他在入学一年间已经被偷了三回。一般来说,学生偷盗的都是一些文具、手机、自行车、小额现金,也有学生偷学校的教学用具,涉案金额小,情节很轻,而且,偷盗行为一般发生在校内,学生在校外进行偷盗的现象很少。因此被偷盗者一般不会报警,学校发现后也是自行教育处理。不过,这种偷盗现象,给在校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扰。

留守少年实际上没有家庭教育,没有家的概念,更对家庭没有归属感,他们名义上并不是孤儿,却成为了事实上的孤儿。

一个群体的迷失

相同的年龄,不同的境遇,却有一个相同的爱好――网络游戏。这些留守少年无论是否上学,都是学校附近网吧的忠实客户。这些逃课的学生和校外的留守少年一起聚集在网吧之内,吸烟、喝酒、打架、找女朋友,他们在学校学不进东西,在校外和网吧,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和自己的青春。

这些学生大都对参加中考完全没有了希望,普遍厌学、贪玩,相当一部分辍学之后就外巾打工。一位学生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混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上高中考大学根本没想过。”他说:“我小学时候学习还挺好的,上了初中以后就不想让人管我。我就开始混日子了。我也不喜欢这样,我也想当科学家、这家那家的,但是已经没有希望了。我这一辈子都没有希望了。”这个由年迈的奶奶监护的留守少年,想起未来,陷入了沉思。

打工成为很多留守少年的退路。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相当一部分留守少年总是在心里这样默默地安慰自己:在学校好好玩几年,毕业就出去打工。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回到农村种地,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种地。相当一部分学生将外巾打工当做出路。近年来的用工荒。导致劳动力价值上升,打工热又一次席卷了广大农村,那些拿着或多或少钞票回乡的打工者,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满满,只不过,这是建立在他们拥有充沛的劳动力的基础上的。

这自然对在上学的孩子造成更为猛烈地冲击,打工者“大学生也不过挣那么多钱”的沦调以及事实,让很多留守少年在尚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就匆匆放弃了学业。相当一部分留守少年的父母无疑成为这种“上学无用论”的忠实支持者。

记者随机在陕西华县二所乡村初级中学调查发现:初一到初二学生流失率在6%以下,而初二学年学生流失卑达到15%至20%,初三学年能升入初中的学牛只有10%左右,其余学生几乎全部流失,打工或者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上学无用论”使得农民在教育方面对孩子的支出不断减少,因为高中、大学所产生的费用,对依靠出卖劳动力来谋生的打工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然而这费时费钱的“工程”产生的效益却无法看见。所以,“上学无用论”在农村成风,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是留守少年的少年

一位父母都在身边的学生说:“他们(留守少年)在学校过得可轻松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人管。我很羡慕他们。”由父母监护的一小部分学生不是留守少年,却羡慕留守少年的生活,这就导致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群体性迷失。他们贪玩、厌学、爱上网。一位网瘾少年的家长在跟记者交谈时忍不住哭泣:“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还挺听话的,这上了中学,跟他们班的那些学生整天泡在网吧里,哪儿都不去。饭都不吃,身体瘦得不成人形。我现在不求别的,只希望他能把身体搞好就行了。学习上已经不指望了。”该家长表示,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形成了一股风气。家长们还要卜班,不能时时刻刻看着孩子。

这种父母在身边却沉沦的少年,与周围留守少年人数众多不无关系。他们是同龄人,他们之间没有沟通的障碍,在这些留守少年的带动下,很多同龄人蠢蠢欲动,或者羡慕,或者跟风,甚至有一部分完全沉沦,具备留守少年的一些特征:厌学、撒谎、爱上网,以将来外出打工作为人生的目标和退路。

这个群体所显现出的症候,正在影响着他们这一代人的人生,也将影响中国乡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