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拆弹部队》:期待视野下的他者形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拆弹部队》:期待视野下的他者形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信息的全球传播和共享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文化对自我的表述和对他者的表述,已经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关键。在全球化语境下,美国影视媒体通过对非西方国家特别是阿拉伯穆斯林国家人民形象的塑造和再现,利用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观影者的反复刺激,在其潜意识层面植入“他者”形象。本文旨在通过对《拆弹部队》的分析和考察,揭示不同文明间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拆弹部队》;期待视野;他者;全球化

当年反映伊战的纪录式战争片《拆弹部队》一举拿下6座奥斯卡小金人,风头甚至盖过当时斥资过亿、制作精良的《阿凡达》。该片一上映就饱受争议,有人说:这是一部不言而喻的反战片,表达出“战争是类似于毒药可以让人上瘾的东西”的主题。还有些人认为尽管影片场景明确表示这是伊拉克战争,但出师无名的战争背景经过电影的艺术加工后,使观众在不知不觉间模糊了战争的性质。不得不承认,打着“反战”旗帜的《拆弹部队》确实棋高一着,既满足了大众的视觉观赏,又迎合了主流媒体的品位。但无论如何高超的拍摄技巧和精妙的情节安排,也无法掩盖电影在文化霸权主义指引下,将阿拉伯穆斯林国家人民“他者”化的企图和本质。

一、“期待视野”下,角色的置入

“期待视野”的完整概念是由接受美学大师汉斯·罗伯特·姚斯提出来的,当然这并非他的首创。在此之前,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和存在主义先驱海德格尔都曾使用过有关“视野”的这个概念。姚斯提出这个概念深受海德格尔的“前结构”和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理解视野”的影响。姚斯认为“期待视野”是“ 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1]。即读者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在不断积淀过程中会形成对作品的一个先验的认识。这种先验的认识首先必须是读者对作品类型和特征的直观认识,这种直观的认识必须满足历时性和共时性。即,读者不但要对当前所阅读的作品类型和特征有一定的认识,还要对文学史上其他一些作品有所了解。其次,这种先验的认识一定也必须是其个人生活阅历、文化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反映。

“期待视野”对阅读过程的影响在于:“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现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起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文本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获得实现。”[1]读者在阅读初始,或者从文章标题,或者从文章绪论,或者从文章开端,经由作者所预设的暗示和信号,激发平时阅读所积累产生的先验认识,而对情节的走向产生惯性思维。因此可以说“期待”既是文本得以理解的基础,又限制了文本被理解的方向。

电影文学作品,作为文本,只有在被观赏时才能获得完整的生命。这种“期待视野”表现在电影中,或者可以称之为“观影期待”。 在过去的观影过程中,影片的类型、风格和叙事模式等都在观影者的无意识中积淀下来,成为其个人独特的“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这决定了观众的影片取向和欣赏趣味。影片上映前的宣传造势吊足人胃口,让观众在欣赏影片前就产生观影兴趣,具有某种审美要求和标准,并对影片内容产生期待。此外,影片往往从开始就对观影者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通过对环境、人物和情节的预设让观众做出一系列的反应:主人翁会是什么性格,会有什么遭遇,会与其他配角产生什么人物关系,故事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等等。随着人们观影的继续,这种期待或者得到满足,继续保持下去;或者被颠覆,形成新的审美经验。如果观影者的期待被满足,对故事产生认同感,那么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影片的意义在观赏过程中完成了。

无疑,《拆弹专家》就是这样一部“佳片”。影片的开头就切入一个机器人探路的画面,随之而来的晃动与极快的镜头切换,铺开一种不安与焦虑:寂静的伊拉克街道、紧张的美国士兵、在暗处窥视的伊拉克人,几种力量的对比在一个非常压抑的气氛与环境中展现出来。在大量美国大兵的主观视角下,伊拉克全民都成为埋弹的可能,带出一种对阿拉伯世界的敌意与戒备心理。同时,聪明的导演和编剧在影片开始就安排了一出好戏,年轻的美国大兵汤姆森由于一个无知的伊拉克肉贩而死在拆弹现场。喷溅在防护罩上的鲜血、震撼的爆炸场面巧妙地唤起了观众对美国军人的同情和对伊拉克平民的憎恨。在紧张气氛的感染下和对美国军人的无限同情中,随着影片主人翁詹姆士的出场,观影者经过无数次观影经验积淀而成的期望模式被激发。随着广电总局放开对外语片的禁令,越来越多的外国大片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随着人们对“英雄”们如美国队长、蜘蛛侠、蝙蝠侠等的接受,逐渐形成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期望模式。当这种无意识的期望模式被激发后,观影者会不自觉地将伊拉克平民设定为反面角色,而拆除炸弹的美军就成了这场战争中的英雄。一旦这样的角色分配产生,观众就会“期待”作为“英雄”的美国士兵拯救这些可怖的“”。随着影片的继续,情节的展开一一满足了观众“期待”的设定,美国大兵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那些要么沉默注视着这一切的、要么心怀叵测的、要么懦弱而无力地乞求救助的伊拉克人民。

开头的设定就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怪圈里,并且无力自拔。观众受自己以往观影过程中所积累的审美经验的影响,自动站到美国大兵的立场上,他们随着大兵的视角来观察着伊拉克平民,与他们冷冷地对视。

二、角色置入后,“他者”形象的产生

影视作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的媒介,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基于这个原因,使其成为掩盖残酷和丑恶的迷彩服。它们受制于政治和军事权力,成为强权的附庸,为其粉饰形象,已然成为全球文化交流乃至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影视作品中,阿拉伯穆斯林一直被描绘成“他者”(Other)的形象。“‘他者’是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凡是外在于自我的存在,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可看见还是不可看见,可感知还是不可感知,都可以被称为他者。”[2]“他者”的概念在后现代西方文学批评中,特别是在后殖民理论中被广泛使用。与西方的“自我”相对,非西方的世界被视为“他者”,通常它与边缘化、被压迫和受排挤的状况息息相关。由于西方对陌生文化的害怕和排斥,使他们不自觉地就会冠之以一种固化了的“他者”形象。正如约翰·埃斯泼希托所说:“关于穆斯林世界的所有类似描述,常常被预设和假定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个‘单面的伊斯兰’,而且抽掉了伊斯兰和穆斯林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广泛性之后,好像所有的穆斯林就是同影视中的形象的方式一样进行信仰、思考和情感活动的。”[3]

《拆弹部队》中,在美国士兵的视界下,伊拉克居民就是区别于他们“自我”的“他者”,这些人沉默、贫穷且不怀好意。正如艾罗乔治(影片人物)所说:“如果有人跑到悍马车边上来,他会杀死你。如果有人奇怪地看着你,他会杀死你。”这话看似匪夷所思,但在他们眼中任何普通的伊拉克居民都有可能杀死他们。“英雄”叙说着拯救无知人民的“伟大历程”,而伊拉克人民则或茫然、或冷漠、或不怀好意地看着,沉默着。影片悄无声息地将阿拉伯人的形象固化和重复,逐渐人们的视野被模糊了,伊拉克人民被塑造成了一个“他者”的形象,他们无法发声,也没有资格发声。他们的形象彻底被英雄的光辉所掩盖,观众们已经在期待中迷失了自我,自觉地将自己带入到居高临下的位置上去。观众一心扑在美国人制造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面包上,无暇去顾及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这场无休无止的灾难的始作俑者是谁。观众们听不到伊拉克人民的声音,似乎也不会去在意他们的声音,因为这些来自美国的“保护者”们已经替他们发出了声音,给了他们定位。于是在这种人道主义关怀的光圈下,其发起战争的丑恶本质被掩盖了起来。

三、“他者”形象背后的文化帝国主义本质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抵挡的主流。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位一体的全球化模式,全面而彻底地将世界各地纳入到自己的影响范围内来。作为全球化主导力量之一的美国,以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影响着世界的发展。纵观美国对外的各项政策,最突出的就是霸权主义政策。但在霸权主义的实际推行中,仅有军事手段是不够的,正如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所说:“文化帝国主义如果单凭自己的力量而能获得成功的话,则是最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它的目的不在于攻占他国的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在于征服和控制人的头脑,作为改变两国权力关系的工具。”[4]

全球化既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能够实施霸权的一个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其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与思想观念渗透的重要原因。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种族优越感,使得美国人坚信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其他民族传播文明。为了达到此目的,它通过文化的影响和控制,对西方文化进行一系列包装和推广,将非西方文化边缘化成西方的“他者”,对其进行随意地解读和扭曲。电影产业在对弱势文化的同化和否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作为电影业霸主的好莱坞,更是主导着世界电影。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好莱坞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影视作品,美国式的文化“信息”也随之积淀在观影者的潜意识层面。

就拿《拆弹部队》所描述的伊战来说。2003年3月美英联合军队宣布对伊开战。其主要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但大部分国家,包括美国本土也有部分人士认为美国是觊觎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战后美国重建伊拉克的计划进行得也不顺利,伊拉克经济迟迟未得到恢复,连居民最基本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就是这样一场与侵略无异的战争,美国军人在影片的美化下化身为拯救的“天使”,掩盖了战争背后丑陋的目的和实质。

四、结语

这场战争中究竟孰是孰非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再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恐怕也无法感受到当时局势之紧张。但是“伊战”的这个噱头以及惊险刺激的爆破画面,依然能够让不少年轻人血脉贲张。在全球化背景下,强势文化通过影视作品将弱势文化“他者”化,并向观众进行反复灌输和刺激,渗透到其潜意识层面,形成一个惯性的“期待视野”。如何才能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不被“他者”化,保持“自我”是警惕和抵抗文化霸权主义的关键。作为观影者,我们只有不断打破旧视野,更新和扩大审美经验,保持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对西方文化观念的渗透和影响保持警惕。

[参考文献]

[1] [德]汉斯·罗伯特·姚斯.走向接受美学[A].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 张剑.西方文论关键词他者[J].外国文学,2011(01).

[3] 丁克家.美国影视媒体对“他者”的文化想象——美国影视中阿拉伯穆斯林形象塑造和再现的文化解读[J].回族研究,2005(04).

[4]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利与和平而斗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作者简介] 周娟 (1987—),女,江苏金坛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