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本文化内涵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本文化内涵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

摘 要 校本文化是在学校自身资源和空间范围内及学校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与互融性、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发展性的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它具有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是校本文化外在表现和载体;行为文化是校本文化的动态体现;精神文化是是校本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形成其他层面的思想基础和导向动力。

关键词 校本文化 内涵

校本文化展现着学校的个性与魅力,在学校综合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校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校本文化作为学校“软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校师生员工文化素质、文化品位和格调,提升学校整体形象与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使得对校本文化的研究成为一种热潮。但是对于“校本文化”的内涵界定,学术界有多种说法,目前较为典型的提法有:(1)尤建国认为,校本文化是一种学校的特色文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学校群体文化提出的具有学校个性化的文化,它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力求创造积极和谐的文化氛围,培养心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文化(2)易剑美、李新毅认为,校本文化是由学校共同体成员共同构筑校、家、社一体化互动式立体育人网络,在构筑过程中产生资源潜在、队伍优质、管理优质、环境优质、教育创新、学生优质这六种效能,从而形成能使学校具备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特质。(3)祝国华、陈明宏认为,校本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4)李焦明认为,校本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文化,是由校本理念文化、校本机制文化、校本形象文化(校友文化)、校本课程文化等部分组成;狭义的校本文化,是指校本理念文化,即一个学校的宗旨、精神、原则、目标、价值观等一系列理念性内容的综合。

其实 “校本”早在20世纪60―70年代为欧美等国教育界所关注与探索,其英文是“school-based”,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意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代表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意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而“文化”一词在英语为“Culture”,基本含义是“耕种、培育;修饰、打扮;景仰、祟拜”。《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深层次的东西。西方不少学者如克罗伯、帕森斯、怀特、卡西尔等人就把文化定位在精神、观念的层次上,以表明文化的内在性、深刻性。在我们看来,文化的内在性和深刻性在于它反映了人的价值本性。与作为人的话动的背景和基础的自然世界不同,文化世界是人类进行活动的产物,它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见证,是人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显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校本文化是在学校自身资源和空间范围内及学校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与互融性、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发展性的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所形成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念。它蕴藏在学校教育系统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学校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及其学校生活样式。它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独特性与互融性的双重特性。学校在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具有各自独特风格与精神面貌的文化内容。校本文化的独特性体现了学校间办学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业余生活等各方面。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同其他学校完全相同的。当然,校本文化的独特性并不排斥文化的互融性,相反,正是因为文化具有独特性,才为其互相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共存于同一区域的校本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流、传播、互融。交流是校本文化的重要属性,不同的校本文化只有在交流中进行互融,才能得到共同发展。(2)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发展性。某种文化类型一旦形成,就沉淀为一个社会及其成员的稳定的深层心理结构,规范着他们的思想、态度、价值取向和判断方式等各个方面。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文化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就整个历史长河而言,文化又是动态发展的。校本文化是社会主体行动、思维方式的整体构成,当社会主体行动、思维方式整体上改变时,校本文化也必然随之改变。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发展性的结合,使校本文化从来都也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存在,而是一个历史的连续过程。校本文化亦不同于校园文化,“校园”更多地是指空间维度内的地域性概念,它仅仅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校园文化”只是校本文化的子文化系统。而“校本文化”突出强调了“自身的办学实践中”,其不但有空间上的确定,更突出强调的文化的独特性、历史的延续性。

依据文化学理论,文化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即物质要素,行为要素和心理要素。该三个要素分别表达文化的物质实体,行为方式和精神观念这三个层面。校本文化无论其多么独特,都是文化的一种,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校本文化也具有物质、行为、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

1.校本文化物质层面,具体而言,其包括学校整体环境、学校建筑特征、学校格局装备、教师和学生的服饰仪表形象等。它是校本文化结构的最表层的部分,是人们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从直观上把握校本文化的依据。

2.校本文化的行为层面,具体表现包括教职工和学生群体在教育活动、培训研究、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行为倾向和习惯特点。

3.校本文化的精神层面,它包括办学理念、道德观念、群体精神等意识形态,如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这种意识形态反映了学校在办学、育人活动中形成的共同认识和追求,是校本文化最核心的结构层次,是校本文化的源泉,是校本文化结构中最稳定的因素。

总体来说,三个层面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物质层面是校本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行为文化是校本文化的动态体现;精神文化是是校本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形成其他层面的思想基础和导向动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课题“校本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基金帐号:125000-408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尤建国.论校本文化建设.教育与职业.2005(35).

[2] 易剑美,李新毅.校本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05).

[3] 祝国华,陈明宏.谈校训、校歌、校标和校风等校本文化元素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现代教育科学.2009(02).

[4] 李焦明.成人教育.校本文化内涵解析与培育途径探讨.2008(08).

[5] 王剑波,刘尧.中小学校本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6] 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