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此练笔为哪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此练笔为哪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文练笔已走入“寻常百姓课”,为了让语文味更足,让学用语言更充分,老师们会发掘语言现象,抓住语言形式,组织学生练笔,以期实现读写互促、从读学写之效。现采撷案例二则,据以思辨,抛砖引玉。

【案例一】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本单元是围绕“走进田园,感受田园诗情”的主题组编的。《乡下人家》一文情感浓郁,语言优美,抓住了乡下最常见的一些景物进行描写,将“一切景语皆情语”诠释极尽。凡有一定生活经历的读者都会被这酣畅的文字所吸引,因此本文为广大教师所喜爱。

一位参赛教师,针对“鸡的生活”一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

原文: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小练笔: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 ;或是瞧见 。

学生练笔例举:

生1:羊,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羊,带领几只小羊,在草地上吃草;或是瞧见一只公羊,在它们周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生2:猪,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猪,带领一群小猪,在泥土里滚来滚去。

生3:狗,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大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东嗅嗅西嗅嗅,为主人看守院子;或是瞧见几只小狗,在院子里嬉戏玩耍。

课下,问及教师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设计时,这位老师如实相告:

一则,语文课嘛,尤其是参赛课,总要体现一下读写结合、运用语言的意识。所以,要从课文中挖掘语言的表达形式,并引导学生进行练笔。而这篇课文的语言富有画面感,充满了情感,让学生进行“临摹”是有困难的。“鸡”的一家描写相对简单些,因而,进行了这一设计,力求贴近当前所倡导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潮流!

二则,学生即便没有乡下的生活经验,也知道农村要养猪、羊、狗之类的,因而,按照这样的语言形式进行补充也不算很难。同时,丰厚了文本,丰富了对乡下生活的认识。

【反思】

1.练笔定点要推敲

随文练笔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紧随阅读教学,且形式多样。在阅读教学中,好的练笔能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能使学生更深入地对文本内容进行了解,又使其习得了语言表达,丰富了语言范式的积累。关键是要选择好“例子”。

怎样选择呢?

按照一般的规则:一要选择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词句和段落),这种语言现象应该是可以迁移、可以概括类化、举一反三的。二是教师应根据学年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的读写训练项目,所选“例子”要符合儿童的语言“最近发展区”,跟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

“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在课文中选择“例子”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潜心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上下一番功夫。

再看课文中的例子,这一段文字,如果教师要找语言的迁移点,我认为拟人的写法似乎更应优先考虑。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值得品味和积累,联系本单元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也不难看出,其他课文中也有类似的语言现象。那么,就可以进行“以类定点”,将其确定为重点训练内容。

2.谎言就是这样“炼”成的

也许说得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为什么当前学生的作文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情感贫血”“精神软骨”?君不见学生习作“为赋新词强说愁”,君不见学生习作形式主义泛滥,套一个习作的格式,加入一点不疼不痒的例子,就完成一篇大作。反思语文教师的教学,是否也要问责?

上述学生的小练笔中,显然,学生极少有乡下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羊、猪、狗、驴等动物是乡下人家常养的,但是你何时见到过这些动物都房前屋后地跑?再者说,本文作者选择鸡、鸭是有意蕴在其中的,体现的是乡下人家自在、惬意、和谐的生活图景。用这样的练笔,是否能够对文本有所深化呢?显然不能。从学生所写内容看,只是就形式写形式,完全没有体会到这样的形式是为了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主旨,不过是在盲目地为了形式而练写!

从学生的角度来想一想,我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可是老师偏让我将没有体验、没有经历的内容,在没有表达愿望的情况下写下来,我只能编啦!配合一下老师吧!

倘若这样的交流屡次得到强化,那么,迁移到作文中,作文不也就如此吗?原来,作文是如此“炼”成的!“作文即做人”“作文即生活”“作文即说话”!长此以往,谎言作文就诞生了!

3.“形式决定内容”抑或“内容决定形式”

这两个命题,如果让您判断选择,相信您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内容决定形式”,因为在哲学上就是这样陈述的。但是,我们的练笔形式不可避免地就范于“形式决定内容”“形式先于内容”“为形式而填补内容”。那么,这样看来,小练笔岂不要面临被否定的结局?然而,我们多年的实践证明小练笔是很有效的。该如何思量呢?究竟为什么要进行小练笔(这里主要指仿写类练笔)呢?

我认为小练笔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单纯技能的习得过程,更是体会“特殊的表达是为了表现特定的情感”,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相匹配的过程!

比如,对拟人的表现手法,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对类现象的积累心领神会表达效果尝试改写或仿写。在这个过程中要领悟作者这样写不是为了词藻的华丽,而是表达着一份浓浓的对故乡的深情和爱意。连鸡、鸭都跟城市里的不同,那样随心所欲,那样悠然自得。“鸡”不过是作者的“代言人”,表达的是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感受而已。由此便知“形式服务于内容”“特定的形式表达特殊的情感”,再引导学生进行内容选择,恐怕更多的是在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合用这样的表达。虽然是一个逆向的过程,但是“酿情”“选择”的过程也是内容和形式相匹配的思量过程吧!

只不过,有的写法或表达,不是一学就会用的,从读转化为写的行进中,有时还需要一个内化、反刍、领悟的过程,不可一概而论。

【案例二】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与《乡下人家》不同,这一课是很多语文教师不愿意选择的内容。因为一不留神,语文味儿就淹没在人文的训诫中了。一位教师却从文字中发现了值得练习的语言现象,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

原文:

1.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

2.不久,学校开家长会,那些爸爸妈妈不约而同地说道:“我那小家伙真懂事了呢!”“他祝我生日快乐!”“他送了我礼物!”“他给我写信叫我不要烦恼!”“他会体贴人了!”

小练笔:课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议论着怎么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 。

练的是什么呢?

原文的两段话语有相似的表达:一个提示语后面跟着一串引号。这在三年级的课文中是不常见的。这一语文现象值得关注!

【反思】

1. 小练笔要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熟悉教材的老师都知道,人教版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提示语在前、中、后不同位置时,冒号、引号的使用变化。本课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从知识的连贯性来看,寻找这样的训练点应该是很好地体现出了知识的循序渐进。小练笔设计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再思考:这一设计是否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呢?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有相关的表述: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回溯《语文课程标准》,这样的练笔恰恰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

2. 练笔前对表达效果的领悟是前提

单纯从小练笔的设计看还不足以体现本设计的精妙,联系教师前面对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的引导,就可见其功力了。

教师先将课文中语言形式变为每一句都有一个提示语的学生熟知的句式:

只见李红(本班学生)着急地说:“问爸爸!”

“不,问外婆!”马月兴奋地说道。

“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张一涵大声地说。

这样的改变和原文进行比较,学生发现:改变后突出的是每一个人的情状,而原文的表达突出了大家在七嘴八舌地想办法,有一份激动在里面,有一片热闹藏其中。显然,此情此景,原文的表达更能传情达意。

比较中体验了表达的效果,朗读中还原了当时的情境,再放手让学生找找课文中的另一处,哦,惊人的相似!经过两个语段的类比较,学生体会到大家激动的时候会抢着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个又一个地写会减弱表达效果。“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样的表达形式,而这样的形式又很好地表现了内容。”之后再仿写,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有这样的感悟做基础当然能夯实写作。

更可贵的是教师用了“原汁”化“原食”,利用课文的空白让孩子来仿写,既通过小练笔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入(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推想课文中孩子们是怎么讨论向父母表达爱的),又习得了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达。

也许,您会说这是一个特例。但是这样一个很典型的练笔设计,不正告诉我们,选择练笔范例时,一定要典型而恰切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