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连锁经营:“好日子”带给农民好日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连锁经营:“好日子”带给农民好日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5年3月,河北“好日子”公司被商务部列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典型试点之一。两年过去了,“好日子”农家店是否真正帮助农民群众过上了有质量的好日子?是否真正净化了当地的消费市场?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走访了该公司位于河北沧县李天木村的“好日子”174号便利店。

目前,由于执法部门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商贩不得不盯上较偏僻的农村市场。在假冒伪劣围堵农村市场、抢滩登陆农家小卖店之际,河北好日子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解决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样板: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营运管理、统一价格核算、统一销售网络……2005年3月,河北“好日子”公司被商务部列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典型试点之一。如今“好日子”已拥有多家子公司、1000多家门店,以日用品连锁销售著称于北方农村市场,其中800多家乡村连锁便利店遍布河北省石家庄、沧州、唐山等地,为当地农民购物提供了便利和实惠。

农村消费者:购物就到“好日子”

“好日子?你就顺这条街一直往东走,十字路口右拐就到了!”从河北沧州市驱车几十公里找到李天木村不容易,但在有几千人口的李天木村找“好日子”却人人皆知。借助村民们热情的指引,记者很快就来到了位于村子中心区的好日子174号便利店。

盛开着一朵太阳花的鲜红牌匾远远就扑面而来,在这样一个小村,“好日子”整齐的店面与周边店铺形成了鲜明对比。

走进店里,记者发现这里的购物环境与城里的超市没什么差别:明亮洁净的店堂设计、整齐的开放式货架、适时推出的促销海报……这间50平方米的店面,陈列着饮料副食、文具、日化用品等近3000种商品,其中许多都是城里人所熟悉的品牌;所有的商品都包装整齐,一些放在塑料容器里的散装山楂片、蚕豆等也都用塑料卡片封得严严实实。

“XX牌的面包到了吗?”一位老太太进门就问,街对面露天摊位上的几大箱散装面包,似乎根本没有引起她的注意。面对笔者的疑问,老人说:“好日子把正宗的东西送到了家门口,看着舒心、买着放心、吃着安心!”

据说,过去李天木一带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油盐酱醋小卖店,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城里。”甚至村里年青人买瓶正宗的洗发水,都要坐车几十公里到沧州市的大型商场购买。

“我现在基本上不去村里的小卖部了”正在收银台结账的村民李宝丰说自己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原来只图便宜,现在更图个货真价实,虽然这里的东西贵点儿,但用着心里踏实,油盐酱醋这些小东西也要到这儿来买。”

记者发现,李宝丰用来结帐的竟然不是现金,而是一张卡片。先付钱办卡,再刷卡购物――这种为城里人所熟悉的会员制消费方式,已经随着“好日子”连锁便利店走进了田野乡间。店长王杰正忙着给顾客结账,他告诉记者,该店目前拥有两百位会员,日均销售额能达到1500元。

据了解,沧州市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000多元,在李天木这样只有两千人口的村落,一个农家便利店日均销售额能达到1500元,记者不禁产生了疑惑。

一直关注农村消费市场变化的村小学的张老师解答了记者的疑惑,他说:“过去,城里的超市是村民眼中贵族们消费的地方;如今,村里的好日子便利店产品数量多,品牌好,价格低,和城里的超市没啥两样,卖的还都是农民们欢迎的日用品和食品,让人觉得安全、方便、实惠,吸引了大部分的农村消费者,刺激了村民们的消费,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也随之变化了。”

小卖店主:跟“好日子”学着点儿

“好日子”的出现,给李天木村带来了巨大变化。该村的街面上,记者发现几家小卖部生意都很不景气,“好日子”斜对门的那家早已改作了水果店,只在窗玻璃上残留了一些“烟酒糖茶”的字迹;东面拐角处那家,也是屋门紧闭,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货架上积了一层灰尘,柜台上那个老算盘也寂寞无声;只有村小学门口的那家,还开着门在静候着孩子们下课放学……

“我们只好跟着学着点儿,”小卖店主老陈告诉记者,好日子的冲击,使他的店几乎关门。他没事就偷偷溜进好日子的店中去学学艺。回来后,也把自家店铺改成了开架式陈列、明码式标价、POS机结帐,但回流的顾客仍不显著。“人家背后有个大公司,我们当然比不上。”

老陈的眼中,最比不上的就是进货渠道,自己的货只能坐车进城从批发市场去采购,或者个别经销商上门配送一小部分;而好日子便利店的全部货物都是由公司统一配送的,每周一、四下午固定来车,店里缺的货全能给送过来。“要是有这样一个靠山,我们不会差到哪去。”

王杰却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向记者演示了“点菜”采购的操作过程――销售终端机与总部是联网的,总部对这里销售的每一件物品都了如指掌,乡村店也可以向总部申报需配送的商品,进行设置后,系统甚至可以自动根据缺货情况完成“点菜”采购。

他介绍说,公司投入800万元建设了三大信息化平台:公司内部无纸化办公平台,面向供货商的采购平台,与各个门店相连接的结算、配送平台,而且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都经过了专门的培训。正是这些高效畅通的信息平台,以及对产品质量的重重把关、货物配送的闭环管理才是好日子的制胜法宝;而统一的形象标识、统一的物流配送,只是好日子诸多优势中的外在表现。

经过两年多的观望,老陈也打算加盟“好日子”。像他一样坐不住的了农家店主不在少数,沧州市5000多个村中,“好日子”已经进驻了其中10%左右,可谓遍地开花。尤其2005年被列为“万村千乡”工程试点之后,该公司出台了镇村级店免收加盟费的优惠措施,以加快农村市场开发。结果全省加盟店在一年之内迅速增加到649家,其中60%以上都开在了农民的家门口。新加盟者都享受到了免除1万元加盟费的优惠,通过商务部认证的,还得到了公司500元的经济补贴。

供货商:谁敢把假冒伪劣供给“好日子”?

“好日子”农家店能否真正杜绝假冒伪劣?面对记者这样的提问,王杰用手指了指一旁的年轻的理货员李雪,说:“店里的商品100%来自总公司,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

李雪正一手拿着本子,一手翻检着商品,她的职责之一就是查看商品的外包装,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标签等,避免标示不全或过期变质的商品被顾客买走。

随后记者在“好日子”沧州分公司的配送中心看到了货物配送的闭环管理。

配送中心的四五个大仓库用铁栏围成了一圈,入口处鲜红的大字写着“非库管人员严禁入内”。据介绍,不仅人,货物从这里一进一出,都要经过检验和记录,而从货物采购开始,再由配送中心出库配送到便利店,一件商品至少要经过四五道关口的检验。

“这是商品配送库,配送到各便利店的货物,每天都根据‘点菜’报表预先分放到这里,然后再由配送车辆运到乡间。”工作人员曹经理给笔者当起了导游,他说:“各乡村便利店的商品百分之百地纳入了公司的商品采购和物流配送体系。”

一位验收员不时拿起刚分放的物品仔细地检查着产品的外包装、生产日期等,一个外面湿透的纸箱引起了他的注意:开封后发觉是装酒的玻璃瓶碎了,他一边做记录,一边叫人赶紧收走了这一箱酒。

记者从他那里也“收获”了一些商品鉴别技巧:根据标签进行标识检验,可以检查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避免买到三无产品;对产品包装进行外包装检验,可以察看商品有无破损情况、有无涨袋情况;对产品色泽、气味、软硬度、黏稠度进行感官检验……

配送库外,一辆配送车正在装货待发,配送车司机告诉记者,他每天的工作除了送货就是“过关”:出库前,要过库管员的出库检验关;进店前,要过门店员工的进店验货关……

“实际上,质量把关是从货物进来之前开始的,某种商品要想进入‘好日子’的物流体系,企业必须出示其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公司确认其生产资质后方可准入。”把守公司产品质量第一道关口的一位质量主管称这为“商品进货索证关”。

翻看着公司的内部报刊,记者发现了去年一位踩了这条“火线”的年轻采购员被公司开除的记录。

许多便利店内公开悬挂了一些直接供货商的具体情况,上面厂址、厂名、供应的商品名称、联系电话一应俱全。记者随机拨打了其中一个电话,这位日用品供货商说,向“好日子”供货不同于上集贸市场,好的坏的都可以拿去;为了保住供货资格,他已经改变了过去的作坊式生产,产品完全执行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