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进城”利弊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进城”利弊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起云涌的“初中进城

近年来,“初中进城”在一些地方几乎成了一股潮流。

2009年7月30日《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平原县于 2004 年开始启动“初中进城”工程,就是把18处农村中学的初中教育全部集中到县城,让农村初中生全部进县城读书。到 2007年,工程全部完成。5年来,累计有3万多名农村初中生进城读书,进城率为100% 。

据《辽宁日报》报道,2008年 8月中旬,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城里,刚刚竣工的第三初中、第四初中门前,“参观”的农民络绎不绝,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从新学期开始,他们的孩子将告别山沟里的旧校舍,走进宽敞明亮、设施现代的新教室,实现“进城念初中”的梦想。散落在十几个乡镇的17所初中学校将撤销,学生全部进城读书。到2011年,全县实现初中学生全部在县城就读。

为统筹全县教育均衡发展,调整布局,改善结构,优化资源,提升档次,2011年,山东省陵县启动了“农村初中进城”工程,在稳定城区现有三处初级中学的基础上,利用两年时间投资两亿元,再新建三处初中,到2012年底,城区初中达到6处,可容纳学生近17000人,逐步实现农村初中生全部进城就读,并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科学管理,形成良性竞争局面,实现县域内部的初中教育均衡公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也正将这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或者正在逐步实施。

“初中进城”的正面效应

“初中进城”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事物,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地方的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可以集中财力办教育。我们知道,教育这个民生工程,要办好是需要财力投入的,而财力严重不足恰恰是当前办教育的第一大障碍。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广袤的乡村大地。在乡村,农民的居住地都比较分散,一般的乡镇,只有一所初中,大一些的乡镇,则拥有几所初中。这些学校,规模可能都不大,在校学生也不多。一些小县,农村初中的办学规模更小,有些学校的在校生不足200人。

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虽然不大,但设施却必须一应俱全。尤其是在办学越来越正规化的今天,一般要求学校的各种设施都应该齐备。而那些规模过小的学校,虽然学生不足200人,但运动场、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都必须一应俱全。全县10多所农村初中,有的地方多达20多所,对一个农业县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学校建设就像撒胡椒面似的,每所学校都不能少。结果,政府财政不堪重负,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小规模初中,办学条件却总不能达标。于是,撤销、进城的决策就纷纷出台了。

“初中进城”,政府就可以集中财力进行初中学校建设。比如,2011年山东省陵县新建成的陵县五中,投资6000万元,占地100亩,建筑面积为35599平方米,规模为45个教学班,建成后可容纳学生3000人。2005年,山东省平原县实施了以“初中进城”为重点的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工程,把初中进城工程列入全县十大实事,投资5500万元兴建了外国语学校,可容纳5000名在校生。同时,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学校。建设这些学校,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集中投入在几所学校,就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品位,也保证了学校的硬件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落后。

可以集中优秀师资。人们所说的优质教育资源,虽然所涉及的内涵较为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师资,永远都是其最为核心的因素。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多的就是指师资。

初中全部进城,原则上就意味着农村教师的进城,但也不是初中教师的全部进城。在山东省平原县,坚持“凡上岗必竞争”的原则,完善公开选招制度,城区中学所缺师资全部面向县内外统一选招,乡镇中学富余的教师择优安排在乡镇中心小学任教,真正做到让那些爱岗敬业、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到最好的学校任教。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竞聘,把那些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吸引到新建的学校。这样,县城学校事实上就集中了全县最好的师资,就可以大大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可以发挥优势资源的更大效益。将初中学校全部搬进县城,其产生的整体效应是前所未有的。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初中进城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就十分明显。

环境效应。一是教育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初中进城工程”实施后,城区5所学校教学设施全部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校园环境全部实现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的目标,有4所达到了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1所达到了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二是师资队伍配置全面加强,教学工作群体优势明显增强。初中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由过去的91.97%提高到现在的100%,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三是教育竞争格局初步形成,教育活力全面激发。随着资源的整合,城区各中学在师资、设施、生源等办学基础条件上基本拉平,促进了相互之间的良性竞争,改变了过去的一校或几校独秀的状况,提升了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

经济效应。通过实施“初中进城工程”集中办学,县里主要抓高中、初中教育,乡镇集中精力财力搞好小学建设,原有小学则改办为规范化幼儿园,使教育资源在纵向上得到整合优化,产生了1+1>2的效果:既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又有效化解了教育投入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使有限的公共财力发挥了最大效益。同时,实施“初中进城工程”,还有效增加了城市人口,据统计,1.8万名初中生进城读书可连带增加城市人口3万人,一大批富裕了的农民进城购房经商、安家立业,由此可拉动城市消费2000万元,城市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社会效应。实施“初中进城工程”,着眼于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使农民的孩子享受到了城里中学的优质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涉及了每个农民家庭的切身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由此可见,初中进城的整体效应十分明显。

“初中进城”的负面影响

尽管“初中进城”带来了不少正面效应,但我们还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初中进城”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与法律冲突。依法治教是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不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教育的管理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为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的正常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由此可见,就近入学仍然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让所有适龄儿童、少年能够就近上学,保证他们的受教育权,就成为各级政府的义务。如果政府不能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造成他们失学,政府就没有尽到责任,就是失职。这就是义务教育有关就近入学原则的最基本含义。

我们再来看看“初中进城”的实际情况。把全县所有的初中一律搬到县城,也就意味着全县所有的农村初中适龄少年都必须离开家乡到县城去上学。让那些十二三岁的孩子远离父母亲,到离家乡几十里路远的地方去上学。这种做法与法律的规定是相冲突的。

制造了新的教育不公。实现社会的公平是人类所追求的最为美好的理想之一。自古以来,人类都把实现社会的公平作为自己的理想来追求。

教育公平主要有三方面含义:第一,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

表面看来,“初中进城”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让每一位农民的后代可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同样的优质教育。从这个方面来看,的确是向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迈进了一大步,是了不起的成就。可是,如果我们冷静地对此进行深入的审视,就可以发现,这其实也制造了新的不公平。让农村孩子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去城里接受优质教育,而城里孩子只要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这一切,这公平吗?这是另一种不公平。只不过它被一片“叫好声”掩盖了而已。

让那些十二三岁的孩子远离父母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去读书,开始时,可能会有一种新鲜感。但一段时间后,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由于突然离开父母亲,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难免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想家,想父母亲,那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对他们的心理成长,负面影响很大。

难管理。那些长期生活在乡村的孩子,突然来到繁华的县城,会产生了一种新鲜感、新奇感。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本来就比较强,对眼前的那个花花绿绿的世界,会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于是,沉迷于繁华当中者有之,沉浸在网络之中者有之。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一些孩子便走上街头结交一些社会闲杂人员,滥交朋友,一些意志力比较差的孩子,就会由此走上违法违纪之路。结果造成一些孩子早早就失学,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如何管理好那些进县城读书的孩子是学校和家庭面临的一大难题

交通安全也是一大问题。目前,多数地方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好校车问题,于是,学生往返的交通安全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城乡之间的旅客运输管理一直比较薄弱,超载是常事。一辆核定载客不到20人的中巴,有时却装载四五十人,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均衡发展的另一思路

“初中进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但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有其他的思路,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大力扶持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要解决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

转变指导思想。在发展城乡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我们一直都是坚守城市中心论、规模出效益以及评价标准的一元化等思想。城市中心论,就是把城市看作整个社会的中心、核心,以城市作为思考所有问题的中轴;规模出效益就是相信拥有了一定规模才能出一定效益,规模越大,效益越大;评价标准一元化就是指以考试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转变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办适应学生的教育。

以人为本就是农村教育要以农村学生为本,摒弃一切违背这一“本”的做法。办适应农村学生的教育,就是要把农村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真正以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而不是以其他的什么为目的。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农村初中学生,和城市学生一样,他们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也应该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统筹发展城乡教育。城乡一体化,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这是我们国家所倡导的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中,不含有大城市小乡村的理念,否则,就不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国的国情。

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只是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需要指出的是,统筹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对那些确因规模过小的农村初中,可以采取就近撤并的办法,将就近的规模过小的农村初中,合并为一所,相对集中,然后加大投入,努力办好这些学校,仍然可以解决规模过小而带来的其他问题。

特事特办。农村一些学校规模过小的问题,并不仅仅初中存在,小学同样存在。对于这些学校,是否可以一撤了之或者一并了之呢?让我们看一看美国的情况吧。美国教育中,对于那些规模过小的农村学校,原先也是采取撤并的方式,将一些小学校并入大学校。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又开始了一场“小规模学校”运动,扶持小规模学校的发展。2000年,美国政府还制定了“小型农村学校成就项目”,专门用于扶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我们国家也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在师资配置、经费拨付、教师待遇、校车配置等方面优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挑战即机遇。目前,怎样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摆在县级人民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转变思想,将挑战变机遇,需要的是智慧,而不仅仅是现成的惯例。

说是机遇,那是因为这是一个促进农村初中教育发展的契机、时机和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

办特色教育也是一个方向。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办学条件上的差异,在当前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转变思想,换一种思路看农村初中,农村学校就具有优势了。因为农村拥有城市根本不可能拥有的许多资源。如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都可以开发,并用来发展特色教育。如果我们仍然沿袭原先的那种思路,以农村教育的劣势去比城市学校的优势,我们就只会越比越泄气,那就无异于端着金饭碗要饭。

只要能够真正转变思想,均衡发展农村初中教育,我们的眼前就会是一片明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