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企业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结合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的运行实践,分析了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激励形式单一,激励缺乏层次和变化,激励因素缺失,激励缺乏针对性,忽视个体差异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藉此引起学界同仁和企业管理人员对激励机制的重视,并共同致力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现代企业 激励机制 心理激励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激励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手段。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形式单一
目前,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已经意识到激励对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内动力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有很多企业只有单一的物质激励,所谓物质激励就是通过物质刺激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物质激励从形式可以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就是发放奖金、福利等,负激励就是罚款、扣工资等。因为物质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尤其是现在很多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一些企业的领导者也认为只要给物质上的刺激就会收到预想的效果,而事实上有的收效甚微,有的适得其反。人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给予,还需要精神的肯定,精神上的激励往往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所以企业只有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激励缺乏层次和变化
受到传统激励机制根深蒂固的影响,企业的激励机制缺乏层次,往往是级别越高拿到的工资、奖金越多,这就会使员工产生只有当官才能得到更多收获的心理,使得员工不是专心研究自己的业务提高工作效率,而是醉心于搞权术,这样背离了激励的目标,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激励机制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系统,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员工的需求不断的变化、更新和完善,要与时俱进。根据罗宾斯的综合激励模型,真正达到激励的效果需要组织多种环节的有力配合,才能使员工在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满意度,才不至于影响其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例如,可以让业绩突出和有特殊贡献的普通员工的工资和奖金高于其上司,这样就可以让员工感到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自己的能力也能够得到认可,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激励因素的缺失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按照固有模式来看,往往认为激励就是物质的奖励以及荣誉、破格晋升等。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发现:在工作中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按照赫茨伯格的观点,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良好的工作条件等是必需的,这些一旦得到满足之后,便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而激励因素是既能满足个人成长需要,包括成就、赏识,又能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以及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
(四)激励缺乏针对性且忽视个体差异
企业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由不同的个体有机组合起来的系统,而每一个个体都存在着差异,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想使整个企业系统能够正常有效地运行起来,就要激励每个个体积极地工作。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经过对11家企业的调查认为,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即激励因素有:工作成就,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责任感,个人得到发展、成长和提升几个方面。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同时要考虑个体的差异,如女性员工更看重报酬,男性员工更看重其自身发展;文化程度高的员工比较重视精神方面的满足,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在意物质上的满足;年轻的员工希望做有挑战性的工作,更易跳槽,年龄大的员工希望稳定。总之,企业只有制定有针对性的,有差异性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努力工作。
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组织、吸引和保留人才,挖掘员工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求企业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物质激励是企业整个激励机制中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激励手段,它能够满足员工基本的物质需求,同时也影响着员工的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精神追求。但是现代企业的薪酬体系要与传统的薪酬体系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薪酬体系就是单纯地发奖金、涨工资,很少考虑人的其他因素,而现代的薪酬体系是要以人为本,要考虑人生活、心理、精神等诸多因素,形式也要多变。比如,奖金可以采取现期和延期兑现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员工保持长久的工作热情。还可以实行年薪制、配股奖励等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效益。
(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现代企业要求运用科学的评价系统,公平、公正、公开、精准地对员工作出考核和评定。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仍沿用“德、能、勤、绩”民主打分考评方式,这种方式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考评,看似科学实则不妥。
一是不客观。这种考评,实质上是以个人品质和工作特征为标准来评价管理人员。但个人品质和工作特征与工作成绩不存在必然联系。即便是对个人品质和工作特征的评价,也莫非是一些人对某个人的想当然和主观印象的汇总,人缘成分起着很大作用,不可能实现严肃公正。
二是不公正。这种考评,规定得再好也是含糊不清的。根据含糊不清的评价标准,来对不同职位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评价,其结果难以让人信服。考评结果直接影响到晋升、激励薪酬和调动,如果评价结果不公正,那么其它就更无从谈起。
三是不利于改进工作。这种考评,无法向被考评者提供企业对其所期望的信息,被考评者对于工作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获得有利的评分,对其一无所知。这样的考评,不利于改进工作、提高绩效,因此意义不大。美国管理学者梅西曾指出:“马马虎虎地、随随便便地填写评议表,比没有评议制度更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因为这会无可挽回地损害一个人的一生事业,因为错误的管理决策是由于基本情况失实所致”。企业可以把传统的考核标准量化,员工在一目了然的数据面前会心服口服。同时还可以用提升的方法来激励员工。提升是指从企业内部提拔那些平时表现好且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充实组织中的空缺职位。无疑,它会激励企业员工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努力提高其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工作及岗位变动,可提高员工的兴趣和士气,使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但由于晋升通道的狭窄和不确定,很多人感觉在企业的职业生涯已经到顶,为求更好的发展而离职。因此,提升要真正起到有效激励全体员工的作用,关键是企业要有一套客观透明的晋升机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员工明确努力的方向,提升其工作价值,这样员工绩效飞速提升,企业绩效也会不断提高。
(三)加强技能培训并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培训是激励机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企业管理中一直就有把培训视为最大福利的说法,目前企业培训的相关法规还不完善,企业投资的力度还不够大,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还稍显陈旧,理论研究和管理水平也不高。为在制度设计上把培训作为激励的有效方式,客观上要求企业提供多种培训机会,提高人员素质,同时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内容的设计。
首先,要对企业员工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其次,要进行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知识文化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还要在工作实践中“随时随地”地学习,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通过定期培训、脱产学习、参观考察、院校深造等,让员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倡导和实施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构建学习型组织,全面提升个人价值和组织绩效。
(四)人尽其才并发挥其专长
世界上很少有全才的人,但是他们可能会在某个方面有专长,一个人只有处在能发挥其专长的岗位上,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干得更出色,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收益,个人获得最大成就。同时,每位员工都有一颗上进的心,都希望取得较高的薪酬和赢得社会的尊重,获得成就感。因此,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合理的配置,把每个员工放到最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体现他们价值的职位上,并为员工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通过有挑战性的工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实现“才”与“事”的优化组合。同时可以优秀人才为核心,去综合精简岗位,扩大岗位的“外延”与“内涵”,起到“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扩大化”的激励效应,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适”,这样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激励了关键员工。人尽其才,发挥其专长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
(五)充分运用心理激励方式
形象激励。本文所说的形象包括企业中领导者、模范人物的个人形象与优秀团队的集体形象等。无论哪一种形象,都能激发员工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达到激励人的作用。为此,企业的领导者应把自己的领导风格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领导魅力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激励。同时,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员工、劳动模范以及工作团队等,要在物质激励以外,善用精神奖励方式,深入宣传和展现其良好的形象,号召和引导员工模仿学习。
感情激励。感情激励就是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感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反应,包括情绪和情感两种类型。感情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有稳定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才能有效的展示自己的领导魅力,化解矛盾,引导员工思维导向,进而加强与员工的感情联系,把情感沟通的无限潜能,发展成超越物质利益、精神理想和外部压力的强大影响力。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组织的温暖,以此来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信心激励。一个社会的运行必须以人与人的基本信任做“剂”,不然,社会就无法正常有序地运转。信任是加速人体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 对于成才来讲自信比努力更为重要。期望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的激励程度与个人对完成工作的主观评价以及工作报酬对自己的吸引力等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当个人认为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能完成工作时,其工作的积极性肯定很低。有时是因为工作确实超出了个人的能力范围,但更多的时候是由于个人对自己缺乏信心所致。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在自信和相信员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给予充分的鼓励,进而引发员工的自我激励状态,引导员工树立“我能做好”的信心。员工有了良好的心态、必胜的信念和动力,才能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激励方法还有很多种,本文仅仅介绍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需要的最主要的几种方法。无论什么激励方法,都不是最有效的或最无效的。有效的激励是和需要相联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各种激励方法的综合运用,只要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坚持以需要作为激励的起点,以正面激励为主,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精神激励,因人、因时、因地,随机制宜地进行激励并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式方法,才会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钒.论员工激励与企业发展[J].才智,2008(3)
2.陈振明主编.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制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3.陈昌文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郝忠胜,李虹.人力资源主管绩效管理办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5.张秀兰,杨帆.知识管理时代企业如何激励员工[J].中国建材资讯,2007(6)
6.肖本长.企业员工激励的对策分析[J].今日科苑,2008(6)
7.杨细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浅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