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瓷杂板块大盘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瓷杂板块大盘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同四季一般,2012年的春拍仍旧如约到来。面对目前的征集情况,匡时拍卖的董国强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拍卖行征集无非从三种渠道:藏家、行家和有家传的。从近两年来看,征集肯定会很困难,首先,和海外拍卖公司的专家团队相比,我们未必有鉴定上的优势。第二,在资源上我们的劣势就更明显。为什么?过去的瓷器、玉器买家都以欧美人为主。因此他们更相信国外的拍卖行,所以好的东西首先考虑给他们,因此在资源的竞争中我们并不占优势。而由于近几年市场的变化,这种差距并没有缩小,甚至在加大。尽管买家群体现在主要是以中国买家为主,但作为委托方来讲,他们还是愿意把好的瓷器、玉器交给香港的两家拍卖公司拍卖。我想在一段时间内国内还将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状况。”

其实,正如董国强所说:“我觉得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国内拍卖公司普遍都面临的问题,瓷杂在匡时成立头几年表现还是不错的。近两年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在减弱,因此,市场调整也许是个契机。对于我们的业务人员来说,需要尽快的来增加经验,同时进一步的开拓市场,我们现在也在考虑从多角度来开发这种资源,来弥补我们业务人员经验上的不足,以及弥补我们和苏富比佳士得等国外公司资源上的差距。”

瓷器:低迷中等待突破

回顾2011年,瓷器拍卖经历了市场的严酷考验。2011年3月的纽约苏富比,一只估价仅为八百美元的类属民国粉彩瓶最终以约1.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这样一场由“捡漏“引发的壮举震惊了世界,也似乎为一年中瓷器的行情开了一个好头。

然而,相对于中国书画而言,2011年瓷器的拍卖情况并不如预想的那般火热。瓷器高估价现象突出,明星拍品遇冷情况显著。例如备受期待的香港苏富比“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晚间拍卖会,专场成交率为70.13%,成交额为3.99 亿港元,远低于拍前预估。在此专场预展时就吸引了众多买家与社会媒体的关注的明星拍品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在拍卖现场遭遇流拍。无独有偶,香港佳士得于2011年春拍推出的 “乾隆时时报喜转心瓶”在拍卖现场也未能成交。

对于这两件作品在现场遭遇流拍,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主要由于近几年瓷器精品征集难度的加大,为了征集到较好的作品拍卖行不得不用提高估价等手段竞得重要藏品拍卖委托,但当估价过高时买家又相当谨慎的对待这些高价作品。

瓷器市场在下半年的表现与上半年相比稍有缓和,但精品与一般拍品的市场表现两极分化严重。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最受关注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吸取春拍中估价偏高以及高保证金的教训,在秋拍中由估价保守的精品带动高价成交,总成交近5.6 亿港元( 此前预估为4.3 亿港元),成交率为82%。但随后“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的常设专场”,没能把这个好势头给延续下去,成交价( 加上佣金后) 才勉强达到预估7.5 亿港元的一半,仅4.02 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虽然古代瓷器方面不及往年的火爆,但是现当代瓷方面大有升温的态势。春拍中,北京匡时首次推出“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收获4094万元,其中王步的青花嬉禽图笔洗以713万元的价格成交,张松茂粉彩《和靖咏梅》瓷板也以494.5万元成交,分别打破作者个人拍卖纪录。秋拍北京保利同样推出“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王步“青花灵禽春夏秋冬四屏”经过几番竞价最终拍出了2,702.5万元,专场成交总额将近9,000万元。近现代及当代瓷的价值正在逐步被发掘。

对于瓷器的征集,董国强也讲出了拍卖公司所面对的难处:“瓷器的征集主要是在海外,过去这两三年也都是这样,因为国内的瓷器大部分都是买的时间不长。同时由于国内缺乏系统收藏瓷器的收藏家,所以很少有东西留在手里很长时间。就像打排球一样,五个人有主攻,有副攻,有二传,我们的瓷器感觉五个人都是二传手,所以你在国内看到的瓷器都是去年刚买过的。卖来卖去的,很少有买了放几年的,这样的人不多,不是说没有,但是太少了,可能也就那么两三个人。”

回顾2011 年瓷器拍卖市场,其成绩不佳归结于市场调整期下以往多年积累的问题集中体现。同时由于造假技术不断提升,许多没有传承和出处的瓷器受到市场冷遇,造成流标的结局。许多名家旧藏或传承有序的拍品又由于委托人的坚持,估价偏高导致流标。不过,正如苏富比瓷器与工艺品专家沈恩文所说:“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指2011年)常常会出现一些有实力的低调藏家,认为现在的市场已经到了一个合理的、适合出手的阶段,所以购买的决心会更大。”

专家点评:

翻看2011年瓷器成交前十名的拍品,会发现有7件清代乾隆瓷器,另外3件为明代青花瓷器。在这10件中,共4件出自玫茵堂。另外4件则出自北京保利。此外,明清瓷器在2011年占据了瓷器成交的前十名,这种现象会否在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拍上拍宋代瓷器有所转变呢?

沈恩文:对于宋代瓷器,内地拍卖公司受限于政策问题,征集的难度很大,会有供应问题。不过经过这次拍卖,应该会引起人们对于宋代瓷器的兴趣,对于价格的提升有一定帮助。

董国强:当代瓷的资源不是特别多,真正值钱的也是当代制瓷大师早期的作品。同时,当代瓷里面卖的贵的也是民国时期的,比如王步。当然这类艺术品相对来说成交情况比较好,但地域性比较强,买家基本上还是以湘西的买家为主。

玉器:宫廷玉器依旧是头牌

2011年的玉器市场,整体表现较为疲软。当然,这与拍卖公司难以征集到亮眼拍品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白玉制品尤其是白玉宫廷玉玺的表现仍旧强势。作为中国传统宫廷文化的延续,宫廷玉玺非常符合当前市场对宫廷御制的情结。2011 年秋拍中,清乾隆六十年(1795 年) 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在北京保利以1.61亿元人民币(约合1.96 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世界纪录。此外,同样在保利上拍的清道光十一年(1831)白玉御制文“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也以9,085 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在清代御制玉器的带领下,御制翡翠也吸引了部分买家的注意。保利的御制翡翠朝珠项链“黄仲涵项链”与香港苏富比的翡翠镂雕螭龙带钩占据了玉器成交前十名的两名。

御制翡翠朝珠项链“黄仲涵项链”由三十颗翡翠圆珠串成,颗颗硕大饱满,且大小均匀,每颗直径均在13.3至13.4毫米之间,色泽翠绿浓艳,呈祖母绿色,光彩耀眼,晶莹清澈,显得异常雍容华贵。它的历史可追溯至一百年前的民国初年,当时北京著名的翡翠玉石商人,人称“翡翠大王钱百万”铁宝亭自清代末代皇帝溥仪家族收购到一串翡翠朝珠。其后他将这串朝珠改制成两串翡翠珠链,出售给了当时的侨商首富人称“糖业大王”的黄仲涵。在这串晶莹翠绿的项链上,不仅有着清朝皇室的印记,更纪录着黄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百年辉煌,可谓极富传奇色彩。

不过,与交易市场的蒸蒸日上相比,白玉与翡翠在拍卖市场的表现一直处于较平淡的状态,偶有高价表现皆因借了宫廷二字的光。不过,如果拍卖公司可以征集来流传有序的佳品,成交结果还是不错的,比如2011年6月,北京保利“春水秋山――海外藏宋元明清玉器”专场,共上拍130件,成交率100%,成交额4,977.2万元,成为2011年内地玉器市场令人鼓舞的玉器专拍。2005年,其藏玉曾展出于天津博物馆,此次的拍卖品不少均是当年展出的精品。

针对目前玉器拍卖市场的萎缩情况,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今年市场中精品稀少,这与货源征集困难相关;二是古玉拍卖发展的瓶颈――真伪鉴定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专家点评:

李移舟:玉器拍卖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宫廷制品,这类拍品一经出现便会引发关注拍出高价,而另一类以白玉制品为主,这也是保利玉器部分今后发展的方向。白玉从材质上讲深受广大藏家的喜爱,而在鉴定方面又相对简单,因此在拍场上非常受欢迎。

古籍善本:越来越贵

由于古籍善本具有的较好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古籍善本较其他艺术品类而言,目前市场价格较低,而因其伪造成本过高故而收藏风险也相对较低,是比较适合一般藏家投资的艺术品类之一。2011年的古籍善本拍卖行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越来越贵。

作为拍卖古籍善本的老牌公司,中国嘉德的公司介绍开篇是:“经过中国嘉德的努力,诸多国宝级的珍品如‘翁氏藏书’、‘唐摹怀素食鱼帖’、‘宋高宗手书养生论’、‘朱熹春雨帖’和‘出师颂’等重要拍品,或从海外回归大陆,或从民间流向重要收藏机构。”其中最瞩目的就是“翁氏藏书”在2002年被上海图书馆以当时的天价―450万美元从海外回收。也正是这件事让很多人意识到古籍善本的价值,也因此,中国嘉德的古籍善本专场一直让藏家趋之若鹜。2011 年5 月22 日在中国嘉德创出了古籍善本的另一纪录―《陶叔献辑 两汉策要十二卷》以4,830 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成为本季度古籍善本拍卖的最高价作品。

而在秋拍中,拍卖公司根据自身的资源设置了众多特色专场,在这其中,中国嘉德依然表现的最为耀眼。秋拍中“季羡林先生藏书拍卖专场”为2011年的古籍善本行情书写了精彩的一页,该专场共上拍季先生藏书104种,总成交额达1,620.7万元,成交率高达98%,为古籍拍卖中所罕见,其中董诰等辑的《全唐文一千卷目录三卷》清嘉庆十九年内府刻本以494.5万元拔得头筹,宋濂等书《明五贤墨宝》明写本也拍出了402.5万元。名人手稿及书札也表现不俗,周作人撰书《秉烛后谈》手稿以345万元的高价成交。

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教授曾披露过季羡林藏书的往事:季先生的藏书数量巨大,在北大应该是可以排第一的,在他生前曾将其所藏一批图书、稿、字画等物品捐赠给北大。令人称奇的是,2009年年末在北大竟然发生了一件季羡林生前珍藏的五千多册古籍被盗的事件,当时丢失的古籍共有161种。其中,有明确数目的线装书就有4351册,此外还有这次送上嘉德秋拍的《全唐文》4大箱和全套二十四史,丢失书籍总数将近5000册。好在季羡林旧居被盗案火速告破,被盗物品被全部追回。

与此同时,作为南方老牌的拍卖公司西泠印社也为藏家呈现了精彩的特色古籍专场。秋拍中,由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题跋、吴翌凤校跋的清抄本《文房四谱五卷》(1册)、黄丕烈题跋明抄本《画鉴一卷》(1册)分别以333.5万、149.5万的价格成交,这应该是清代、明代抄本单册拍卖的最高纪录。此外,碑帖拓本、版画类书籍、清代及民国的精刻本,以及西泠拍卖从自身特色出发推出的一些金石类书籍,都受到较多关注。整场拍卖保持少而精的思路,113件拍品成交率达88%,成交总额1202.8万,为西泠印社2011秋拍圆满收官。

专家点评:

古籍善本的可靠性和品牌效应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价值日益显现,其价格与日俱增。至今还未见过一本堪称善本的古籍珍品在买进之后下跌的,因此将古籍善本比喻为艺术品市场的“蓝筹股”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古籍善本所包含的文献和文物价值难以估量,再加上资源稀缺而收藏队伍的逐年扩大,物以稀为贵的收藏原则必定会促使古籍善本价格进一步上涨。

童衍方:作为一种对文化底蕴要求非常高的收藏门类,古籍善本一直被少数人坚持收藏,对于拍卖公司来说,如何满足这方面藏家的需求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在上世纪20年代,拓本是最贵的收藏之一,一件乾隆以上的拓本要卖一千块大洋,而一件明代手卷仅需要三百块,由此可见拓本的珍贵程度。随着人们对于古籍善本的了解,拓本这种以前的冷门也已经渐渐进入藏家的视线,其收藏前景极为光明。

古典家具:回归文人传统

2011年的嘉德秋拍“姚黄魏紫―明清古典家具”专场中,一件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宝座以5,750万元的成交价摘得本场桂冠。作为一件乾隆宝座级别的拍品,5,000万左右的成交价格稍显低,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古典家具市场正在回归理性。要知道,近两年同级别的拍品成交价格都在7,000万左右。

明清家具以其用料讲究,做工精细、文化底蕴深厚、升值空间较大等优势备受藏家青睐,成为收藏市场的热点。而这其中又以黄花梨家具最为代表,作为近些年颇受关注的品类其市场认可度已经形成,市场价格体系也确立,发展前景可观。今年春拍中国嘉德推出的“读往会心―侣明室藏明式家具”、“承古抱今―明式庋具精品”专场皆以100% 的成交率收场,两个专场总成交额达2.88 亿元,成为当季黄花梨市场的重要示范。而清代家具则以紫檀家具为代表,康雍乾三个时期的紫檀家具最佳,用材壮硕,雕刻华美。2011 年6 月8 日北京匡时首推宫廷家具专场―“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专场,成交额为5,715.50 万元,成交率为87.50%,其中“紫檀梅花锦地纹平头案”以1,667.50万元人民币成为本场最高价作品。此次北京匡时在清紫檀家具品类的试场成功,将会带动这一品类日后市场发展。而回顾2011年的古典家具市场,我们可以发现,明式家具正在成为市场关注的主体,人们从前些年的宫廷趣味转而推崇文人风格。

实际上,早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就大量收购明式家具运回欧洲。英国家具设计师齐彭铁尔,在当时以明式家具为蓝本为英国皇室打造了一套宫廷家具,曾轰动整个欧洲。鸦片战争中,欧洲商人掠走大量明式家具。民国时期,外国商人大量收购明式家具,转手倒卖发了大财,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杜乐文兄弟。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出版了第一部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著作《明代黄花梨家具图考》,此书虽未引起中国人的兴趣,但在西方影响不小,更多的国外收藏家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来中国大量搜集、收购明式家具并运往海外。该书中收录的100多件明式家具后来都流到了海外。从那时起,中国明式家具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和实用的功能享受,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中国继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陶瓷后,又一载入史册的“国粹”,西方各大博物馆以拥有中国明式家具为荣。

在明式家具中,黄花梨是名贵家具的不二之选。 然而,素有“木黄金”之称的黄花梨,只有海南、越南、老挝等有出产。其中又以海南出品的最为名贵,俗称“海黄”。而如今市场上能见到的黄花梨多产自越南等地,俗称“越黄”。较之古典正统的明清家具材质“海黄”,“越黄”虽然与其价相差十倍,但却也奇货可居。这造成的后果是,大量的中国游资纷纷赴越南“赌木”。有相关报道称,黄花梨木价格最近八年中身份暴涨数百倍,黄花梨木俨然成了这个时代“疯狂的木头”。

专家点评:

乔皓:回顾中国嘉德2011年古典家具拍卖,春拍2亿的成交额与秋拍的成交额差不多,但成交率确实有所变化,这里面的原因首先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其次是因为春拍中家具的水平虽然很高,但是价格定的也很高。今年我们会调整征集的方向,还是以黄花梨家具为主,而且会在征集中考虑著名收藏家的藏品。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形势与藏家的心理,因此整体以精品为主。

2011年秋拍瓷杂特点

品类多样化:除了瓷器、玉器、家具、佛像这几种常见的项目外,田黄、紫砂壶、甚至是赏石都已经拥有了各自的忠实拥趸。不过这类拍品由于精品较少,所以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持续性增长,在2011 年下半年已经出现藏品短期频繁释出现象。

精品专场频繁:拍卖公司征集精品的成本与难度大大提高,更加珍惜精品露面的机会。拓展瓷杂专场是去年拍卖公司的主旋律,然而随着精品的集中涌现与估价的大幅提高,成交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专场树立品牌:场特色拍卖成为拍卖公司吸引买家的重要筹码。因此,每家公司都开始注重利用资源,合理定位。比如南方的西泠拍卖,近几年就将人文风格做得有声有色,这也与每家拍卖公司负责人的定位与方向有关。

为何御玺的价格比其它玉器工艺品高?

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概括道:“在苏富比常年的买家中,收藏御制玉玺的人,与收藏玉器文房、玉器摆件的完全是两类客人:前者大多资金雄厚,偏爱最为顶级的宫廷艺术品,且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对宫廷御制且象征皇权的如帝王朝珠、御制刀剑盔甲、佛像等都十分有兴趣;而收藏其它玉器如文房摆件玉器、仿古玉器、实用玉器等的买家则更偏重玉器造型感和玉材优劣。所以尽管御玺的材质是玉,但其价值和意义都不同于一般的玉器工艺品。应该将其与其它清宫玉器区别对待。”

黄花梨

学名降香黄檀,又称“花黎”。自明代中后期后,因海禁的实施,海外黄花梨输入的停滞、国内黄花梨无法满足需要、黄花梨漫长的生长周期等原因使黄花梨自清朝中期就开始“断代”。失去了黄花梨木这“源头活水”,黄花梨木家具很快就成为一潭死水。

由于黄花梨材质的缺失,再加上清王朝入主中原,清式家具成为了主流,而硬木中质地最坚,份量最重,静穆沉古的紫檀逐渐成为了新宠。自清初后,文人精神式微,公众的审美趋向开始追随统治阶层,代表皇家气派的紫檀越发流行,越发尊贵,逐渐取代黄花梨成为名贵家具的代名。黄花梨家具逐渐没落,如同瓦砾一般被散落民间,长时间被人忽视。

回顾2011年的古典家具市场,我们可以发现,明式家具正在成为市场关注的主体,人们从前些年的宫廷趣味转而推崇文人风格。

中国明式家具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和实用的功能享受,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中国继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陶瓷后,又一载入史册的“国粹”。

2011年对于中国古董艺术品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作为古董市场主力品种之一的瓷器经历了从期盼到失望的价格过山车。然而分析其原因,无外乎是两方面,经济与市场。从经济大势来看,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或许会陷入长期低迷,在资金紧缩的情况下,这两年被推高的市场也将陷入迟滞。从市场来看,这两年拍卖公司征集拍品从数量到质量上均有提升,然而与之相对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买家或许跟不上拍卖公司调整的步伐,因此便会出现高估价与高流拍的现象。于此同时,“拍后不付款”的行为经媒体放大后已经成为尽人皆知的秘密,各个老总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其实不仅仅是瓷器方面遇到了这些问题,2011年,整个瓷杂市场都在成交额与成交率之间挣扎徘徊,虽然部分专场偶有亮点,但整个市场仍旧处在盘整中,随之而来的震荡也就不足为奇了。

展望2012年的瓷杂拍卖市场,精品仍将引导整个拍卖市场的价格走势,因此谁掌握了精品货源,谁就掌握了定价的权力,这也是对拍卖公司资源的考验。同时,“求精不求多”将成为瓷杂专场设置上必修的功课。在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2012年初,古董艺术品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抉择,好的艺术品永远不缺买家,重要的是拍卖公司将如何引领买家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