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北方言中“知不dao(道/到)”形式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北方言中“知不dao(道/到)”形式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河北保定方言中“知道”一词的相对应否定形式为“知不dao”,写法形式各异,但是该形式与普通话中“不知道”并无必然联系,也不是“不知道”形式的方言变体。本文拟从其来源、结构分析及其方言角度证明其为“知不到”,是动补结构。

【关键词】知不到;动补结构;方言;晓不到

――小胖儿,知道你妈上哪儿去咧呗?

――我知不dao(道/到)她上哪儿去咧。

这是笔者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问话对答。据调查,目前官话方言区内使用“知不dao(道/到)”这一表达方式的人约有两亿人,主要分布在北方官话方言区,包括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山西广灵一带、河北省的唐山地区和河南省的商丘地区、周口地区、濮阳地区的部分县、开封地区的部分县、驻马店、信阳地区的部分县以及陕西省的西安和汉中等地,甚至青海省的西宁等地也有这种用法,使用范围集中于农村老百姓的日常交际生活中。对于流行范围如此广泛的一种说法,“知不dao(道/到)”中的“dao”字大多数人均以为写作“道”,与汉语普通话中“知道”一词的否定形式“不知道”相对应,认为二者完全相同,只是方言与共同语的差别。从上述对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知不dao(道/到)”作“不知道”解释,意义上与“不知道”对应,作为“知道”一词的否定形式充当谓语。然而,本文认为,“不知道”与“知不dao(道/到)”不能相提并论,二者的来历和结构并不相同,“dao”写作“到”更为恰当。

据现有文献考察,“知道”一词最早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在其产生之初为动宾结构形式的短语,由单音节词“知”“道”组合而成,普遍释为“懂得规律或正道、明白道理或事理”,是“知”“道”两个单音节词的组合而成的短语,结构还比较松散、不固定。其“对事物有认识、晓得”义能找到的最早用例是唐朝时出现的,如王建《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诗:“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我们假设“知不dao(道/到)”是“知道”一词的否定形式“不知道”演化而来,那么我们可以猜测在唐朝时“知道”已经逐渐凝固为单纯的合成词而不再是短语的形式,“道”表示“规律、道理”的实义已经处在了由实到虚的过渡阶段,初步具有了成为一个没有实义的构词后缀的趋势,但事实上,在唐朝时期,此用法使用程度并不高,也仅找到这一例,人们的社会语言习惯还是倾向于用“知”表示“晓得、了解”之义;同样的,唐时人们仍旧以“不知”表示否定,而没有出现“不知道”的形式,这与前面假设明显矛盾。

“不知道”是对“知道”一词的否定,是偏正结构的短语,其表示“不晓得”义的使用出现的要比“知道”晚很多,大概是在宋元时期,如《朱子语类》中“今人只说夜气,不知道这是因说良心来”。直到明清时期仍是用“不知”的居多,如《醒世姻缘传》中“不知道”共出现56次,“不知”则出现了382次,占到二者总和的87%,可能是受书面与口语形式的限制。

“知不到”《朱子语类》中也有使用,仅有2例,下面将其与同书中“不知道”9例比较:

(1)今人只说夜气,不知道这是因说良心来得。

“翰音登天”,言不知变者,盖说一向恁么去,不知道去不得。

(2)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没分明。

知不到田地,心下自有一物与他相争斗,故不会肯慎独。

从结构上看,前者“不知道”是对“知道”的完全否定,为偏正式结构短语;后者“知不到”与“知得到”对应,是动补结构,“到”作“知”的可能性补充成分,“知得到”表示有能力可以知道,“知不到”表示不能知道。

现代汉语对动补结构产生来源的探讨普遍认为“古代汉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后来发展之一,是变成了动补结构”,这与在动词前加“不”表示否定的“不知道”根本不同。从意义上看,前者表示不了解、不明白什么;而后者意义上则较为舒缓,表示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不能“知”,并不表示完全否定而只是一种能力不及的客观陈述,二者区别是明显的。虽然发展到现代汉语,在方言中知不到”进一步凝固且更加虚化,可以作为固定词组使用,表示“不晓得”,与“不知道”意义相同,但二者来源、语法意义与语法结构从根本上是完全不同的。

汉语系统中,“到”作为单音节词,有“达到某一点”的意义,现代汉语中除了能够独立做谓语外,还可以“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动补式的词语就有“听到、看到、想到、做到、达到”及其相应的否定形式“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做不到、达不到”等多个。其中,“到”的用法及作用与“知不dao”完全相当。而“不”字放在补充结构的词或短语之间进行否定,是汉语系统中普遍使用的方式。显然,历时角度来看,“知不到”与“不知道”来源与结构并不相同。南宋以后,“到”或作“道”,如《醒世姻缘传》中“知不到”用法3例,“知不道”19例,“不知道”56例。

我们知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汉语系统中都不存在、也不允许在词根词缀型合成词之间加“不”字进行否定的结构形式。认为方言中“知不dao(道/到)”这一形式是普通话中“不知道“一词的方言变体,实在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在保定方言与普通话中,“道”与别的语素、词或者短语组合时,也从来不作述补结构的补充成分。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分析,熙先生在其《语法讲义》中将这种结构定义为组合式述补结构,即带“得”的述补结构,例如:走得快、看得见等。其否定形式是把表示肯定的中置助词“得”用否定副词“不“替换即可。河北方言中类似动补结构式事例还有很多。例如:跑得快--跑不快、睡得着(zhao)--睡不着(zhao)、看得见--看不见、听得见--听不见、摸着(zhao)―摸不着(zhao)、扳得倒--扳不倒、弄清―弄不清。象这类例子,普通话在说写过程中也是经常使用的。这样的话,“到”作为“知”的补充说明成分,与上述各例同属于同一个语法范畴,“知不到”的存在便有了广阔的语言环境和背景,且包含于古代汉语发展为现代

汉语的语法系统之中,而不是方言中唯一仅有的例外。更为直接的印证是其他方言中存在的表达方式,如武汉方言中“晓得”相对应的否定形式“晓不到”一说,陕西方言则使用“晓不得”的说法,这样便存在了方言之间对比类推的价值佐证。

语音形式上看,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知道”中的“道”已经虚化为一个没有实在意义而只是顺应汉语双音节化趋势凑音节的词缀,读为轻声。在保定方言中,“知道”与普通话读音略有差异,其中“知”读为“zhi213”、“道”为轻声,是普通话在方言中的语音变体;“不知道”在方言中是很少听到的,一般读音与普通话相同。但是“知不dao(道/到)”中的“dao”则读为“dao35”,与方言中动补结构的否定式中“听不见(jian35)”有相对应的调值。结合语音对应关系,类推可知,“知不dao”中应该是“到”字。

当然,在普通话中,“看见、听到、睡着、弄清、扳倒、摸着”表示可能时,可以在动词的前面加上可能助动词“能”、“可以”等,如“能跑快、能看见、能听到、能睡着、能弄清、能扳倒”等,进行否定时,可以直接在“能/可以”的前面加“不”字,如“不能跑快、不能打破、不能看见”等,表示可能的语义由可能助动词承担,后面的补充性词语则由表示可能转换为表示结果。方言则基本上没有这种形式,而是倾向于使用在动、补之间加“不”字的动结构表达形式,极少出现“不能、不可以”类。如“办得到―办不到”。动补式词语表否定时在动、补之间插入“不”是最简单明了的方式,符合语用交际的经济原则和人们日常交际中的语言社会习惯,便于人们的思维记忆,适合口语化语言的表达需要,这也是其主要分布在农村的主要原因。综上述,笔者认为“知不dao(道/到)”这一形式写作“知不到”更为妥贴恰当。

【参考文献】

[1]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沈怀兴.“知不道”和“不知道”[J].语言研究,2005,25(3).

[5]赵长才.汉语述补结构的历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

[6]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