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拘一格授语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对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非常深刻的了解。还有一部分教师运用填鸭式教学,一味的老师讲学生记,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更累,却没有什么效果。我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在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并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应考虑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因此,语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就很强。
一些老师说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少年老成”――不爱表达交流。其实,学生哪里是“少年老成”,而是在口语表达交流面前存在着多种障碍,不愿参与进来,致使他们“有口难言”。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引进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运用学生的表现欲望。老师提问时要符合“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原理。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它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好奇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回答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
一、音乐进课堂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途径。课文则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心灵震撼,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艺术班有很多学生学习音乐,我在语文教学中将音乐带入课堂,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一)放音乐创造氛围。即根据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特点,适当地播放一些歌曲、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理解、记忆知识。例如在教学《这个世界的音乐》,时,我播放了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贝多芬在交响乐中所描述的音乐形象,感受贝多芬音乐中所表现的波澜壮阔,并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同时为配合练习,我又给学生播放了阿炳的《二泉映月》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听完之后,再对照课文,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二)唱歌带动气氛。在学习背诵诗歌的时候,音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班里很多学生特别喜欢唱歌,为此,我在语文课上结合要学的课文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歌唱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愉快中学语文。例如在学习的《沁园春・长沙》时就让学生演唱了这首词,天赋的歌喉,加之播放的伴奏带浑然一体。学生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前背诵诗词的难题轻松解决了,同时班里还兴起了一场诗词演唱风。
二、游戏进课堂
巴班斯基说:“做认识性游戏的方法可成为重要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此法依靠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游戏的情景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游戏引入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剂,寓知识于游戏之中。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每次在上课之前,我都给学生留出五分钟的自由演讲时间,可以是当前发生的新闻,可以是身边发生的小事,可以是自己看到的精彩的文章,也可以是自己写的满意的作文。总之,只要是和语文有关的内容且时间不超过五分钟都可以。这样就给同学们搭建了一个能够展示自我才华与个性的平台,激发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走进社会,走入生活。在教学生写作时我十分重视学生体验生活,写真情实感,强调先做后写。例如结合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活动,我让学生在看完之后写观后感。父亲节、母亲节为父亲、母亲做一件事或亲手制作一件礼物送给他们,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文体不限但要围绕“体会和感想”的文章。
(三)拟写短信、公益广告语、给名人写颁奖辞。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短信、广告等,让学生模仿写短信和广告词。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时让学生给自己的父亲、母亲写一条短信来感谢父母的养育。公益广告是近年高考的一个新题型,在给学生讲解了公益广告写作的要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些优秀的公益广告之后,让学生试着给学校的校园、餐厅和自己的班级、宿舍写一些公益广告语,然后从中挑选出比较好的贴在校园、餐厅、班级和宿舍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2007和2008年的“中国感动人物”感动了很多人,在给学生解读这些人物时,我给学生印发了《中国感动人物颁奖辞》,让学生在学习这些优美的语言时,自己模仿给感动自己的人写颁奖词。人物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可以是当今的名人,也可以是历史名人,只要能感动自己就可以。
三、PK进课堂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自己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同时,在现实社会中,处处充满竞争,把竞赛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竞争中成长,是时代所需。为此在教学中我处处注意引入竞争机制,每个学期甚至每一节课都有“竞争”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我经常使用的竞赛方式有:问题争论赛、是非辩论赛、古文背诵赛等。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个个都能表现自己,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又可以在竞赛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多向信息交流,以此来探究学习,活跃气氛。这些竞赛活动有利于学生大胆参与,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四、表演进课堂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是剧本、小说、戏曲等,我常常和学生一起把这些课文改编成小品、小话剧等让学生来表演。如学习《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戏剧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排演话剧,在班内演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排演话剧,学生还找了这两部戏剧来看,以便更好地把握戏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讲授《鸿门宴》时,课文较长,内容较多。把课文排成课本剧,同学们演得活灵活现,看得兴致勃勃,人物形象很容易就把握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越有成效。因此,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但是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而复杂的劳动,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著名教育学家霍懋征提出“玩、道结合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理论依据,就是让学生在轻松的“玩”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把“乐学”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