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让课堂焕发生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应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课题研究者和课程开发者。新课程指出: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教师每一个赏识的目光,每一句鼓励的言语,都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催化剂,将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我们课堂教学应提供给学生认识冲突的机会,善于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使学生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乐趣。如中年级修改病句:课上老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套用某一病因,而是让学生对具体的句子进行具体分析。先让学生读懂句子的意思,接着查出句子的毛病并对症下药,最后读一读,认真检查看是否改通顺,是否改变原意。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修改的步骤及病句的类型。这个过程可能复杂了,但是,学生经历了分析、判断的思考过程,以后再碰到病句问题,他也懂得怎样去修改。“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让学生成为有益学习的探索者,积极进行实践的主人。

2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语文教学往往表现为教师的串讲式、连问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是灌输的对象。而新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孩子创设协作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平等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课堂气氛“热闹”而“有序”、常有“惊喜”常有“顿悟”,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教学《风》时,教师让在学生品读课文基础上感受风的特点,再让学生以自己的表现方式来体现风的各种类型。这时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汇报中出现了多种的展示风的类型方式:有的用说的形式,有的用画的形式,还有的用表演的形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体现主导的作用,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亲身实践、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课堂上,只要教师“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出他们无限的创造潜能,课堂的生命之河就一定会跃出灿烂而美丽的浪花。

3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将学生的知识、情感、能力 、思维等发展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气息,体现时代特点。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体验。学习是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过程,教学过程就变成了学生体验的过程,知识的更新变成了情感的积淀。老师不断地给予积极的鼓励,肯定的评价,使学生从老师的关注中看到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能学,会学,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例如:教学《一片树叶》时,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迫切需求,创设表演良机,组织学生佩戴头饰,分别扮演小免、小猴、小熊、小黄牛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情绪高涨、形神兼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学生不仅更好理解课文内容,还懂得要保护环境。课余又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然后再交流汇报等方式,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课内、课外学习情境有机结合,把情境创设的范围扩大到了课外。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是新课程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

4实施个性教育,发展个体潜能

以往的语文教学,教师总以标准化的要求去规范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对学生作出片面的评价,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感情。这样,不仅抹杀掉了学生之间的程度差异,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因得不到充分满足而饥渴,有的因达不到要求而痛苦万分,而且教师注重学生的统一性而催杀学生的发展潜能。

新课程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的关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必然存在着差异和个性,正是这些差异构成生活的丰富内涵,形成生活的多姿多彩,生成课堂的丰富性。从多元智慧的角度来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智慧和弱智慧。有的学生形象思维发展较好,因而美术方面特别突出,有的学生因为语言发展较好因而语言突出,有的学生因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而数学方面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实施“个性化”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有层次不同的发展,从而实现新课程的最终目标“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所以,承让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不获得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课堂焕发生命力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