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孤寂的群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孤寂的群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人重视天伦之乐,无论是以留学生还是以移民的身份来到澳大利亚,只要工作和生活稳定下来,一般都要接父母来探亲、团聚。在移民比较集中的澳大利亚城市里,人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老人。他们在澳大利亚的生活到底如何呢?

寂寞孤独谁人知

老苏的儿子、儿媳在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夫妇二人都享受澳大利亚政府提供的丰厚奖学金,生活无忧。求学期间,他们还添了个小宝宝。为了照看小孙子和体味一下澳大利亚生活,老苏带着老伴,千里迢迢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城市赶到了堪培拉。

初次出国,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看着房前屋后的大片绿地、到处盛开的鲜花、五颜六色的小鸟,呼吸着清新空气,刚经历了国内沙尘暴“洗礼”的老苏夫妇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赞不绝口。

然而,几天的新鲜感过后,夫妇二人觉得生活开始不对劲了。由于不懂英语,他们看不了电视,听不了广播,也无法与周围的人交流,只能翻翻满是繁体字的中文报纸来解决文化饥渴。

白天,孙子上幼儿园,儿子、儿媳上学,老苏夫妇每天面对四面空壁,实在寂寞无聊。不愿呆在屋里,又不会开车,两人只能在小区里转悠,每天都要在外面溜达两三个小时。

我们和老苏家住得很近,他们经常找我们来说说话,以解乡愁。一天,老苏夫妇转到我们门前,想进来坐坐,恰巧我们不在,正准备打道回府,突然发现住在我们房子对面的一个老太太从窗户里拼命挥手,招呼他们过去。两人进去一看,老太太神情委顿,身上、地上都是呕吐物。老苏急忙出去找人。走过几栋房子,看见一个正在修剪自家草坪的老头,老苏上前求助。尽管听不懂老苏的话,但看着他焦急的神态和手势,老头也明白了些,跟着老苏来到老太太家,打电话叫来救护车,还通知了老太太的儿女。

据事后了解,老太太得的是急症,如果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自从老苏夫妇救了老太太的性命后,这位孤僻的老太太对住在她附近的中国人都变得非常热情,常常是远远地看见我们就挥手问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澳大利亚的自然美景在老苏眼中越来越普通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想念与老伙伴们在大树下下棋、在公园里舞剑、在家门口品尝小吃的日子。终于,原本打算在澳大利亚呆半年的老苏夫妇,不到4个月就提前回国了。

像老苏夫妇这样不习惯海外生活,而愿意留在故乡的中国老人不在少数。毕竟老人们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几十年,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习惯,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那种寂寞可想而知。

你的生活我不懂

除了寂寞,中国老年人不愿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异国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与小辈的矛盾。两代人的习惯、思维的不同,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这种矛盾在海外生活中愈发突出,因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已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老年人还固守着传统文化。

老王夫妇当年用半辈子的积蓄送儿子到澳大利亚攻读电脑,儿子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奋斗了四五年,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找到一份收入不低的工作。

儿子写信说他已经买了车和房子,让老两口到澳大利亚来享福。在周围人艳羡的目光下,老王夫妇兴冲冲地来到澳大利亚与儿子团圆。看到儿子的新车和大房子,真是高兴。

然而不久,老王得知车和房子都是贷款买的,房子的贷款要20年才能还清,便埋怨儿子说:没钱日子就应该过仔细些,干嘛要背债过日子。儿子却说这叫提前享受生活,还告诉他澳大利亚人一般选择30年期的贷款,这样每月可以多有些闲钱出门旅游、去饭馆吃饭。

最让老王夫妇不满意的是儿子已经30多岁了,也不结婚,让他们享受不到含饴弄孙的乐趣。旁敲侧击了多次,儿子只是装傻充愣,不予理会。好在没有多久,儿子带回一个女孩子。只是两人没有结婚,却同居在一起。传统的老王对于没有结婚却住在一起,实在无法接受。决定和老伴儿一起给儿子做做工作。一天,夫妻二人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和女朋友对他们的厨艺赞不绝口。老王的妻子趁机问儿子打算什么时候结婚。谁知那个女孩子却抢先说他们没有结婚的打算。话不投机,一顿家宴也不欢而散。事后,儿子告诉老爸老妈,在澳大利亚不结婚的人很多。一男一女生活在一起,可能是夫妻,也可能不是,但都被统称为“同伴”。

在澳大利亚的很多调查表上,配偶这一栏被“同伴” 两个字代替。但老王始终坚持男女生活在一起就应该结婚。观念的差异令老人与小辈的生活中出现不少摩擦,如果短期探亲,双方迁就一下,还可以有段愉快时光。对于移民海外的老人,为避免两代冲突,选择独居是明智之举。

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澳大利亚,当地人即使不读大学,找一份工作并不是件很难的事。由于社会福利高,澳大利亚人靠救济也能过上很不错的日子。但在很多中国老人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靠读书而成为“白领”永远是他们望子成龙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这种浸透到血液中的文化,常常成为他们的子女在海外锲而不舍、不懈奋斗的一个原因、一种动力。

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家华人杂货店,一直由一对年轻夫妻打理。一天去买东西时,突然发现站在收款台前的是一位老人。老人白发苍苍,一举一动却透着一股书卷气。

闲聊中得知,老人是老板娘的父亲,姓杨。老杨来自上海,在国内曾是高级工程师,退休后被一家大公司聘用,继续发挥余热。几年没有见到远嫁澳大利亚的女儿,很是想念,于是决定来看看孩子,顺便享享清福。

到澳大利亚不久,看到女儿女婿每天忙忙碌碌,自己在家里吃闲饭,于心不忍,就到店里来帮忙。别看老杨在中国是高级工程师,在杂货店打工可是外行,加上他不懂英语,收款时,常常不是算错价钱,就是听不懂顾客的问题。顾客多时,更是手忙脚乱。老杨说在上海时可没有想到,到澳大利亚来还要在杂货店打工。与人闲谈时,老杨总是不忘描述上海现在发展得如何快,生活如何改善。

在澳大利亚,多大年岁都可以读任何学位的课程,只要是永久居民或加入澳籍,多数专业的课程收费都是象征性的。老杨的女儿、女婿开个杂货店,虽然忙点儿,但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有房有车。

但是老杨却仍然督促孩子们多读书、不要满足现状。在老父亲的鼓励下,女儿一边经营杂货店,一边继续在大学里读书,老板娘拿到硕士学位已指日可待了。

在海外生活的中国老人,尽管自己本身就遇到很多困难——环境陌生、语言不通、生活寂寞,但他们仍是尽可能地帮助儿女分忧解难,为他们做家务,照看孩子,甚至打工补贴家用,鼓励子女努力奋斗,为了一个更好的明天。

独特的文化,或多或少使他们成为独特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