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icu护理输液安全差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ICU的护理人员共2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有关护理工作中输血安全的问题,了解护理人员中关于相关知识掌握熟练和正确程度以及缺陷,并总结在在此之前1年内出现的输血护理差错,然后进行相关培训,观察1年内的相关差错率。结果引起护理中输血差错的因素主要是输血前查对不完整,对血液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在培训之后的一年,有关差错几率降低。结论健全完善护理查对制度,对防范ICU患者护理中的输血安全,减少输血危险,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护理查对制度;ICU;护理输血安全
在ICU病房的患者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输血辅助治疗,但由于护理人员对输血时的护理不完善,以致造成差错出现。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临床输血已经不满足于原来传统的理念,而是融入了许多更科学和更客观的新的输血概念,输血技术也随之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随着医疗事故和法律的健全,也暴露出更多的缺点。输血在其治疗、抢救生命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相关的法律纠纷。为保证输血安全性,加强输血护理中相关的重要环节的控制,提高护理人员在输血护理时的护理质量,ICU护士要随时关注、更新和学习最新的输血知识,为此,云南省楚雄州州中医院在ICU护理人员中以安全输血为主题,开展针对性的调查和培训,现将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ICU的护理人员共20名,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为(335±21)岁;参加工作的时间最长的17年,最短的1年,平均为(76±35)年;在这些护理人员中,学历构成为中专人员7名,本科人员6名,大专学历者7名。
12方法首先为每位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是和血液科医生一起设计的有关血液及输血相关知识的问题[1],包括简单的输血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着重为取血和输血时的查对制度,以及相关的输血安全的法律法规,临床需要继续学习和加强的方面等内容。发放问卷,总结在此一年前出现差错的例数,根据调查内容总结出现输血差错的原因,并积极制定相关措施,并有所侧重的进行培训,培训重点除了血液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外,重点是输血前申请流程、取血输血时的三查八对[2],包括检查输血设备无缺失、输血血液无破损、输血患者无差错,核对医嘱无差错、患者病案号姓名疾病、输血血型、血袋代码[3]、所备血量、或献血者的姓名、性别、血型和配血实验结果无差错,并且两人核对结果无误方可进行输血操作,注意核对医嘱中的输血速度和不良反应。在之后的一年内,详细考察输血护理的差错原因和差错率。
13统计学方法对培训前和培训后的一年内,出现差错的几率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的软件选用SPSS 110,如果结果显示P
2结果
根据问卷结果,总结出引起输血差错的主要原因是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申请流程不熟悉,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对不良反应处理不科学。其中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的护理人员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法律意识淡薄,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够规范,查对制度执行不够,但对输血反应和应对措施掌握比较多;年龄较小、工龄较短的护理人员出现差错的原因是遇见紧急情况不够冷静镇定,输血和护理的过程不够熟练;而年龄在28~35岁、工龄在3~10年的、学历高、资历高的比学历低、资历浅的护理人员各种知识的掌握度牢固,操作规范,出现差错几率少。培训前,1年内各种情况出现差错的几率为123%,经过培训后,全员有明显提高,出现差错的几率为12%,与培训前相比,说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ICU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在本院也是新兴学科,对ICU的护理方法正在摸索阶段,输血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辅助治疗的手段,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减少输血中出现的差错率是重要的举措[4];很多护理人员仅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而忽略了相关的血液知识再学习,使输血的操作流程出现重大漏洞,不仅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也使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毕竟ICU与别的科室不同,而且输血差错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无法估量,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输血差错,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认识到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意识到输血安全的重要性,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强化训练查对制度并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水平,减少安全隐患。所以,健全完善护理查对制度,对防范ICU患者护理中的输血安全,减少输血危险,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君血浆的输注护理健康必读杂志,2011,10(10):201202.
[2]施欣蔚,沈健,王秀韦ICU护士关于安全输血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10):595599.
[3]陈红,刘宇敏分析临床输血不规范行为的对策及方法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6566.
[4]李焱平输血科缺陷探讨及对策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