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丰沛的民俗信息,温情的文化记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丰沛的民俗信息,温情的文化记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汪曾祺这样写沈从文:“高尔基沿伏尔加河流浪过。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过领港员。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他从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城,怀着极其天真的幻想,跑进一个五方杂处、新旧荟萃的大城。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他的幻想居然实现了。他写了四十几本书,比很多人写得都好。50年代初,他忽然放下写小说和散文的笔,从事文物研究,写出像《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样的大书。”

汪曾祺对他老师的称赏并非赞谬,沈从文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造就堪称顶尖,与鲁迅、周作人、张爱玲并峙。他们四人的作品各擅胜场,然而都是现代中国文学最好的风景。50年代初,沈从文至故宫博物院做讲解员,继而又开始做物质文化史(如丝绸、瓷器、玉器及古代服饰)的研究,与文学写作似是渐行渐远。许多后来的论者为此感到惋惜,认为以沈先生的才华,本可在文学创作上再臻高境。1980年代以来,沈从文过往的文学成就受到不少作家与批评家的重视,好些青年作者以沈从文为师,模仿他的创作风格;而研究者则对沈从文的作品进行持续的阐释,确立其意义与价值。沈先生过世于1988年,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擦身而过,至今仍是许多人的心头憾事。

沈从文在50年代之后转业成了学者,不再着意于文学性的写作,但他其实未尝放弃手中的一支笔。他研究物质文化的历史,研究所得,最后仍是以文章著述的形式呈现。形式上,虽似从“文人之文”变作“学者之文”,但他身为文学者的诸多质素,如对语言的锐感(叙事议论抒情的能力。汪曾祺在评述沈从文的语言时,说他文字的简洁凝练处,写风景,得力于郦道元的《水经注》;记人事,得力于《史记》,是解人之言。“也有几只装饰华美的龙凤舟,在一派清波中从容荡漾,和结构宏伟建筑群相呼应”,这样的叙述,就有《水经注》中写景文字的印记在。南北朝人的文章受到彼时佛经译文的影响,笔致凝练飘逸,是汉语写作中的高格。)、对人性的理解、对爱与美的一往情深,仍在他的学术表达中闪耀光辉。反而在辞章之外,有了得自于学术研究的见地的加持,让沈从文这一时期所写的文章别开生面另创新局。沈先生的知识背景与知识结构,较之30、40年代他专做文学家时,格局已然开阔了。周作人也曾讲过,弄文学的人其实要多注意些文学以外的事。因为文学正是从文学以外的事中生发出来,倘是单纯的为文学而文学,你的作品反倒会很局促。这篇《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即是写于沈从文转业之后,是他60年代的作品,发表在1963年第4期的《人民文学》上。原文是一组三篇,总题为《过节与观灯》,《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是其中的第一篇。

题目就很有意思,沈从文没有直接以“端午节”为题,而是特别点明是端午节予我的一种特别的印象。如此提示即传递出一种信息,他接下来所写的,非是集体的共感,而是个人的经验。沈从文要为端午节这样一个大家都经历过的事件寻找一个私人的角度去进入。所以他在文章的起首说:“说起过节和观灯,每人都有一份不同的经验。”接下去他对中国的岁时节庆的概貌略加梳理,并有一段小小的总结:“大多数节日常和农事生产相关,小部分则由名人故事或神话传说而来,因此有的虽具全国性,依旧会留下些区域特征。比如为纪念屈原的五月端阳,包粽子,悬蒲艾,戴石榴花,虽然已成全国习惯,但南方的龙舟竞渡,给青年、妇女及小孩子带来的兴奋和快乐,就是决不是生长在北方平原的人所能想象的!”南方的龙舟竞渡,此即沈从文所寻找的私人视角,也是印象的特别之所在。沈从文长在南方,是湘西凤凰人。凤凰山水明秀,吊脚楼沿河倚山,每逢端午节,本地乡民在河上赛龙舟,其间的欢乐以及地方民情民风的明朗与热烈,给予沈从文很深的印象。沈从文不止一次提及,这一条河与河上岸上的风景人事,带给他的感动与教育,不是任何一本书所能比拟的。因此,沈从文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写到端午节划龙舟的场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既是沈从文小说中的重要分子,亦是湘西风景关键一章。沈从文最负盛名的小说《边城》,以端午节为核心的时间要素来结构故事,去呈现边城子民对于岁时的感觉,写主人公翠翠的成长心事。翠翠心上的美丽与哀愁,都印刻在她所经历的两个端午节里。翠翠倾慕傩送二老,傩送二老正是划龙舟的好手。沈从文写这篇文章时,他身在北京,凤凰的端午节已是遥远的旧梦,但从他着墨不多的几个句子里,仍可以见到那一种原初的感动。“近年来我的记忆力日益衰退,可是四十多年前在一条六百里长的沅水和五个支流一些大城小镇度过的端阳节,由于乡情风俗热烈活泼,将近半个世纪,种种景象在记忆中还明朗清楚,不褪色,不走样。”

回忆中实感性场景,只是沈从文对于龙舟印象的一面。沈先生在故宫博物院做研究员,有了接触故宫所藏历代名画的契机,以“闹龙舟”为题材的画作原有不少。沈从文从敦煌壁画谈起,再说至两晋,下唐宋而至元明清。沈从文看画,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实感、画中所绘场景以及古人文章中对于相关情境的描摹加以比照,如“驾六龙以驭天”,“驾玉虬而偕逝”。经过这样的比照,这些魏晋人物的文章于我们才未有隔膜。上述文字才不单是一种文言的修辞技巧,而转化为生动的生活画面。画作之外还有与闹龙舟有关的民间手工艺品。“至于应用到生活服用方面,实无过西南各省民间挑花刺绣、被面、帐檐、门帘、枕帕、围裙、手巾、头巾,和小孩穿的坎肩、涎围、戴的花帽,经常都把闹龙舟作主题,加以各种不同艺术表现,作得异常精美出色。”这些记述,还有他前文对于历代画作的介绍,都是他50年代之后的知识积累。因为有这样的积累,印象的构成才得以多元。有自我的实感,有美术的呈现,有日常生活的印记。而沈先生将这些家常日用之物一一细数,弥散开岁月悠悠光阴迢迢之感,一如他那本未完之作的名字――“长河”。长河不尽流,虽然那么多的哀乐悲喜,来了又去,留下迟来而不能重来的点滴,但日日有常,仍会步履不停地走过。而这些民间手工艺品,又是中国文明一路走来的风景了。它们如四季流转一样生生不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各有人情与物情在其间,千百年来的沉淀与积累,遂成传统,从中生发出的衣食住玩方面的器物,连结了中国文明的今与昔,理应为我们所珍惜。如钱穆所说,身为中国人,应该对中国文化有―份“温情与敬意”。

沈从文在文末写道:“当地妇女制作这些刺绣时,照例必把个人节日欢乐的回忆,作新嫁娘作母亲对于家庭的幸福愿望,对于儿女的热爱关心,连同彩色丝线交织在图案中。闹龙舟的五彩版画,也特别受农村中和长年寄居在渔船上货船上的妇孺欢迎,能引起他们种种欢乐回忆和联想。”写这些文字时的沈从文,虽不再专门写小说与散文,而他全部的文学,就在这几句话中了。对人情与物情的眷念与理解,对日常之美的凝眸与感动,人世自然在他的眼际与笔端,“美不会在风光中静止”。

至如今,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传统节庆,仍在现代人的生活里。每至节期,仍有热闹。但现代人过传统节日,因为失却了原初的情境(如岁时农事),多是随潮流而应景,过往的感动与诚意已然不再。过节而觉节味愈来愈淡,似乎是很多共有的感受。究其缘由,现代社会的商业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中秋节的月饼,包装日渐奢华,为送礼而存在,成为商业营销所设计出的符码。香港的散文家陶杰在《月饼会》一文中提及过去广东有供“月饼会”的风俗。粤式茶楼预收饼金,让顾客明年吃得到月饼。陶杰不无惆怅地写道:“供月饼会,有一种淡淡的天长地久的意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过中秋节,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里,也正是那个意思。但在不再在乎天长地久的现代社会中,在即用即弃的消费空间里,供月饼会的习俗原来已经淘汰。谁也没有那份恒心和兴致,今天播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灌以细水长流的心血,苦候到明年去收成。”沈从文的端午印象亦是如此。我们仍在年复一年的过端午节,但不再的,是原本沉淀于其中的物情与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