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粮食生产形势\问题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粮食生产形势\问题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以食为天”,“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粮食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然而,由于人们对粮食生产形势过于乐观,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甚至一些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无粮县”、“无粮乡”、“无粮村”作为调整的目标,以致于近几年粮食生产出现较大的滑坡。有人认为,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滑坡属于正常的周期性波动,不必过分担心。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继续下去,2-3年后既使采取应急措施,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恶化的局面也将难以扭转。重视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粮食生产出现明显滑坡,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连续减少,并已突破警界线

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曾于1994年前出现过持续减少的局面,但随着自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粮食供需紧张状态的出现,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粮食生产的举措,自1995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开始恢复性增加,并于1998年超过了1990年的水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从1994年的10 954.4万hm2(16.43亿亩)上升到1998年的11 378.8万hm2(17.07亿亩)。然而,随着粮食生产形势的好转,各地卖粮难、生产效益下降的局面再次出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也再次大幅度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超过了1980~1994年。

2.粮食作物单产连续多年徘徊,并出现连续性减产现象

过去我国粮食作物单产也出现过减产现象,但一般只是单年减少,第2年就会出现明显的增产,还很少出现连续多年徘徊的局面。但自1996年以来,我国粮食作物单产已连续7年处于徘徊状态,并且1996年以来粮食作物单产总的趋势呈下降之势。

3.粮食总产量连续下降,历史罕见

1996年之前,尽管我国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总的趋势是持续减少,但由于粮食作物单产持续上升,我国粮食总产量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但是,1996年之后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和粮食作物单产持续徘徊性减产的影响,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连续性减产现象。

4.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粮食库存量持续减少

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而近几年的粮食总产量却在减少,以致于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自1996年达历史最高水平后呈逐年减少之势,至2002年减少为356kg,估计2003年只有331kg。

二、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1.农业结构调整的片面性,致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调减过快,已难以支撑粮食生产的需要

一些地区片面地理解农业结构调整,将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甚至将建立“无粮县”、“无粮乡”、“无粮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并且“无粮县”、“无粮乡”、“无粮村”成了前段时期新闻媒体的热点话题。前段时期,作者在新浪网上分别以“无粮县”、“无粮乡”、“无粮镇”、“无粮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其结果:以“无粮县”为关键词的信息共8条,以“无粮乡”为关键词的信息共11条,以“无粮镇”为关键词的信息共20条,以“无粮村”为关键词的信息共92条(注:部分为重复信息)。

当然,对于那些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乡村,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大幅度压缩粮食种植面积,甚至不再搞粮食生产,无可非议。但不少无粮县、无粮乡、无粮村位于粮食主产区。

2.粮食生产受水、土资源约束程度越来越大

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大幅度减少,依靠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已不大可能。二是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扩大灌溉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由于过量开发利用水源,储备水源越来越少,尤其是海河流域井灌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缺水干旱问题对农业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污染问题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河流已不适用于灌溉,尤其是黄淮海粮食主产区,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威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再者是随着生态建设和城镇生活用水数量的增加,农业用水将被大量挤用。从各方面的情况看,可供农业利用的水资源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并且在北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可供农业利用的水资源将会大幅度减少。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我国北方不少地方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换来的。如海河流域的农业发展主要是靠过量抽取地下水换来的。但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再靠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来发展农业已不可取。因此,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所面临的水资源约束越来越大。

3.农业自然灾害问题日益突出

据农业部统计资料分析,无论是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还是成灾面积,或成灾面积/受灾面积比率均呈上升之势。

4.化肥的增产作用正在变小,靠化肥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从我国化肥的增产效果看,20世纪50年代初,每1kg纯养分可增产粮食15kg,70年代降到8-10kg,90年代降到6.5kg。据藁城市的分析结果,20世纪50年代平均1kg化肥增产粮食57.4kg,60年代增产15.38kg,70年代增产17.77kg,80年代增产9.56kg,90年代增产7.17kg,化肥的增产效果明显下降。据FAO综合不同类型国家的数据所得结果:施肥水平在200kg/hm2以下时,施肥对粮食增产效果明显,从200kg/hm2到400kg/hm2时仍有增产效果,但高于400kg/hm2时增产效果就不太明显了。

三、确保粮食可持续发展之对策

1.纠正对农业结构调整认识上的偏差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是,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协调。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既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又要重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问题;既要考虑农民增收和生态安全问题,又要考虑食物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既要重视农产品提质、增效问题,又不能放松增产问题。因此,决不能将农业结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非粮作物;更不能将建立“无粮县”、“无粮乡”、“无粮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切实将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上。

2.纠正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偏差

过去人们只重视生产,不重视环境,以致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近几年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热潮已在各地掀起。然而,在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将生态环境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种树、种草,好像农作物不属于生态环境的范畴,以致于一些地区将大量的良田改为林地和草地。

3.必须实施区域性农业结构调整策略

在西部生态脆弱区,应坚决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适度压缩粮食生产,大力发展林、草、畜牧业。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发挥区域区位与科技经济优势,面向国际市场,适度压缩粮食生产,大力发展优质、高值、出口创汇型特色农业。而中部粮食主产区,应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强化粮食生产,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中部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应通过转移剩余劳动力、延长粮食产业链条(包括利用粮食作物秸秆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力度等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发展非粮作物来解决。

4.强化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三大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东北粮食主产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和安徽、江苏二省的淮河流域部分,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和江苏、安徽两省长江流域部分。据2002年统计资料,三大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63.0%和66.7%,其中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产量分别占了全国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总产量的73.8%、64.3%、70.9%和85.3%。可以说,抓住了这三大区域的粮食生产,国家商品粮就基本上有了保障。为此,国家应将这三大粮食主产区作为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重点区域。

5.依靠科技,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

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依靠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或依靠增加农业灌溉水量来增加粮食产量已不大可能。同时,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主要依靠科技。为此应加强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筛选推广一批重点技术,提高现有生产水平。重点筛选推广近年来新育成的优质高产水稻(如超级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新品种,以及配套集成优质高产栽培等新技术,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推广,保证1~2年内粮食生产水平迅速提高。二是加强贮备技术研究,培育潜在生产能力。重点围绕优质高产、降本增效、抗旱节水、防灾减灾、加工转化5个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为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三是中试熟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成果转化速度。集中解决重大农业科研成果中试、熟化,培育一批集成配套技术的示范样板,实现科研与生产的有机衔接,与国家其他农业科技计划共同形成较完备的推广体系,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