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假期结束,“欧债大学”又开学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假期结束,“欧债大学”又开学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8月是欧洲的传统假期,欧洲人往往选择此时段休假,欧债危机似乎也如假期般“平静”。9月伊始,各大院校纷纷开学,人气颇高的“欧债大学”也不甘人后地开学了。

9月是欧元区的“多事之秋”, “欧债大学”新学期的“课业负担”自然很重:欧洲央行议息会议召开在即、德国将对欧洲稳定机制(ESM)的合法性进行判决、荷兰大选、欧元区财长会议再度上演、“三驾马车”【 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工作组将重新评估希腊的财政改革进展等等。看来,这些“课程”又要让欧洲的政治家和金融家们劳心费神了。

我们很费解,欧债危机说白了就是欠债还钱的简单事儿,用得着如此旷日持久、大费周章吗?回答是:这个真不简单!

关键词:欧债;危机;信用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9.013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9-028-04

收稿日期:2012-09-02

一、国家欠债,百姓买单

欧债危机是指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2009年10月初,希腊政府宣布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且无力偿还将于2010年初到期的部分债务。当年12月,标普、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接连下调希腊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欧债危机始燃烽火。

有人要问,既然明知道还不上,为什么还要借这么多钱呢?其实发生债务危机的各国政府很无奈,举债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首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债务也不是一两年欠下的。长期以来,消费主义主导欧洲,欧洲人普遍奉行消费至上,寅吃卯粮,储蓄率很低。百姓如此,政府和企业自然也习惯了长期举债度日。其次,高福利造成重负担,政府不举债就下台。欧元区诸国奉行高福利的社会经济政策,执政者出于选举等政治需要,不敢对经济和社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长期维持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制,造成财政上的入不敷出。再者,人口结构老龄化造成对债务的刚性需求。随着二战后欧美国家“婴儿潮”人口步入退休年龄,欧洲国家的人口结构进入快速老龄化进程。由此产生了对社会福利、公共支出等一系列刚性需求,使政府必须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无奈举债。最后,一些国家的税收制度不尽合理,偷税漏税现象严重,更使其本以孱弱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有人说,既然是国家欠债,那么开动印钞机,多印点钱不就行了。这个还真不行!欧元是欧元区国家统一的货币,各国无权独立发行货币。所以政府不能通过印制欧元来制造通胀,间接提高收入。一句话,钱是大家的,债是自己的。

事到如今,政府只能号召老百姓勒一勒裤腰带,过一过苦日子了。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富裕生活的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于是,我们看到了希腊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组阁失败,看到了支持财政紧缩政策的政客的竞选失败,看到了各个陷入债务危机国家此起彼伏的罢工抗议、示威游行。一句话,国家欠债,百姓买单,不好玩!

二、同一张欧元,不同的梦想

欧元作为超货币,本意在于降低欧元区各国间的贸易成本,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甚至可以成为削弱美元霸权的利器。但自欧债危机以来,投资者对欧元信心渐失,欧元汇率也日见低迷。欧元今日的窘境固然受制于欧债危机,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欧元区成员国对欧元的理解各异,所谓“同一张欧元,不同的梦想”。

(一)德国的欧元梦想:组建货币联盟,掌握货币发行权

欧洲央行总部设在德国法兰克福,这里制定着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控制着欧元的发行,调节着利率。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以“好欧元,德国造”的感觉。德国人坚信财富的根源在于生产创造,对其超群的生产力极为自信,认为在一个统一的货币联盟下,经济实力的强弱将决定经济甚至是政治控制权的归属。所以,作为欧洲最强的经济体,德国希望将欧元区打造成一个货币联盟区域,通过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武林盟主”,掌握货币发行权这把“屠龙宝刀”来号令群雄。

(二)法国的欧元梦想:成立欧洲统一财政部,共享欧元财富

与德国人的不同,法国人更欢喜享受生活。他们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税收政策,进而提高消费能力。形象地讲,德国喜欢做大蛋糕,而法国人更偏爱均分蛋糕。二战后,法国在政治上的优越感使她更愿意使用政治手段来促使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法国希望欧元区能建立统一的财政部,将欧洲央行置于其下,从而削弱德国的经济优势,共享欧元财富。

(三)南部欧盟的欧元梦想:利用欧元刺激经济,以资产升值带动经济繁荣

南部欧盟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为主要代表,请注意这些国家,他们在欧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可称得上是“欧债国家”。他们充分利用欧元区的低利率和低通胀环境,大力刺激房地产等资产泡沫,走上了债务驱动经济的不归路。消费的繁荣如昙花一现,资产上涨带来的负债暴增却成了长期挥之不去的伤痛。各国的贸易和财政赤字伴随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丝毫不见好转。利用欧元的发财美梦也变成了债务缠身的恶梦。

三、治标与治本,艰辛的历程

如今,对“欧债国家”的救助又将成为燃眉之急,而自从救助伊始,针对救助方式的争论就喋喋不休。救助方式的争论实质就是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暨未来的欧洲稳定机制(ESM)的运作机制之争。法国认为EFSF应该改制为银行,由该银行购入“欧债国家”的坏账、烂账资产,再拿到欧洲央行抵押获得资金,之后继续买入,进而从各国账面上清除有毒资产。实际上相当于由欧洲央行对这些有毒资产进行货币化,最终仍由欧元区各国(实际上主要是德国)的储蓄者(储蓄量决定货币发行量)买单。德国可不是“活雷锋”。他们提出的是杠杆式的担保基金模式,由EFSF担保20%左右的损失,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放大基金规模。实质是利用市场吸收各国储蓄,减少德国储蓄消耗,降低金融风险。

其实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有一点是一致的:必须出手相救。从国家角度,“欧债国家”显然无法承受退出欧元区,甚至是退出欧盟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动荡;从联盟角度,欧盟也不想承担“欧债国家”退出带来的恶性传导作用和让欧盟面临四分五裂的风险。这好比救治一个肾病患者,在找到合适的肾源换肾前,必须坚持进行透析,区别仅仅在于用的机器是法国造还是德国造。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肾源”在哪里?

“肾源”就是重新启动“欧债国家”的经济引擎。正所谓“救急不救穷”,利用EFSF进行输血相对容易,可要让这些“欧债国家”的经济航班重新起飞真是难上加难。看一下“欧债国家”的支柱产业吧:希腊——旅游业和航运业,意大利——出口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西班牙和爱尔兰——房地产和建筑业投资,葡萄牙——服务业。没有一个国家是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这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是很难“咸鱼翻身”的。制造业不发达,人力成本较高,国内消费品主要依赖进口,加之在欧元体系下,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刺激出口,“欧债国家”只有不断消减财政赤字,采取紧缩政策,以换得赖以生计的救助基金。而紧缩政策将进一步压制消费需求,使经济进入持续紧缩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进行改革才有可能在愈演愈烈的危机中获得一线生机。

救助如同治标,改革如同治本。解决危机需要标本兼治。而无论是当务之急的治标,还是脱胎换骨的治本,对“欧债国家”来说都将必然经历一番无比艰辛的历程。

四、结束

欧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实验之一。欧盟各国自愿共享部分重要,依据所有国家平等的原则,遵守集体同意的规则,通过超国家机构进行运作。经历过“欧债危机”洗礼的欧盟很可能不是让·莫内和罗伯特·舒曼这种伟大战略家的作品,而将由波动不定的全球金融市场以及柏林、巴黎、布鲁塞尔和法兰克福的官僚、技术专家和政治家所重新塑造。但愿“欧债国家”能尽快从“欧债大学,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