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澳大利亚高校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雇佣性技能框架,作为培养和评估可雇佣性的具体指标体系和内容。墨尔本大学在该框架的指导下,加强对本科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本文从以新生代课程为核心的墨尔本模式、顶峰体验课程、基于工作的学习等非课程活动和就业教育四个方面讨论墨尔本大学促进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的做法,以期为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可雇佣性技能;墨尔本模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加上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引起全球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大批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明显提高,雇主希望毕业生能快速适应企业,为企业做出贡献。因此,在从大学到工作的转换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和雇主要求之间存在缺口。许多研究表明,可雇佣性技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为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各国政府和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澳大利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体系,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处于领先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墨尔本大学培养本科生可雇佣性技能的方法与特点,为我国高校改革本科生的就业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借鉴。
一、澳大利亚可雇佣性技能框架
2002年,澳大利亚工商总会(the Austr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ACCI)与澳大利亚商业理事会(the Business Council of Australia)联合了报告《未来所需的可雇佣性技能》(Employability Skills for the Future)。该报告将可雇佣性技能定义为:获得就业,并维持和发展职业生涯,从而实现个人的潜力,发挥个人价值所需要的战略战术。[1]报告指出可雇用性技能是一个比就业能力内涵更丰富的概念,它不仅指一个人获得就业所需的技能,还指他在一个繁荣的、动态的劳动力市场维持和发展职业,获取新职业所需要的长期能力。报告在调查了大中小三类企业雇主的基础上归纳出13项个人特质和8种可雇佣性技能,提出了“可雇佣性技能框架”(Employability Skills Framework)。报告明确指出,该框架要运用到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的各教育层次,为学校课程设置提供了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内容。[2]
个人特质指以非技能为基础的一系列行为和观点,包括忠诚、奉献、诚信、热情、可靠、个人展示、常识、自尊、幽默感、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平衡观、处理压力的能力、动机和适应性共13项。良好的个人特质将拓展雇员的事业空间。许多雇主在挑选和提升雇员的过程中,都会注重考察申请者的个人特质。个人特质中,忠诚和奉献是准备工作的基本条件;诚信则是所有特质中最重要的;对生活的态度和个人见解比基本技能更重要;热情和动力是工作的基础。
与这13项个人特质相联系、共同构成可雇佣性技能框架的8种关键能力分别是:交流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进取能力、计划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3]交流能力包括:聆听和理解、清晰迅速地表达、考虑受众需要的写作、有效阅读和计算、反应敏捷、了解客户需求、说服他人、建立人际网络、坚定自信、分享信息和运用第二语言说写。团队工作能力包括:与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政治观点的人一起工作,独立或合作工作,清楚在团队中的角色,在不同情境下团队合作,识别团队成员各自长项,指导、影响他人和及时反馈。解决问题能力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主动地、独立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运用多种策略,多角度全面考虑问题。创新进取能力内容有:适应新环境,发展战略性视野,工作有创造性,识别他人容易忽视的机会,将想法付诸行动,增加选择的机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计划组织能力包括:时间管理和确定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制定工作时间表,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工作任务,机智灵活,富有策略,创造性地决策,调整资源配置以应对突发事件,提前制定计划,根据任务调配人员和其它资源,具有前瞻性的视野,预测风险,评价替代方案和运用评价标准,收集、分析和管理信息,理解基本的业务体系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设定个人目标,评估和监控个人行为,了解并相信自己的想法和愿景,清楚表达个人观点和愿景,能承担责任。学习能力有:自我学习管理,对学习团体有贡献,运用多种方法学习,学习内容广泛,有学习热情,愿意在任何情境下学习,对新思想、新技术持开放的态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新技能,认识到为了适应变革而学习的必要性。技术能力指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使用信息技术作为管理工具,愿意学习新技术等。
二、墨尔本大学本科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
可雇用性技能框架为高校课程设置提供了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内容。自报告公布以来,澳大利亚的大学通过多种方法保证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墨尔本大学尤其以毕业生学术卓越、具有解决问题技巧和领导潜能而深受本土及海外雇主欢迎。在2010QS世界大学排名中,墨尔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位列世界第九。[4]以下为墨尔本大学培养本科生可雇佣性技能的一些特色做法。
(一)采用“墨尔本模式”,将可雇佣性技能培养嵌入课程中
数量庞大而又复杂的信息和毕业生在未来的职场所需要的技能迫使大学重新思索其提供学术课程的方式。[5]墨尔本大学打破传统单向型人才教育概念,于2008年改革创新本科课程,采用墨尔本模式(Melbourne Model),通过为本科生奠定一个宽泛的学术基础后再提供专业技能学习来促进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该模式的核心是六种“新生代”本科学位课程(new generation undergraduate degrees),分别提供六大类本科学位:文学、生物医学、商业、环境、音乐与科学,共有80多个专业领域供学生选择。新设计的学科跨越传统的学科界限,包括学习本学科外其他学科课程,目的在于拓宽本科生的学术基础,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或者继续学业提供更多的机会。[5]
新生代学位课程注重深度,学生至少主修一门学科(也可以主修两门或主修一门、副修一门)作为专业,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连贯地学习系列专业课程。课程同时兼顾广度,学生在所学课程中至少要选择25%的其它学科的课程。[6]通过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学生得以扩展知识面,从而打下广泛基础,发展不同的技能、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和挑战自我观点。新生代学位课程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在攻读本科学位过程中可以调整选择,而不会被锁定在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
课程目标上,墨尔本大学将课程设计中的纯学术性方向转向关注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每个专业均有具体的技能培养要求。如商业学士学位课程模式要求学生具备以下10种技能:沟通交流、在商业和经济领域使用电脑和软件、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有效利用信息、理论联系实践、运用统计推理解释和分析数据、注重细节、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时间管理。这些技能要求与可雇佣性技能框架中的基本一致。[7]学校每门课程也都列有明确的技能培养目标。如微观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分三个不同等级(基本、中等、较高)掌握以下基本技能:书面和口头表达、解决问题、阐释和分析、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分析处理数据信息和选择不同观点的能力等。[8]课程要求教师开发包含学习活动的课程,让学生参与到使用技术来支持课程学习和运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知识技能分析、调查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因此,新生代课程颇受学生欢迎。正如商学本科生朱利亚·马斯特罗扬尼所讲:“来墨尔本大学学习商学是我的正确选择,课程内容引人入胜,我获得了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广泛技能……为我明年所面临的职业生涯挑战做好准备。”[9]
将可雇佣性技能培养嵌入到课程教学中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教师要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实时动态地检查和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由于许多教学活动是基于项目或问题的,课程要组建多学科教学团队,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讨论和描述不同学科的要求、语言和文化,形成一个不同于传统课程教学的新的发展模式。教师工作量也极大地增加,比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挑选个案、制定具体任务、网上查找资料、模拟工具、制定学生团队细则及评估细则、与企业建立联系、外部评审等等。教师要根据各门课程培养能力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写作训练、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与企业联合、社区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决策练习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鼓励学生设计变革等培养学生的进取心与创新力;通过让学生收集数据、设计目标等培养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鼓励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提高学习能力。
墨尔本大学为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提供研讨交流机会,并给予具体、个别的指导。学校组织教师交流教学方法和技术创新,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特定教学形式、学科等的教学手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向教师介绍先进的教学技术,提供各种所需的教学资源,如职业生涯探索软件、课程数据库等;指导帮助教师评估教学效果,比如电子档案袋的使用。
(二)墨尔本大学顶峰体验课程中的可雇佣性技能培养
与新生代学位课程相匹配的顶峰体验是墨尔本模式的另一重要特色。顶峰体验为高年级本科生设立,包括工作实习、参与研究项目等形式。顶峰体验的两个核心概念分别是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毕业生可雇佣性技能”。[10]知识迁移旨在通过与校外非学术机构合作,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实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可雇佣性技能,以便能够很快进入职业状态。为了鼓励学生知识迁移,学校设立了“放飞理想知识迁移奖学金”,鼓励学生设计项目,寻找校外合作伙伴完成项目。学生的学术学习因此与校外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领导能力和专业技能等适应毕业后职业发展的可雇佣性技能。[11]
墨尔本大学将顶峰体验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设立顶峰课程。具体方式有: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研究分析、服务学习(包括志愿服务)、临床实习、模拟或虚拟实习环境等。墨尔本大学有一个“企业家挑战”竞赛项目,要求学生们根据企业提供的实际业务问题,快速组建团队,并向专家小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专家小组成员包括案例企业的领导、业界的杰出人物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12]比赛中提供了不同文化体验学习机会,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增加与企业雇主的接触,发展可雇佣性技能。
配合顶峰体验课程教学,墨尔本大学专门实施了“职业导师联系计划”(Career Mentor Connection Program)。[13]计划聘请的导师有教师志愿者,还包括城市规划者、医生和医疗专家、景观建筑师、园艺家、工程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通常要求有至少五年的从业经验。该计划有明确的指导准则,并定期简报。职业导师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及其所需的技能,鼓励学生通过学习、课外活动和工作等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可雇佣性技能。职业导师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和学生每年要见面4~6次,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保持经常联系。
(三)墨尔本大学非课程学习活动中的可雇佣性技能培养
工作中的学习注重行动、经验、反思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因此除了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外,墨尔本大学日益重视基于工作的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学生一方面得到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机会,时间管理、沟通、反思、团队合作等各项技能得以提高;同时,由于基于工作的学习侧重体验学习、行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知识的创造来源于团体,需要学生掌握如何学习的技能、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团队工作技能。此外还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社会和相关工作的理解,建立职业人际网络。墨尔本大学加强学生工作实践的形式多样,有社团活动、杂志或报纸编辑、志愿者活动、假期工作、实习、兼职工作等。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国外交流及工作的机会,把学生的工作实践推向国际。墨尔本大学是U21大学联盟成员,与联盟的14个国家的其它20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多边合作机会,包括本科生间的交流。除了这20所学校外,学校和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约144所大学有合作关系。学校还设立多种项目、奖学金等,如墨尔本全球交换项目(the Melbourne Global Mobility Exchange Program)、Uni-Capitol华盛顿实习项目(Uni-Capitol Washington Internship Program)、Xerox研究中心欧洲2012实习项目(Xerox Research Centre Europe 2012 Internship Program)等,为国际化趋势下的大学本科生工作实践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些学习、工作时间从几周到一年,长短不一,提供方有大学,也有校外企业和非盈利性机构等。[14]
图1总结了墨尔本大学商业学位顶峰体验与学位课程、工作经验等相结合最终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的模式。
为了评估和展示学生在顶峰体验和工作经历中可雇佣性技能的发展情况,墨尔本大学为所有学生建立了电子档案袋,学生有关信息可以及时记录并加以积累。电子档案袋的信息必须与特定活动相关,既有企业机构的反馈,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奖励情况、学习与工作经历的报告、成绩或亮点、志愿者工作、兴趣爱好、对工作的反思等。[16]档案袋不仅为用人单位判断该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发展反思能力。反思是许多顶峰体验的一个关键评估因素,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四)墨尔本大学的就业教育工作
为了给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全面、深入、细致的指导,学校设置了职业和招聘中心。中心工作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能以及向企业提供毕业生信息等。职业指导从学生进校开始贯穿始终,指导模式一对一,指导形式多样化。中心帮助学生认识和评估个人的兴趣、技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将其贯穿于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之中。中心帮助学生懂得该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以及去回顾、计划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中心为每个学生(包括毕业一年的学生)提供求职指导,将求职分为确定目标、申请和面试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个小步骤。其指导具体到实践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如何写简历、求职信,申请表格的填写,个人相关信息的选择,面试策略技巧等,指导工作重复循环。[17]这些不仅增加了就业指导的可操作性,也提高了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中心的网站积极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求职信息资源和在线咨询,是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核心。
学校将促进吸引招聘者作为就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努力建立与社区、企业、非营利性机构等的广泛联系。学校每年都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主要有三种: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和雇主搭建平台;工作经历交易会,为在校生提供假期工作、校外合作、带薪实习和境外实习的机会;社区志愿者工作交易会,为学生提供参与非营利性组织的义工活动的机会。除此之外,每年在3月底还举办网上虚拟就业博览会。[18]学校甚至把联系对象扩大到海外,如在上海、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等城市均设有联络处。他们积极与所在地企业联系,了解他们的招聘需求,向他们推荐毕业生,同时为在校生寻找实习机会。[19]学校积极为招聘者提供专门服务,如为招聘者校内宣传提供合理化建议,提供宣传场地和设备,协助招聘单位相关信息等。学校与招聘者建立密切联系,不仅有利于学校对招聘者以及市场要求的了解,更有利于招聘者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与了解。
三、墨尔本大学本科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以墨尔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以其系统性、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为澳大利亚培养了大量具有高可雇佣性技能的毕业生,较好地满足了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我国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墨尔本大学将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纳入学校培养目标,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我国高校要纠正可雇佣性技能就是就业能力,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唯一指标等一些错误观念。可雇佣性技能的提升应是大学各阶段都关注的事情,应将可雇佣性技能作为毕业生素质的一部分,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
(二)在课程结构上,墨尔本大学采用新生代学位课程,既保证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我国高校课程设置由于讲究学科和专业设置与职业和岗位的对应,学习内容比较单一,我们应学习墨尔本大学的做法,由强调“对口性”转向“适应性”,专业设置不宜太窄。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自。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墨尔本大学将可雇佣性技能培养嵌入到课程中,增加一些与实践环节相联系的课程,实现了学生习得知识过程与实际生活经验二者之间的整合,同时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技能培养要求和评价方法。我国高校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将可雇佣性技能培养整合到课程中,否则可雇佣性技能教育则是琐碎而不完整的。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几乎都有实践性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实际效果甚微。应借鉴墨尔本大学的做法,密切课程设计和现实工作的关系,细化课程内容、课程要求和评估手段,使之更具可操作性。授课教师需要了解所授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哪些可雇佣性技能,研究如何结合课程特点整合可雇佣性技能开发。
(三)墨尔本大学基于工作的学习模式强调知识在现实工作中的迁移,而且在工作体验中也要进行反思、批判和创新,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我国许多高校学生虽然也有实习、兼职机会,但工作中缺乏知识迁移、思考和创新,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有限。高校在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的同时,应加强基于工作学习的教育,强调可雇佣性技能和知识迁移,设计教育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四)墨尔本大学的职业和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全面丰富、方式灵活。我国高校虽然也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但往往以单纯的信息和只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主,注重的是就业率而不是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发展。高校要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就业指导服务过程应同时包括指导学生评估自我和学会选择。高校要走出校门,与用人单位长期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要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将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纳入学校培养目标;将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具体化、可操作化,并嵌入到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实习等学校的各项育人活动中;可雇佣性技能培养和职业、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高校要主动与政府、企业和其它社会机构合作,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总之,要积极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各高校自身特色的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2][3]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raining.Employability Skills for the Future[EB/OL].www.dest.gov.au/NR/rdonlyres/4E332FD9-
B268-443D-866C-621D02265C3A/2212/final_report.pdf,2002-03/2012-01-15.
[4][5][6][14]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2012 Undergraduate Prospectus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EB/OL].www.省略/ebrochure/uom/2012-Undergraduate-Prospectus/#/1/, 2010-12-06/2012-1-16.
[7][10][12][15]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University of Melbourne.Capstone Experience Report[EB/OL]. http://tlu.fbe.unimelb.edu.au/papers/academic_resources/Capstone.pdf,2009-04/2012-02-04.
[8]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Handbook
ECON10004 Introductory Microeconomics.[EB/OL].https://handbook. unimelb.edu.au/view/current/ECON
10004,2009-01-22/2012-02-04
[9]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Melbourne.Bachelor of Commerce[EB/OL].www.bcom.unimelb.edu.au/about/,2011-11-03/2012-02-06.
[11]University of Melbourne.2011 Undergraduate Course Guide[DB/OL].www.futurestudents.unimelb.edu.au/__data/assets/pdf_file/0018/141381/NUCG.pdf, 2010-08-18/2012-02-10.
[13][16]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raining.Graduate Employability Skills[EB/OL].www.dest.gov.au/NR/rdonlyres/E58EFDBE-BA83-430E-A541-2E91BCB59DF1/20214/GraduateEmployabilitySkillsFINALREPORT1.pdf,2007-10-10/2012-02-04.
[17][18][19]Careers and Employment,Student Services,University of Melbourne.www.careers.unimelb.edu.au/,2012-01-04/201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