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探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人民币国际结算的改革举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已成必然。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而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性货币,首先应争取被用于国际结算。我国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了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进一步促使我国银行业要尽快担当和发展将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并为此应做出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人民币 国际化 流通 金融 结算
金融危机使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极大动摇,这引发了人们对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随之日益高涨。从逻辑上讲,一国的货币要想成为国际化货币,最基本条件有两个:这个国家经济实力足够强大,值得别人信赖和依托;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剧烈震动,原有国际化货币的价值与地位受到置疑。对于人民币来说,现在这两个条件似乎都已具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越走越快。而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性货币。首先应争取被用于国际结算。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4月初,国务院决定将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同年,国家为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在香港实施了两项非常重要的举措,一是国家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了60亿元人民币国债,二是国家出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允许香港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清算服务。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人民币作为储蓄货币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成为区域性结算货币的条件,也促使我国银行业要尽快担当和发展将要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和功能,制定控制相关风险防范机制的初始工作。并作出相应的改革。
一、人民币国际结算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国际结算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1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将受青睐。随着中国内地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结算的推进,人民币离岸存款业务终将登上历史舞台。国际经验证明,国际化货币的存款业务会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美元化”趋势就是有力的例证。美元被普遍用作耐用商品的记账单位,有时还被用作支付手段。这说明,国际化货币不仅具有良好的支付功能,而且其汇率相对稳定的保值功能也使其存款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2 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分行不断壮大。目前。中资银行在海外开设的分支机构已逐步增多,主要提供以美元为主的各类银行服务,但在当地的业务拓展情况不尽令人满意,如果中资银行海外分行可以开展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业务,就拥有了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进而带动其汇兑业务等收费业务以及融资业务的发展,这将有利于它们在海外的逐步壮大。
3 将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中间业务收益。现代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存贷款利差和中间业务收费,而中间业务以其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得以快速发展。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其发达的国际贸易和货币国际化密不可分。由于货币替代效应的存在,国际贸易和银行国际中间业务中对交易币种的选择,更倾向于那些流通范围广、在国际贸易中被广为接受的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结算,可以大力发展国际中间业务,且能够减少换汇成本,降低汇率风险,从而分享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币国际结算带来的稳定收益。
4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将得以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具有资金实力强大、清算系统发达和经营网点广泛的诸多优势,使其在本币结算中占有相对优势。自2008年12月起,中国央行已先后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和印尼、阿根廷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截至2009年3月30日,央行与周边经济体已建立6500亿元货币互换安排,预计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超过1万亿元。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充当计价和结算的比例越来越大的话,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国际结算量会相应增加,结算网络会逐步延伸到国际,并带来许多派生的业务。增加新的盈利机会,这将有助于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二)人民币国际结算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 对我国商业银行结算系统有更高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按本外币分成两大系统,即国际结算系统与国内清算系统。国际结算属于国际业务系统,不能做本币业务。同时,也会出现人民币国际清算的业务量问题,如目前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元清算体系中,超过90%的清算量为美元的国际清算。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和调整以适应业务运作需要。
2 将考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风险控制能力。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及时对利率、汇率或其他宏观政策变化引起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进行主动预警、精确定价和内在自我调节的机制,防范风险的能力有限,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也无法达到与外部经济环境有机融合的状态。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监管当局必将强化合并报表后的监管,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对海外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这将考验我国商业银行合并报表后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而国际会计组织IASB和FASB已针对各种风险工具在全球金融机构中推广应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披露与列报”等约束条款,对我国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都是极大的挑战。
3 账户问题。当参与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银行主体范围扩大后,即会出现账户问题。这是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将关系到人民币国际结算能否按照监管当局的制度设计意愿开展的问题,也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结算渠道安排和风险控制等问题。
(一)逐步健全我国金融体系
宏观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融业的稳定,进而影响着本币对外汇率和币值的稳定。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由于国际上各类大小程度不一的经济金融危机和动荡时有发生,使国内经济金融领域常常面临着外来的冲击,这将带给我国巨大的负面经济影响,而且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为了减弱和及时消化外来的种种冲击。我国必须加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能力,各种冲击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地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予以吸收。而所有这些我国政府正在采取强力措施进行改进。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向世界先进中央银行的目标迈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加速处理,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业务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二)增强央行对本外币市场监管调控能力
在银行监管层面上,应强化对法人的一体化管理,包括对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经营状况的管理和强化合并报表后的综合风险管理。从对人民币跨境流动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管理角度来看,要求央行密切关注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情况,加强与相关国家央行的配合和联系。与
此同时,要研究如何与此相适应,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加强对进入国内市场的各类主体的监管,而非当前单纯地对外汇资金的监管。还应根据海外人民币的规模情况分析研究调控的渠道和效率,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同时,要进一步缩短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通常可能存在的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对市场动态做出快速的反应。
(三)提升银行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由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同级机构和下级行进行分类管理和考核,按不同业务不同风险类别下设风险管理窗口岗位,落实各风险责任人,对所辖业务领域、经营区域进行全面监控并执行总行风险管理政策。建立风险经理制度。实现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的平行作业。在风险管理窗口岗位建立风险经理制度,培养一支合格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队伍,通过平行作业使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都能够按照各自的职责独立进行作业、独立承担责任,对应两套不同的操作流程,起到相互牵制核对的作用。
(四)建立完备的信息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该系统使商业银行实现远程信息的及时传输、数据的共享、业务的及时监控、风险的量化处理、资金的统一运作、成本效益的及时分析,提升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为商业银行专业化、垂直型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五)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和统计监测体系
香港地区开放银行人民币存兑汇业务后,市场人民币兑换活动十分活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口径要求,这部分资金规模应该进入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同样地,人民币在香港、东盟10国和韩国等国用于国际结算后形成的海外债权也应及时地通过适当方式反映出来,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个流程来看,没有货币兑换环节的国际结算业务更趋简单,但同币种结算中很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以后。因此在试点阶段,有必要通过规定银行的清算渠道和特别的会计处理来辅助完成这些统计监测要求,如可以考虑在银行内部开设特定的国际人民币账户,专门用于人民币与香港、东盟10国和韩国等国的国际贸易结算。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币若成为国际结算货币,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也将给我国现有商业银行体系带来巨大挑战。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