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穴药并用治疗乳儿暑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穴药并用治疗乳儿暑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河南省南阳市按摩医院第六门诊 (473000)[DZ)]

关键词 小儿腹泻,夏秋季 推拿治疗 中药治疗

乳儿暑泻,常发生于夏秋,故西医学亦称为"乳儿夏秋季腹泻",症见:面赤颧红,身热汗,腹胀,口渴欲饮或烦渴引饮,下利稀薄或暴注下迫,便呈黄水样而臭,小溲短赤,见肿胀色红,皱摺变粗,脉浮洪数或浮弦数,舌质红或绛而干,苔黄腻,口唇焦赤,上腭前后红,中柱前腭淡白,臼齿处黄白或红,重者啼哭无泪,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若治疗不当,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患儿脱水、酸中毒等一系列严重症状。我们从1999年3月~1999年6月于门诊针对乳儿暑泻采用本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记录64例,男30例占47%,女34例占53%;2个月~4个月的约25例占39%,5个月~1岁24例占36%;伴有呕吐者8例占12%,伴有腹痛30例占46%,伴有发热者10例占15%;病史在5~10天者20例占31%,10~15天者15例占23%,15~20天者5例占7%,1~2个月者12例占19%;日泻3~5次者5例占8%,日泻10~15次者37例占57%。

2 治疗方法及方解

2.1 推拿治疗 清脾胃100次,补脾经50次,清大、小肠各150次,退六腑200次,摩腹1分钟,揉天枢龟尾穴各50~100次。若发热者加清天河水,腹痛者加拿肚角,呕吐者加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

方解:清脾胃亦清中焦暑热,补脾经亦补后天之不足;清大、小肠、揉天枢是清利肠腑湿热湿滞;摩腹温中健脾;揉龟尾以利肠止泻;清天河水以清热解表,除暑热;拿肚角是止痛要穴,能散寒理气;横纹推向板门具宽胸理气和胃止呕之功效。

2.2 中药治疗 取常规小儿用量之中药(煨葛根,黄芩,黄连,川朴,白芍,滑石,甘草,茯苓,焦山楂,乌梅,米壳,藿香,扁豆花),服之。

方解:方中煨葛根配伍连芩清热利湿,煨葛根能减其发散之力,专入阳明之里,升发清阳之气以生津液;乌梅、焦山楂味酸,涩肠止泻痢;白芍苦酸微寒,有泄肝缓急之功,常与甘草同用以治痢疾腹痛,少佐以酸涩微寒止泻之米壳;藿香、扁豆花芳香化湿祛清热。诸药合用有解表泄里热,和中止泻收涩之作用。

3 治疗标准与结果

3.1 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大便常规化验2次正常,大便培养,隔日1次,2次阴性为愈,共61例,占95%。

3.2 有效 大便每日10多次或减少至每日3至4次,成糊状,有不消化的奶块,共2例,占3%。

3.3 无效 治疗4至10次后症状无改变,共1例,占2%。

4 典型痛例

丁某某,2岁,1999年6月13日就诊。腹泻4天,开始时有发热呕吐,服西药后,发热解,呕吐亦止,但泻下如注,日10余次,淡黄色水样,体温正常,轻度失水,舌质红,苔黄厚,脉细数,咽红+,大便常规沙门氏菌培养+,证属热泻。治则:清热利湿,调理脾胃,使用上法,每日1次,共治疗3次痊愈。

5 讨论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外邪,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脾胃薄弱易为邪所伤,脾胃功能失调则运化无权,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致使水湿滞留产生泄泻。小儿又为纯阳之体,感邪后"易从热化"。《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云:"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所以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及临床经验,药物与手法并用对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改善脏腑功能、调和营卫、增强机体的调整修复功能,比单用方药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另须注意,本法适用于暑热患者,它证不宜。〖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