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数学成为生活的需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数学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并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 情感需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039-02
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一次全国大范围“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中,数学科被学生们列为第二个不受欢迎的科目。这着实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反思。许多学生不想学、不愿学,常常是因为不明白所学内容究竟有什么用处,不明白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在哪里。
一、联系生活实践,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1.情景设计生活化。新课程提倡教学要生活情景化,特别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几乎每一节都有情景主题图。如:一年级“生活中的数”单元采用的情景图就是学生所熟知的“数铅笔”;第六单元“购物”呈现给学生的是文具商店货架;三年级“对称、平移和旋转”单元则出示了许多美丽的剪纸……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数学知识生活化,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不知不觉中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当然,由于“学校知识”的特殊性和学校环境的限定性,要想让教材内容完全变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某种“真实”,学生就可以形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心向,就可以促进学生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其实,当代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范式”中的“锚”就是一种有情节的逼真有趣的故事。因此,就需要教师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水平对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作适当的调整,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认识人民币或购物活动、相遇问题应用题等生活味浓厚的教学,教师可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相关的各种数学术语让学生迅速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快乐的、有积极意义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新知。
2.教学手段生活化。说到教学手段,许多教师首先想到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当然,不能完全摒弃原先沿用的传统教学手段,各种手段作用各有千秋,教师应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之从生活化入手,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变教学手段使用观念为“需用方用”,而不是“为用而用”。如有位教师在教学面积认识的第一课时是这样处理的:教师举起粉笔盒,问学生它的表面在哪里,师生共同指出粉笔盒的6个面。书的封面呢?你感觉到它们有大小吗?再让学生摸一摸桌上的橘子、树叶等,把橘子皮剥剥看,比一比。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采用课件,而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每样东西都可以将它的表面找出来,并且都有大小。生活化教学手段更有益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采纳。
二、用于生活实践,体验学习数学的社会价值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俯拾即是,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丰富无比。重视生活中的数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丰富他们的“数学现实”,得到“数学化”的训练,而且对于提高他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留心现实生活,观察丰富多彩的世界,广泛收集信息。例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收集有关同学们的生日、脉搏、零花钱,身高、喜爱的水果、课外活动的方式等信息。可以想像这些来自于他们身边的统计素材会使学生感到多么亲切。另一方面收集的信息不应仅仅局限于孩子的生活,还应该来自于丰富多彩的世界,如地球上的可利用的资源情况、吸烟与疾病率的分析等。其次,从报刊、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大众媒体中收集信息。例如:在教学了“生活中的负数”时,可以让学生从电视上了解关于天气预报中气温的变化,从中了解气温的种类、气温与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关系等信息。再次,在相互交流中收集信息。学生在采取以上两种方法收集信息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建立“个人数学信息库”。定时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之间快速地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交流来反思自己所收集的信息的用途。
2.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内容领域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最能体现当代数学的应用取向。因此,让学生走出书本知识的狭隘限制,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发展变化,引导他们应用数学知识去搜集、处理信息,并从中受到教育,强化应用意识,从而体会到价值所在,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如麦收季节组织学生到麦场里测量、计算麦堆的体积,使他们把已掌握的“圆锥体”的知识派上了用场;学习了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去调查本村月收入,制成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把自己家里近几年家庭年收入制成折线统计图;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回家计算房间地面的面积、所需方砖块数和需花钱数等相关问题,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在课前也可以课后。把这些调查到的信息在数学活动课上展览,评比学生的调查作业,启发学生畅谈在调查活动中的体会。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就是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揭示了数学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巨大作用,道出了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把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生活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感受学数学的内在需要,体会数学的社会价值,让数学成为生活的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