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声乐教学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声乐教学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正确的练声技法可以改善音质、音色,还可以拓展音高、音域,从而大大提升嗓音质量。对于歌者而言,练声与演唱技巧是一脉相承的。练声,包括无声练习和有声练习,前者指歌者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对其呼吸肌肉群进行科学的训练,并形成正确的呼吸习惯,后者则主要强调练习者对于声带发音和音高、音准的练习。两者相辅相成,服务于歌唱实践。另外,在实践中感受并运用平时训练的呼吸习惯、发音方法,就形成了歌者独有的歌唱技巧。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练习。本人通过多年的声乐学习,嗓音一直没有进步,音高一直保持在小字二组g音,不能再往高音唱了,多少男高音歌曲我不能胜任,这真是声乐学习者的悲哀,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缘拜读了林俊卿所著的《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并反复观看了林博士的练声示范视频,经过不到半年的刻苦练习,我的嗓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我将必须掌握的基本练声技巧总结一下,介绍给广大声乐学习者。

一 “张大口”——打开口腔

“张大口”作为歌唱练习基本功,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咽部肌肉的伸缩,正确地打开咽部通道,为歌唱时气息流畅地发声找到打开口腔的正确方法;另外,“张大口”训练能够让练习者明显感受到舌骨的抬升,为歌唱中鼻咽腔共鸣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张口,与平时说话时的张口有着明显的区别。平时说话张嘴主要是嘴唇周围的肌肉调动嘴唇的变化来完成张合动作,没有系统地调动咽部肌肉。正确的张大口训练有以下要点:首先,下巴要自然固定,在张嘴动作完成过程中,可以用手扶住下巴,或者把它放在某一个支撑物上,自然放松;然后,利用后颈部肌肉拉升头部上仰,做抬头动作并使嘴巴被动张开,直到看到天花板;同时,舌头要被缓慢推出,做微笑动作,而且气息要从胸廓提升到后颈部顶实。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下巴不能离开支撑物,抬起或者内颔,始终处于放松状态;舌头不能由舌尖牵动而要被动推出,气息提升的过程与抬头张嘴的过程相互伴随,不能脱节。

坚持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在歌唱中缓解声带压力,贯通气息,实现鼻咽腔共鸣。在此基础上,气息由后颈部继续上顶,达到头腔共鸣。对于歌唱时口腔打开后下巴和舌部的紧张状态而引起的发音不适,可以通过震摇下巴练习来继续纠正发音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歌唱技巧。

二 “蛤蟆气”——训练呼吸肌肉群

“蛤蟆气”是无声练习的又一种基本方式,通过紧张短促的吸气、呼气训练,使得控制横膈膜上下移动的呼吸肌肉群变得更加强壮。横膈膜是人体内除肺部挤压以外重要的气流交换的动力器官,它的上下移动促进人体气息的吸入与呼出。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横膈膜上下运动范围越大,人体吸入和呼出的空气量越多;横膈膜运动的速度,决定了人的呼吸力度;呼吸力度的大小也是发声响度的决定因素。所以,控制横膈膜运动的呼吸肌肉群,也是歌唱者必须训练和掌握的重要技能。

“蛤蟆气”的训练,一方面要求胸廓一定要保持稳定;另一方面要求必须通过上腹的收放来完成呼吸。整个过程以上腹部为运动最多的身体部位,也是训练中感觉最累的地方。训练的难点在于胸廓的稳定和保持,不能出现锁骨式呼吸,所以,对练习者而言,腹部肌肉是否得到锻炼,练习蛤蟆气动作是否到位,是能否有收效的一个重要参照。

因训练目的不同,“蛤蟆气”的训练有这样几种方式,(1)呼、吸同时训练,使得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都得到练习。训练时要注意,呼与吸之间要有停顿,而不是连续的短促呼吸。吸气要快速鼓起上腹部,然后略有停顿,再快速收缩上腹部,进行呼气,需要体现出气流的力度;难点在于胸廓的保持,判断标准是在呼吸动作过程中肩部不能动。(2)只呼不吸,注意力集中在呼气,然后借助呼气完成后肌肉反弹复原的力度自然完成吸气补充,吸气不是主动的。这种练习要注意,呼气量越大越好,当然要注意呼气的间隔,随着练习的深入,要逐渐加快呼气频率,但是不能为了一味提高频率而使呼气的力量减弱。第三,在提气状态下练习“蛤蟆气”,在歌唱高音的时候往往是在提气状态下,此时腹部已经变硬,收放空间很小,在这种状态下练习“蛤蟆气”对歌唱者在高音部控制气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蛤蟆气”培养了学生使用腹部参与到呼吸过程中来的能力,可以良好地调节学生在歌唱中的气息控制能力,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歌唱技巧。

三 以“气泡音”为基础的发音训练

气泡音是在喉头充分放松、声带闭合状态下使用胸腔提起的一股微弱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发出的一连串像冒小水泡一样的声音。帕瓦罗蒂说:“歌唱一开始,就要让声带工作起来。”歌唱的声音是靠在声带上的。气泡音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声带的震动,练习气息控制。气泡音也是我们发音的基础,在气泡音的基础上,把气息强度和呼气量提上去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声音。咽音练声发声训练中张大口发音练习、张小口发音练习和哼音练习都是从气泡音开始的。

气泡音的练习,要求胸廓、脸部、喉部自然放松,口部成打哈欠状,然后从胸部提起一股微弱的气流,使声带振动,从而发出声音。在实际教学中,要强调不能主动发声,必须是声带因微弱气流冲击而发声,所有声音都要由小到大先找准声带震动感,然后加强气流,发出所需要的音。另外,发声训练不能跳阶,要循序渐进,在咽部肌肉训练充分、蛤蟆气腹部呼吸训练使肌肉变得坚实后,先练习断音,再找准咽音,然后开始气泡音缩短声带和拉长声带发声训练。气泡音练习可以模仿蛙鸣、鹌鹑叫、鸭叫的方式进行。气泡音发声训练时舌骨处于后仰抬起位,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声带缩短闭合。对于声带的闭合,可以结合推舌骨训练、震摇下巴训练来促进舌骨的后仰和抬起。

以上几个步骤为歌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像在游泳或跑步前做足了热身运动。某些声乐教师在课上直接练声,学生提高则不会很快。

总之,声乐教学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耳提面命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声乐理论是十分抽象的,没有言传身教往往会走入误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做示范,学生才不至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正确的练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质音色,形成良好的演唱技巧。深研音乐理论、勤加实践指导是音乐教师必须做到的两项基本工作。

以上是我的练声和教学体会,也是我的声乐教学方法,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最后感谢林俊卿博士让我对声乐有了更深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