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三第二轮复习课分层目标的制定和落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三第二轮复习课分层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针对高三第二轮复习学生层次各异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二轮复习课分层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两种方法,学生分层的依据,课堂分组方法,分组授课方式,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流程,并配合“电源最大输出功率”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分层目标制定 高考二轮复习 电源最大输出功率

一、引入

高三第二轮复习具有查漏补缺、梳理思路、规整方法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作用。然而,高三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往往是第二轮复习收益远没有一轮复,或表现为第二轮复习成效不明显等。这与同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疏漏各异、层次参差不齐,课堂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有密切联系。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结构上,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即学习者在认识和纠错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理解。而原有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出发点,因学生不同而存在差异。高三第二轮复习课重在高效,就要正视差异、重视差异、利用差异。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因人落实教学内容正是面对差异、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分层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先根据授课内容,确定不同学生的已有水平,存在的疑问,以及“最近发展区”,以此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因班级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按照知识技能分层,第二种是按照能力差异分层。

1.知识技能分层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知识技能分层目标时,主要考虑授课内容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以识记、领会、简单应用所缺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同时为了供达到基础目标的学生向更高层次冲刺,还需制定拓展目标,拓展目标即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以“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一课为例,知识技能分层目标的制定如下表。

2.能力差异分层目标的制定

在按照能力制定分层目标时,先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已有水平进行学情分析,再根据已有水平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制定分层目标。以“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例,学情分析和目标制定如下:

不同班集体在目标分层时应有不同,同一班集体不同授课内容时目标分层也可能不同。可根据班级平时的授课情况、作业情况和考试情况而定。一般班级重组后多适用于前者,而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多见于后者。

三、分层目标的落实

1.明确学生类别

在确定分层方式后,教师在上课前或是上课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都要明确班上每一个学生分别属于何层次。这种鉴别可依赖测验、作业,甚至是课堂提问。

2.分组

根据分层目标制定方式的不同,分组方式也有区别。若按照缺漏知识技能对学生分类,在分组时,可以将不同知识技能缺漏的同学分在同一组。若按照能力差异对学生分类,在分组时也切忌将同一类别的学生分在一起,可以将各层次的学生分插到各组。避免分出好、中、差组而伤害高三学生临考时的信心和自尊心。以上两种分组方法本质是异曲同工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互补学习,同时避免引起高三学生的情绪波动。

3.分组授课方式

分组授课方式与平时授课方式大致相同。主要步骤是引起学生注意告知学生课堂目标激起学生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行为表现测量行为表现。考虑到课堂要分层而教,因此与平时授课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呈现刺激材料之前先确立分层目标,呈现刺激材料后要进行小组讨论,以完成互补学习,此外为了分层目标能落到实处,因采取循环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实践中,每组能力各异者往往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例如能力优者起到导师作用,在自己完成学习后还能教授其他同学,而能力次者和后进者往往只能独立完成部分学习,但是在讨论中他们常常会提出困惑,引发其他同学思考。在“答”“问”中,各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且比平时授课方式更为显著,杜绝了能力强者课上无所事事,后进者跟不上等现象的发生。

四、“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一课材料设计

以“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一课举例,笔者采用按照能力差异分组,在课前以根据作业和考试情况将能力各异者分在同一组中,每组4人,共8组。

1.激起先前回忆材料――确立学生分层目标

在完成引起注意和告知学习者总目标后,激起对先前学习的回忆时采用如下材料。

例1:已知如图1,E=6V,r=4Ω,R=2Ω,R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0Ω。

问题1:①电源输出的最大功率;②R上消耗的最大功率;③R2上消耗的最大功率。

【答案:2.25W;2W;1.5W】

问题2:若R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Ω,则如何回答上述问题?【答案:2.2W;2W;0.73W】

问题3:若R2(阻值变化范围是0~10Ω)与另一电阻R并联,该电阻阻值为6Ω,如图2,则如何回答上述问题?【答案:2.25W;2W;0.75W】

图1 图2 图3

这一例题主要用于激起学习者回忆,并考查学生能力确立分层目标作业。其中的问题1主要是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问题的识别和简单应用,问题2要求学生能结合输出功率P外电阻R图像简单运用知识和技能,问题3要求学生能综合串并联电路基本规律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三个问题能力逐增,便于学生练习时,教师观察学生答题情况,可通过答题速度和正确率辨别学生的能力层次。

之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点评,并告知分层目标。只需告知学生答题完成到哪一问,完成哪一层次的目标即可,切忌点名告知。

2.呈现刺激材料――小组互补学习

接着进入呈现刺激材料环节,内容如下。

例2:问题1:如图4,若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R

【答案:由P-R图像(如图3)得先增后减;滑片移到总电阻R一半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问题2:若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R>4r,则滑片由下往上移过程电阻R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答案:由P-R图像得先增后减再增再减。】

问题3:思考问题1与问题2为何如此分类,若在该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阻R,如图5,又如何讨论电阻R功率的变化?电阻R功率如何变化?

【答案:若≤R+r,则电阻R的功率先增后减;若>R+r,则电阻R的功率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电阻R的功率先减后增。】

图4 图5

三个问题是针对能力差异不同的学生而设计,旨在让所有层次的学习都能参与、都有所得。问题1将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的问题与较复杂电路联系起来,帮助后进者强化学习。问题2将该知识点与电源输出功率图像及较复杂电路联系,要求较复杂综合运用,帮助能力次优者完成知识迁移。问题3不仅将该知识点与图像、复杂电路联系,要求复杂综合运用,而且要求学生找出讨论的临界,而之前的问题1和问题2又起到了问题3的伏笔作用,帮助能力优者优化思维,迁移知识、锻炼能力。

在呈现材料后,告知学生先独立答题,后相互讨论,讨论环节正是利用学生差异的过程。在小组讨论中,能力优者多担任分析表述的角色,这类学生已经完成认识和领会的环节,表述分析过程恰起到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作用。能力次优者在小组中往往对已认知内容会主动表述,而未认知内容则由能力优者带领学习,起到补缺的作用。后进者则可在小组中提问,根据自己的认知不足,弥补缺失。同时教师可观察学生行为表现,了解学生期间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适时的学习指导。

3.循环强化学习――落实分层内容

之后呈现循环递进材料,供学生检测已学知识技能和进一步提升能力。

例3:问题1:如图6,已知R=R=r,则随着滑片的右移,电阻R的功率如何变化,内阻r的功率如何变化,输出功率如何变化?

【答案:电阻R的功率增大;内阻r的功率增大;由P-R图外电阻减小,输出功率减小。】

问题2:如图6,已知2r=R=4R,则随着滑片的右移,电阻R的功率如何变化,内阻r的功率如何变化,输出功率如何变化?

图6

【答案:电阻R的功率增大;内阻r的功率增大;由P-R图外电阻的变化范围为0.4r~2r,因此输出功率先增后减。】

问题3:如图6,当R、R、r满足怎样的关系,电源的输出功率在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的过程中非单调变化?

【答案:满足

以上三个问题同样是难度递增的,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先前材料要高,教师可通过该题检验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同时对该题的解答和讨论也能起到进一步强化知识技能和提升能力的作用。

高三二轮复习所追求的高效,即是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中都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进步,而每个学生的起点,所能企及的目标都是不同的。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因人落实教学内容不仅应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而且应体现在课后作业、测验考试中。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展翅翱翔,获得认同感、自信感、喜悦感,考前复习便是人生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经历成长、提升素养、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比考试结果更加重要,这才是高中物理教学所能赋予高三学生的瑰宝。

参考文献:

[1]曹占东,孔令桐,张亿钧.现代教育理论[M].南海出版公司,2007.

[2]扈中平.现代教育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胡兴宏.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教育,2000(7).

[6]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和实践,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