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染力,源于动人的情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染力,源于动人的情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伊・屠格涅夫(1818―1883),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齐名,为俄罗斯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长篇小说《前夜》《父与子》等。

小鹌鹑

(俄罗斯)伊・屠格涅夫

我现在给你们讲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那时我10岁。

那是个夏天。当时我跟父亲住在南俄罗斯一个田庄里。田庄周围好几里都是草原。附近没有树林子,也没有河,只有一些不深的冲沟长满灌木,像绿色的长蛇一样在各处切断平坦的草原。在这些冲沟底下潺潺流着溪水。在有些地方,就在陡坡下面,可以看见一些清泉,泉水像眼泪一般晶莹。一些脚踩出来的小径通到清泉这里。泉水边湿漉漉的泥地上杂乱地印满了小鸟和小动物的脚迹。它们和人一样,也需要清水。

我父亲是个打猎迷。只要家务不忙,天气又好,他就拿起猎枪,背上猎袋,唤来他那只叫宝贝儿的老猎犬,出发打沙鸡和鹌鹑去。他看不起兔子,把它们留给那些带着快犬的猎人去打。我们这里不大有别的鸟。只有秋天才飞来一些山鹬。可是鹌鹑和沙鸡很多,特别是沙鸡。冲沟边上常有一些干土围成的圈圈,这就是它们掘的。我父亲常常把我带去……我高兴极了!我把裤腿塞进皮靴筒,肩膀上挂个水壶,自以为是个猎人了!

我走得汗如雨下,小石子钻进我的皮靴,可是我不觉得累,也没有落在父亲后面。每次枪声一响,鸟一掉下来,我总是站在那里跳个不停,甚至大叫──我太高兴了!受伤的鸟有时在草上,有时在宝贝儿的牙缝里挣扎拍翅膀,流着血,可我总是兴高采烈,一点也没有什么怜悯心。我要是能亲手开枪打死沙鸡和鹌鹑,我还有什么会不答应啊!可是父亲对我说,不到12岁就不给我枪,到时候给我的也只是单筒枪,而且只许打云雀。这种云雀在我们那里可多了。在大晴天里,它们常常几十只几十只地在明朗的天空中盘旋,越飞越高,发出银铃般的声音。我望着我这些未来的猎物,用背在肩膀上代替枪的木棍对它们瞄准。当它们离地两米来高,在突然落到草堆里去之前浑身颤动的时候,打中它们是很容易的。

有一回,正好是彼得节前夕。那时沙鸡还小,父亲不想打它们,就去黑麦地旁边的小橡树丛那里,这种地方常常有鹌鹑。那里草不好割,因此草好久没动过了。花很多,有箭豌豆、三叶草、挂钟草、毋忘侬、石竹。我同妹妹或女仆到那里去的时候,总是采上一大把。可是我跟父亲去就不采花,因为我觉得这样做有失猎人的身份。

忽然之间,宝贝儿踞地作势。我父亲叫了一声:“抓住它!”就在宝贝儿的鼻子下面,一只鹌鹑跳起来,飞走了。可是它飞得很奇怪:翻着跟头,转来转去,又落到地上,好像是受了伤,或者翅膀坏了。宝贝儿拚命去追它……如果小鸟好好地飞,它是不会这么追的。父亲甚至没法开枪,他怕霰弹会把狗打伤。我猛一看:宝贝儿加紧扑上去――一口咬住了!它抓住了鹌鹑,叼回来交给父亲。父亲接过鹌鹑,把它肚子朝天放在掌心上。我跳了起来。

“怎么啦?”我说,“它本来受伤了吗?”

“没有。”父亲回答我说,“它本来没受伤。准是这儿附近有它的一窠小鹌鹑,它有意装作受了伤,让狗以为捉它很容易。”

“它为什么这样做呢?”我问。

“为了引狗离开它那些小鹌鹑。引走以后它就飞走了。可这一回它没考虑到,装得过了头,于是给宝贝儿逮住了。”

“那它原来不是受了伤的?”我再问一次。

“不是……可这回它活不了啦……宝贝儿准是用牙咬了它。”

我靠近鹌鹑。它在父亲的掌心上一动不动,耷拉着小脑袋,用一只褐色小眼睛看着我。我忽然极其可怜它!我觉得它在看着我并且想:“为什么我应该死呢?为什么?我是尽我的责任,我尽力使我那些孩子得救,把狗引开,结果我完了!我真可怜啊!真可怜!这不公平!不公平!”

“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

我想摸摸小鹌鹑的小脑袋。可是父亲对我说:

“不行了!你瞧:它这就把腿伸直,全身哆嗦,闭上眼睛了。”

果然如此。它眼睛一闭,我就大哭起来。

“你哭什么?”父亲笑着问。

“我可怜它。”我说,“它尽了它的责任,可是我们把它打死了!这是不公平的!”

“它想耍滑头,”父亲回答说,“只是耍不过宝贝儿。”

“宝贝儿真坏!”我心里想……这回我觉得父亲也不好。“这是什么耍滑头?这是对孩子的爱,可不是耍滑头!如果它不得不假装受伤来救孩子,宝贝儿就不该捉它!”父亲已经想把鹌鹑塞进猎袋,可我问他要过来,小心地放在两个手掌中间,向它吹气……它不会醒过来吗?可是它不动。

“没用的,孩子。”父亲说,“你弄不活它。瞧,摇摇它,头都直晃荡了。”

我轻轻地把它的头抬起来,可一放手,又耷拉下来了。

“你还在可怜它?”父亲问我。

“现在谁喂它的孩子呢?”我反问。

父亲定睛看着我。

“别担心,”他说,“有雄鹌鹑,它们的爸爸,它会喂它们的。等一等,宝贝儿怎么又……这不是鹌鹑窠吗?是鹌鹑窠!”

真的……离宝贝儿的嘴两步远,在草上紧紧并排躺着四只小鹌鹑。它们你挤我我挤你,伸长了脖子,全都很急地喘气……像是哆嗦着!它们羽毛已经丰满了,绒毛没有了,只是尾巴还很短。

“爸爸,爸爸!”我拼命地叫,“把宝贝儿给叫回来!它要把它们也咬死的!”

父亲叫住了宝贝儿,走到一边,坐在小树丛底下吃早饭。可我留在窠旁边,早饭不想吃。我掏出一块干净手帕,把雌鹌鹑放在上面……“没妈的孩子,看看吧,这是你们的妈!它为了你们,把自己的生命牺牲了!”几只小鹌鹑照旧抖动全身,很急地喘气。接着我走到父亲身旁。

“这只鹌鹑,你能送给我吗?”我问他。

“好吧。可你想拿它干什么呢?”

“我想把它给埋了!”

“埋了!”

“对。埋在它的窠旁边。把你的小刀给我,我要用它挖个小坟。”

父亲很惊讶。

“让那些小鹌鹑到它的坟上去吗?”他问。

“不。”我回答说,“可我……想这样。它将在自己的窠旁边安眠!”

父亲一句话也没说。他掏出小刀给了我。我马上挖了个小坑,亲亲母鹌鹑的胸口,把它放到小坑里,撒上了土。接着我又用那把小刀砍下两根树枝,削掉树皮,十字交叉,用一根草扎住,插在坟上。我和父亲很快就走远了,可我一直回头望……十字架白晃晃的,很远还能看见。

夜里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在天上,看到在一小朵云上坐着我那只鹌鹑,只是它全身也是白晃晃的,像那个十字架。它头上有个小金冠,像是奖赏它为自己的孩子殉了难!

过了五天,我和父亲又来到原来的地方。我根据发了黄但没有倒下的十字架找到了小坟。可是窠空了,几只小鹌鹑不见了。我父亲要我相信,是老头子,小鹌鹑的父亲,把它们带走了。等到几步远的矮树丛下面飞出只老鹌鹑时,父亲没有开枪打它……我想:“不对!爸爸是好的!”

可是奇怪,从那天起,我对打猎的兴头没有了。我已经不去想父亲将要送我枪的那一天。虽然我大起来也开始打猎,可我始终成不了一个真正的猎人。后来又有一件事情使我抛弃了这玩意儿。

有一回,我同一个朋友去打乌鸡。我们找到了一窠乌鸡。雌乌鸡飞出来,我们开枪打中了它,可是它没倒下,带着小乌鸡一起继续飞。我正想去追它们,我的朋友对我说:

“还是在这儿坐会儿,把它们叫过来……它们马上就要回来的。”

我的朋友很擅长吹口哨学乌鸡叫。我们坐了一会,他开始吹口哨。真的,先是一只小的应和,接着又是一只,后来我们听到雌乌鸡咕咕叫,叫声很温柔,离得又近。我抬头一看:它正穿过乱草向我们过来,来得很急很急,整个胸部都是血!这就是说,慈母的心再也忍受不住了!这时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坏……我站起身子,拍起手来。雌乌鸡马上飞走了,小乌鸡也不响了。我的朋友很生气,以为我疯了……“你呀,把这场打猎全给毁了!”

可从那天起,我对于打死什么和使什么流血感到越来越难受。

赏析

这是一篇充满温情、感染力极强的小说。它是屠格涅夫晚年应托尔斯泰之约为俄国儿童写的。托尔斯泰后来把它和自己的一些儿童故事编成一个集子出版。

小说一开头,作者以洗练、精准的文字描绘了一幅草原风景图――“只有一些不深的冲沟长满灌木,像绿色的长蛇一样在各处切断平坦的草原”“泉水边湿漉漉的泥地上杂乱地印满了小鸟和小动物的脚迹”。这样的环境描写,说明那是一个很好的打猎场所,为下面的叙述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作者通过对“我”总是兴高采烈地追随父亲打猎、以身为猎人为荣、看到猎物被打死毫无怜悯之心且强烈渴望亲手打死猎物等情节的描述,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小“打猎迷”的形象。但就是这样一个“我”,最后竟对打猎完全没了兴趣,甚至“对于打死什么和使什么流血感到越来越难受”。“我”的这种戏剧性的转变,是这篇小说的张力所在。

鹌鹑与乌鸡在危机时刻表现出来的舍生忘死的母爱,使“我”意识到了动物们也是具有情感的生灵,打死它们或使它们流血,是一件残忍而令人不快的事情。“我”的转变,是一种爱的胜利,也是一种悲悯情怀的胜利。屠格涅夫试图用这样的“亲身经历”,给儿童们埋下爱与悲悯的种子。

这篇小说之所以极具感染力,不仅因为描述了能引起广泛共鸣的伟大母爱,还因为作者高超的叙述技巧――小说中,“我”所受到的震撼是多重的。第一次,是“我”从父亲口中得知母鹌鹑可能是为了救孩子们才被宝贝儿逮住的时候,“我”的同情心被激发出来,母鹌鹑一死,“我”竟大哭起来;第二次,当父亲的说法得到了证实,“我”不仅拼命护着小鹌鹑,而且难过得饭都不想吃,最后把母鹌鹑埋了,并给它做了个十字架,晚上还梦到了它;第三次,当“我”看到乌鸡不顾性命地往回走,“来得很急很急,整个胸部都是血”,不禁“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坏”,并拍手为其示警。这三次,每一次都具有足够的感染力,它们的逐层推进,无疑更令人震撼。

此外,作者还有一个技巧也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那就是他在小说一开始说“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但对于一个有思考力的读者来说,与其相信文中的事件确是作者所亲历,不如将之看作是作者增强小说感染力的一种方法(事实上,成年后的屠格涅夫依然沉迷于打猎,并因此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本文中流露出悲悯生灵的情感,大概源于其晚年心境的变化)――毕竟,屠格涅夫的这篇作品是为儿童写的,如果说是亲历,将更容易使孩子们接受它所传递出来的思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