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害人的嫉妒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害人的嫉妒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嫉妒心,人皆有之。有的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看到别人进步,就打心眼里别扭,甚至出现既害人又害己的错误行为,而有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短长,把羡慕、嫉妒之心转化为努力提高自己的动力。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呢?

分 析

心理学家认为,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嫉妒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指因为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带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损伤自身。

古今中外,因嫉妒而使个人陷入痛苦深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者不乏其人。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日益多元化、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嫉妒已经成为很多现代人的一种心理“暗疾”。那么,如何才能克服嫉妒心理呢?

分析法 当内心深处产生嫉妒心理时,不妨静下来,分析一下自己嫉妒他人的原因。他人的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每个成功、成就的背后都凝结着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并非“天上掉馅饼”,所谓“天上无云不成雨”。因此,对于他人的“强势”,先不要盲目地嫉妒,而要理性地分析一番,找出他人成功的内因和外因,然后再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比照一番后,找出差距,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学习“强势”,做到并驾齐驱甚至是后来居上。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化嫉妒为竞争”。国外企业界有句名言:“与其骂他,不如赶上他;与其赶上他,不如超越他!”

自疗法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即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当心里出现嫉妒苗头时,要学会“自我疗伤”:“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时光如流,转瞬百年,哪有时间去跟他人“较真”;大千世界,万物竞生,生活的乐趣遍地可寻,干吗非得盯住他人的某一点而耿耿于怀、郁郁寡欢?很多人的嫉妒心理源于一种毫无根据的“臆想”,认为他人的成功对自己造成了威胁。其实,这种“臆想”毫无根据。生活中,不要随意拿自己去同他人攀比,犹如一个厨师不该和一个将军比“能耐”一样。各人有各人的优势和特点,随意“归类”,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现实生活中,有些“成就”和“优秀”,其实并不值得

我们嫉妒;殊不知,当我们滋生嫉妒心情时,你也许因为某些“出色”“优秀”而正在被他人所“嫉妒”呢!

换位法 学会经常性地换位思考,可以理性地熄灭心头燃烧的嫉妒之火。当嫉妒心理萌发甚至采取不光彩的方式或手段进行“报复”时,不妨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当我受到他人嫉妒而无端遭到他人“伤害”“报复”时,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自己会是何种心态?想通了这些,自然就会远离嫉妒,淡化“衔恨”情绪了。

延伸法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生一世,哪能事事、时时都如意呢?他人比自己优秀、自己某一方面技不如人,均属正常现象。世上没有全才,谁能事事都做得风生水起、独占鳌头呢?谁又能时时独领、占尽风光呢?因此,萌发嫉妒情绪时,不妨放开思路,想一想“花无百日红”的道理,品一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辩证法。这样,就能以达观的心情、豁达的心态平静心绪,熄灭嫉妒之火了。

转移法 为了不使自己沉浸在嫉妒情绪中无法自拔,不妨采用转移法。即当心里产生嫉妒情绪时,去做些其他的事,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找亲朋好友聊天,有意识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和一下情绪,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嫉妒朝更深的程度发展。

心理学家观察研究证明,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脏病,而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较少的人群,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只有前者的1/3~1/2。此外,头痛、胃痛、高血压等疾病,易发生于嫉妒心强的人,并且药物的治疗效果也较差。为了身心健康,还是让我们少些嫉妒之心吧,学会与人为善、与人为朋,视对手为选手,让自己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