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弱智儿童进行行为训练的有效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属于中度和重度的弱智儿童。他们身心发育缓慢,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与正常儿童相比普遍较差。有的爱哭,有的易怒,有的自闭,有的多动……但是经过专业系统地教育和训练,大多是可以改变原有性格、习惯的,这对于社会和家庭都十分有利。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对弱智儿童进行良好行为训练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爱心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基础
弱智儿童由于自身先天的缺陷,常常被人冷落、歧视、嘲讽、打骂甚至伤害,致使他们的行为畏缩、害怕、孤独、抵触,大多缺乏自信心,也不愿与人交流。但是,他们毕竟也是人,也同正常孩子一样需要爱,而且需要更多的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特殊学校的教师要从他们日常生活的细微处着手,施以满腔的爱心、真诚的情感,去关心、呵护他们,以此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手把手教他们洗手、洗脸、梳辫子、系鞋带、整理日常用品;牵着手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参加集体活动;用微笑、点头、摇头去与他们进行交流,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总之,要让弱智儿童从润物无声中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从循循善诱中体会到老师的尊重和期待,从而对老师的期望产生相应的行为。
二、赏识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赏识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教师的责任。虽然我们面对的是行为各异的弱智儿童,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爱去赏识,也会从他们的言行中捕捉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种火花可能稍纵即逝,只有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和赏识,才能使弱智儿童感觉到自己得到了重视,从而会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事实上,老师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次轻轻的、一句简单的赞美都会让他们找到努力的方向,从而会激励他们不断去克服缺点,纠正自己偏差的行为。
如:我校有一个孩子,刚入学时攻击性特别强,经常把别的孩子打哭。班主任老师经过观察发现,他很爱干净、很爱劳动,小袜子、小毛巾经常洗得干干净净,班级的卫生他也经常主动进行打扫。为此,班主任老师就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他,还带头为他鼓掌,夸他是个最能干的孩子,然后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如果以后你不打同学而且帮助同学的话,你就是咱班最棒的孩子。听到这话,他兴奋地连连点头,从那以后他尽量克制自己不去打同学。每当他有点滴进步,班主任老师就及时肯定,同时和全班同学一起为他喝彩。现在他不仅不打同学,还能主动帮助比他小的同学。
三、奖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措施
弱智儿童比普通儿童更容易受外在动机的左右,对直接的、具体的奖励更感兴趣。因此,在教育引导他们的同时,应体现以奖励表扬为主的原则。要通过各种奖励手段,强化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促使他们乐于配合老师进行自我发现、自我纠正,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进行奖励刺激的时候,首先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选准训练重点,明确训练目标,合理确定终点行为;然后引导他们去努力,如果他们达到了老师所期待的目标,就要用赞美的语言和一定的物质去鼓励。这样,就会使他们体验到良好行为带来的愉快结果,再通过反复刺激,巩固和稳定良好行为的出现,最终会使他们将其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
如:我校针对弱智儿童卫生差、整理内务差的特点,开展了洗脸、洗袜子、叠被子等比赛活动,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一些小香皂、小毛巾等。有的老师还针对弱智孩子对食物的强烈需求,上课时在桌上放些糖果,对认真学习、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