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给教师建议》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教育专著,文中既有生动的实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处处闪耀着实践的光芒。本文仅从其教育目的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师生观几个角度出发,简要论述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几个方面,以期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目的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师生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19-03

苏霍姆林斯基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其名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遗产。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且都是来源于他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的观察和总结,本文只选取其教育目的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师生观等几个方面。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目的观: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即教育目的的迥然相异[1]。素质教育立足于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2]。它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每个人获得发展,教师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应试教育则立足于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即这种教育只着眼于培养少数学习好的学生。考试的地位被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境地,分数是学校、教师、学生的命根子,作为教育对象和主体的人被忽视[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目的观显然是倾向于素质教育的。他指出,“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因为这样,我们就“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一个人表现自己的领域越狭窄,全体教师的关心越是局限在知识上,那么反而对知识越有害,人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就会越冷淡,他的学习愿望就越低落[4]”。

同时,他认为,教师和学校的舆论不能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那学生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而偏偏在这个领域中,许多人会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挫折。[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只是众多能力中的一种能力,它不能代表学生的整个生活。对于那些有学习之外兴趣和能力的人,教育,关键是要开发其潜能,并使其得到合适的发展。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观:生成式学习

生成式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而言的。苏霍姆林斯基显然是支持生成性学习的。他提倡学生的精神生活,“学校的精神生活,它既包括激发、发展和满足各种与必修的学习没有直接联系的智力兴趣,又包括我们称之为知识的活用的东西(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开展积极的活动,以便在集体中进行知识的交流)。它还包括创作活动和独立的智力发展,个人才能、志向和生活目的的形成。”同时,他对那种灌输式的学习提出了深刻的批评,他表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有时候不得不碰上这样一种乖谬的事实:“学生在学习,在掌握知识,然而在实质上却没有精神生活……只有在学校里充满生机蓬勃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情况下,掌握知识才能变成一种吸引人的、使人愿意去做作的事情[4]”。只有具有这种兴趣和吸引力,就算是到了学生毕业参加劳动以后也还能继续下去。而现在很多儿童、少年和青年不愿意学习,懒惰、散漫,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原因就是“童年、少年和青年早期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和局限性。[4]”

同时,他指出,倡导学生的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他指出,如果我们想要每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以及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自己来,那么就得从小在学校里创造、保持并不断地鼓舞这种自我教育的气氛。因为“只要哪一个人在某一件事上得到了优异的成绩,他就应当鼓舞起另一个人,唤醒另一个人身上的那种独一无二的个性的源泉”,而这是集体生活的最主要的规律性之一。于是,苏霍姆林斯基让自己学校的全体教师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学校里不应当有任何一个毫无个性的学生……我们努力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从入学后的最初几天起,就着迷于某一样东西,就爱上一样东西,使他能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使他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活在当下,我们小的时候,以为上了大学一切就好了,但是等我们上了大学以后发现已经远远不是这样了,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后代也成为知识的牺牲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培养。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观:善于反思

面对需求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的要求往往让教师感到压力倍增。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要求,首先,鼓励教师在压力面前,要学会自我调适,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只有这样,我们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5]”。其次,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向导,更要以身作则,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爱好者。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正如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5”。读书是教学的基础,读书的人不一定就能做好教师,但不读书的教师,一定不会是好教师。读书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成长的最佳途径。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教师需要用心反思,善写反思日记。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强调反思的重要性。比如美国学者波斯纳归纳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6]”。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泉。而进行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要坚持写教育日记。苏霍姆林斯基自己就坚持了三十多年,《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就是他长期的教学日记的一个归纳和总结,他本人就深感从中受益匪浅。写教育日记有助于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学日记不在长短,贵在坚持,贵在能够在每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及时捕捉教学闪光点或者遇到的教育问题,加以记录整理,再结合平时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就会不断产生新的体验与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育教学模式。

四、苏霍姆林斯基的师生观:尊重学生

在师生关系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是极为强调尊重学生的,特别是在他把尊重学生作为解决帮助学困生进步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困生也各有差别,有的是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他们主要是由于思维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激发他们的觉醒[4]”。有的是属于天赋尚未开发出来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特长、爱好,只是没能在恰当的时机表现出来。教师的作用首先是鼓励他们,其次是要发现他们的强项,以促进其发展[4];有的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学困生。对于这类学生,需要在上课学习的时候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不要让他们因为成绩暂时落后产生自卑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只要能够循序而进,持之以恒,同时有耐心和爱心,“那可以称之为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能够到来[4]”。那到底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学困生呢?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实例,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有充分的爱心和耐心去发现其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的学困生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感情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第二,从激发学困生兴趣入手,扬长避短。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虽有某方面的不足,但也有长处。在教育教学教程中,要注重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进行表扬,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信心。第三,给予尊重,树立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差生在学习中找回自尊是他们自己智慧闪光点的基础,也是教师转变差生的关键。”尊重学生,也要使学生尊重自己。教师要倍加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尊重学生,并不仅仅只局限于尊重本身,而且进一步深化到要把学生的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教师要这样来教育学生:造成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到不无学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对学习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狮子,这只狮子就是极大的潜在力量,可是没有发挥出来[7]”。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心中的狮子”唤醒起来,把他们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的前进。

《给教师的建议》没有哪一条的词句是刻意去堆砌辞藻,但是句句读起来都深入人心,因为他是出于一个对孩子、对教育有着无限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老师。长期的教育实践,不断地思索和总结写下的书,话语如此平凡,却让多年以后的我们读起来仍然觉得醍醐灌顶。有关书里的教育目的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师生观,仅是全书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的几个方面,也希望不断的分析总结能够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试论教育与生活[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4):25-27.

[2]杨叔子.永必求真,今应重善[J].高等教育研究,1997,(1):36-38.

[3]虞秋宁.手指与智力[J].教育文摘周报,1997,(16):58-60.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5-135.

[5]邬志辉.关于教学环境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3):33-34.

[6]贺来.实践与人的现实生命——对“生存论本体论”的一点辩护[J].学术研究,2004,(11):50-51.

[7]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1986.

作者简介:陈余丹,女,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