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天地壹号”私人会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天地壹号”私人会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神秘的“壹号私人会所”

在上海新天地北里,屹立着一栋有别于其他石库门建筑的建筑物,它像是一位历经沧桑但仍不失其原有高贵气质的老妇人(“a grand dame”),每天都在安详地看着上海新天地石库门区域的变迁。由于它并不对公众开放,所以引来许多游客的好奇之心,但他们也只能在半圆形的柱子门前拍照留影而已。这就是“新天地壹号”――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的私人会所

百年建筑,焕然一新

“新天地壹号”原地址为太仓路155号。该楼原属居仁里,建于20世纪初期,设计师为L.S.ZIA,是一幢共有四层主楼的混合结构建筑物。

这座规模较大的建筑易主频繁,它最早的主人已无从稽考。2001年,新天地壹号经过修复恢复了往日的光辉。

在整个新天地广场中,“新天地壹号”是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幢建筑。这幢四层的建筑其实并不属于石库门房子,从外形上看更属于“弄堂公馆”式建筑,这种样式目前在上海的老式住宅中已经相当罕见。

费煞心机的翻新工作

解放后,“新天地壹号”被划归政府机关作办公室之用,后逐渐演变为员工的集体住所,居住人口也慢慢密集起来。当初动迁时,搬出去的就有四十多户人家。由于居住人数的负荷及多年耗损,而且没有得到及时修理与按时维护,动迁时大宅的外表和内貌已是惨不忍睹了。

“新天地壹号”与新天地其他的重建工作一样,不惜代价地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让一栋面目全非的建筑重现旧貌了。石库门建筑的清水砖墙,是其特色之一,为了强调历史感,重建保留了原有的砖和瓦作为建材。

在改造过程中,整个外墙没有拆。但由于房屋使用年代很长,防潮层已经破坏,以致楼面的木隔栅全部腐烂,要解决渗水和防潮层的问题,需要每隔一段距离,先把楼抬起来,底下全部腾空,做钢筋混凝土防水层。这样才能达到不拆墙,便能提高防水性能,并满足50年使用要求的效果。同样,由于时间过久的原因,屋瓦的保湿和隔热性能已经很差,根本无法满足现在的功能需求,所以在翻建过程中,屋顶的外层仍采用了经过防水处理的传统瓦片材料,而把现代的保温材料重新铺设在瓦片之下。

独具匠心的改造

改建后的会所在外貌上尽量保持并恢复原有的状貌,地面仍铺着罕见的圆形纸皮石;通往各层的木楼梯及栏杆,以及中间让光线和空气流动的天井部分,都是未做改变地保留下来;原本有独立的花园、独立的车库和独立的里弄进出口,如果把它们完全恢复,会对当下的商业价值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通过功能组合和环境的重新安排进行了调整。

自然,“新天地壹号”会所在原有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改动,像天井仍是露天的,但考虑到空调系统的设置,重新加筑了玻璃顶棚,这既增添了美观性,更好地将房屋融合为一体,又保留了原有的天然采光效果。

在宣纸毛笔商人的故居里做书法展览

也许,很多现代的上海人还不知道,如今商业气氛甚浓的新天地,自20世纪中期以后,其太仓路段是文房四宝店铺的集中地,解放前,壹号会所便是经营宣纸毛笔生意的商人毛伯庸的私宅,毛伯庸将大宅的北面改成铺面,南面的主楼则保留为住宅,成为前铺后居的格式。可巧的是笔者在采访时,在这里正好赶上一个书法展览,香港著名书法家戚谷华女士阔别上海20年后首次来此举办个展,取名为“回到申江”。戚女士的作品以行草居多,笔法圆润轻逸,质朴纯熟,与“新天地壹号”的建筑及其室内装潢浑为一体。正如新天地瑞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博根(Jan Buttgen)所说的:“在壹号会所里展示书法,真是天衣无缝的巧合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