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培养与世界对话的未来人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培养与世界对话的未来人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关村一小与“做最好的我”之一

编者按: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倡导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强调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鲜明地提出“自主发展、主动适应、自我超越”的办学理念。在全体教师“雨丝征集”基础上,学校形成“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观,倡导人人都有想法,人人都能创造,人人都会成功,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自主发展潜能,追求生命个体的多元价值,逐渐形成了以文化自觉为核心的自主管理理念,不断追寻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构建自主选择为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培养世界对话未来人才;打造以自主发展为核心的卓越教师团队,努力用文化自觉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

2012年3月的一个午休时间,我到操场上看校园排球赛,发现几个男生在一棵大树下,围着一个“琥珀”在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我仔细看了看被孩子们议论着的那颗“琥珀”,椭圆形,半透明,颜色比桔黄色深一点,紧紧粘在树干上,我心中约摸有了判断。但看到孩子们一脸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劲儿,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趁机鼓励同学们成立一个琥珀研究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琥珀知识。孩子们一听兴高采烈,纷纷叫好。

回到班里,孩子们先是查阅书籍,但未得到有效信息,于是在科学课上主动向老师咨询,科学老师引导孩子开动脑筋看能否用别的方法来证实或证伪这块“琥珀”。有个孩子开动脑筋,把取下来的部分“琥珀”放在湿纸巾上,观察其变化,如果是真的琥珀肯定不会因为温度和湿度而发生形状上的改变,但两节课过后,这块“琥珀”居然慢慢融化了。这一简单的实验初步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质疑的种子。稍后,他们开始上网查资料,找图片,搜集和整理琥珀的基本特性和形状,经过多方求证,他们终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明了学校里发现的那块并不是琥珀,而是一块普通的树胶。

尽管结果有些失望,但是查阅资料、多方咨询和实验的结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三年级2班的孩子们开始为大自然的种种现象而着迷,他们自发到学校小花园观察记录昆虫活动,到学校的“空中花园”温室观察植物的生长,悄悄观看生物角里鸽妈妈孵蛋,甚至在火辣辣的太阳下观察日照的角度和时间对于树叶生长速度的影响……

一个藏着孩子们很多个小秘密的校园,一群爱提问题、寻根逐本的孩子,许许多多引导与守望着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教师……在这所充溢着孩子们快乐、思考与探索的校园里,“琥珀研究小组”的故事每一天都在发生,也正是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研究体验中,孩子们在自内而外的主动追求中不断成长,不断积蓄着向更高、更远进发的力量。这深植于每一个中关村一小人心中主动发现、主动追求的力量,源自于学校多年来对于自主教学的不断追求与实践。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为切入点,以多元化、开放性的自主课程体系为载体,以深植于教育问题情境的研究性教学为手段,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成长与人格完善为最终指向,以“温暖、朴素、灵动”为核心的自主课堂与和以“丰富、体验、研究”为核心的自主课程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这正是中关村第一小学多年来不断倡导的以“自主”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创新实践。

■ 追寻温暖、朴素、灵动的自主课堂

好的教育源自好的师生关系。我们认为,能够激发学生们主动参与的课堂必须是温暖的,温暖的课堂首先是安全的。在中关村第一小学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毫无顾虑地和老师交流、和伙伴研讨,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提供帮助的,伙伴是分享智慧的。我们认为,能够激发学生们主动实践的课堂一定是朴素的,朴素的课堂首先是基于学生起点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思考点,并且就地取材发现问题的本质,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还认为,能够激发学生们心有灵犀、豁然开朗的课堂还应当是灵动的,没有众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随着孩子们活跃的思维而跳动,甚至飞跃,因为创新性的思维正是这样产生的。温暖、朴素、灵动共同构成了中中关村第一小学近年来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自主课堂的突出的特点。

在这样一种课堂文化中,我们逐渐转变了教与学的关系,开始把学生学习的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逐渐实现了自主教学的“三个转变”,即从讲授到交流,从教材到学材,从“接球”到“发球”。从讲授到交流,强调改变惯有的教师单方面讲授的方式,注重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意义协商,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知识创生与构建;从教材到学材,强调为学生的学服务,注重以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材的使用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接球”到“发球”,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回答问题的能力。“接球”是对别人思路的一种被动的回应和延伸,而“发球”更多依赖的是自己的主动思考与需求,会“发球”的孩子才能获得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支持。

在这样的探求中,中关村第一小学自主教学的流程不断完善与细化,形成了以“10+30>40”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流程体系,即学情分析、教师导学、自主探究、梳理提升、课后拓展及课后反思。“10+30>40”强调在教学流程中,自主探究,包括交流评价和学生互教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老师们在实践教学中逐步梳理提炼了一系列10分钟自学策略,如“学习方案”导学、“问题链”探究、“小先生助教”、“已知—想学—已学列表”活动,以及全班参与的反思式问答等,并逐渐形成如问题记录单、课堂观察表、学业质量跟踪手册、学困生导师制等一系列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就这样,学生在不经意间逐渐成为课堂的核心,课堂在不经意间逐渐跳出原有的教的惯式,变成一种自主的学习的空间。于是,研究、质疑、发现、调整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常态,自主的气息也在这种常态中蔓延至整个校园。

■ 开拓丰富、体验、研究的自主课程

比尔·盖茨说:“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往往隐藏着你人生所有的奥秘。”其实,在我们的课程中,也隐藏着孩子们人生的秘密。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在学校“成人、成才、成功”的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中关村第一小学课程建构主要指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学会欣赏不同的事物,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发展自己的潜能。由此,学校着重加强了课程建设的丰富性、可选性与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