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后ECFA两岸产业合作的转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后ECFA两岸产业合作的转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9月12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即ecfa)正式生效。它表明两岸经贸的制度化与自由化将同步发展,不仅有利于台湾经济进入新的历程,也将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两岸产业合作势必成为后ECFA时代的重点。

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迄今,由生产者(台商)导向及买方(大陆市场与国际市场)导向的两岸跨域生产与分配网络的雏形已然形成。勇于冒险的台湾传统产业,20多年前就开始享受大陆市场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从跨域发展中获得第二春;10多年前,第二波西进的主流是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组装与液晶屏后段模组产业①。五年前,大陆实施“十一五规划”,扩大内需成为经济战略的重心,内销型的台商跟进成为第三波投资的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缺乏实际制度面的支持,以及单向性、带有一定程度盲目性和自发性的制约,尤其是台湾当局政策与人为障碍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台商感觉到自己缺乏一个稳定的支撑,以致两岸产业合作事实上还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在两岸产业合作亟待结构转型、增强竞争力的现实下,ECFA是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在ECFA文本的序言中已表明:协议执行需“考量双方的经济条件”,也就是说,两岸产业合作有了以自身条件为基础、共同争取双方利益的制度性保障。后ECFA时代,两岸产业应转向新的合作方向,即创新的产业体系和合作模式。前者的基本目标是两岸资源整合和产业优势互补,提升各自的竞争力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后者的基本特点是“规划指导、政策支持、产学研共同参与”,从而实现两岸产业由“结合”走向“整合”。两岸产业和企业都必须思考这样的课题,本研究就此作粗浅的分析。

一、EGFA的时代意义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虽然美国试图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求缓解失业率上升与收入差距、欧洲极力避免社会福利财政负担衍生成债务危机、亚洲则致力于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与欧美市场的失衡,但世界经济仍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后遗症”,深层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解决,这让各国经济普遍存在不确定性。无论是工业发达抑或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一都面临着必须解决经济结构断层与转型的问题,唯此,方可提升投资者的意愿与消费者的信心。

当下,台湾经济同样面临着结构忧,如产业结构多元化不足、失业率居高难下、所得不平衡致贫富差距更趋悬殊等。近来岛内因工安、环保、土地征用等抗争与政策困境,实际上就反映出经济弱势群体,或是受到工业安全及污染危害群体的一种反制。优化产业结构的思维已逐渐获得社会认可,台湾当局需要协助产业与企业,使其具备走出台湾的商业模式和竞争能力。这就需要愿景、方向、以及更大的决心予以实践:让经济价值的产生不再只是依赖耗用大量的资源;让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亦非只是所得的增加,而是更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与生活品质的提升;让企业所创造的财富也不仅是集中于企业家,而能延伸到所有的参与者与社会大众。

日本策略大师大前研一访台时指出:“ECFA是精心调制的维他命”,不但可为台湾补经济,就连其他国家,特别是日本也非常关注ECFA的进展。这是基于以下理由:第一,ECFA充分考虑台湾的需求,对人民有利,代表台湾经济的未来;第二,台湾的早收清单优于大陆,对岛内农业、传统产业、弱势企业的冲击减到最小;第三,让台湾价值受到亚太社会重视,有利于台湾经济进入一个新时代。即以ECFA为基础,台湾希望打造的所谓“全球创新中心”、“亚太经贸枢纽”、“台商营运总部”及“外商区域营运总部”等都有可能向前迈步了。

研究人士指出,大陆市场是一个“竞争者云集的特殊市场”。台湾企业与台商较具“接近市场”与“支配市场”的优势。整体而言,大陆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低廉的劳动力与“价格”的比较优势均可持续不断。尤其是激励消费、扩大内需已成为大陆经济转型的策略,内需市场将保持常态稳定的增长,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如2009年大陆GDP增长率8.7%,内需消费增长则高达16.9%,可以预期,这样的力道今后会更强。大陆内需市场的最大发展潜力在于农村城市化、品牌化与升级化,这三大趋势将带动消费习惯的改变与需求的扩张,加上近年来各地加强基础建设、交通航运发达,对于台湾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结构升级或跨域整合将是台湾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正确看待ECFA,就有机会重新调整台湾内部的经济体质,让台湾当局提出“黄金十年”的产业措施能发挥功效。ECFA不仅是两岸贸易关税的降低,而且是台湾企业进入大陆市场障碍的废除,所有的产业和基本市场都能进一步延伸到大陆、甚至全球。藉由ECFA的制度性保障,岛内原来对两岸政治关系的焦虑和怀疑程度会逐步下降,台商可以进入一个放心经营的新环境,这就为两岸产业整合创造出更多的商机,为两岸经济合作开启新的纪元。

二、两岸产业关系结构转型的动力

以下从二方面论析:

(一)大陆是台湾产业的“再生大舞台”。

经济和产业的大幅增长,多半要靠创新或是扩大市场。20世纪80年代后期迄今,两岸产业跨域结合的互惠互利,对台湾产业与台商生产结构的转型与发展贡献良多,许多传统企业与高科技代工企业经营规模与资产存量快速扩张,已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始于2004年的《大陆台商1000大》调查显示,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呈现五大趋势:1、台商群体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利润中心,用台报的话说,“台商在大陆创造出‘第二个台湾’”。据2010年8月16日出版的最新调查,2009年大陆台商1000大企业创造的GDP总额达到18180亿元(人民币,下同),已超过大陆许多省份的GDP总额(排名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五个大省之后),约合台湾当年GDP的2/3强。若与2004年台商1000大营收7336亿元相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参见表1与表2。)二是台商的组织与策略不断演化,在大陆沿海地区形成聚落的规模优势。三是鸿海、广达、纬创、金仁宝、英业达、奇美、冠捷、联华神通、华新丽华、华硕等十大台资集团成为台湾产业的龙头与支柱。2009年上述十大集团在大陆的总营收就占台湾GDP逾40%,具备了入榜世界500强的潜力。四是台商队伍中的第二、第三梯队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有一定的规模,进一步借助大陆市场实现企业扩张已是必然趋势。五是大陆台商的经营理念产生质变,其动力机制和空间布局随之变化。即从追求低成本生产要素转向追求内需市场和品牌价值,其空间布局已从沿海一线向内陆省区扩展。也就是说,市场和品牌是吸引台商“增资”最恒久的动力,为了能在新的跨域布局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台商正积极抢占内需市场。

(二)台湾产业的群聚与跨域治理理念。

产业群聚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位内,由一群在特定产品领域关联密切的企业与组织所构成的连结。产业群聚包括产业体系内的上、中、下游企业,譬如零组件与设备供货商、生产制造商、研发及学术机构,以及提供各式服务的事业(如金融、物流)等。产业群聚的功能及重要性,在于集聚区内的厂商通过经常性的联系接触,在知识累积、发明创新、技术扩散、信息交流、人才汇集等方面可增加效率、降低成本,进而产生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整体竞争力也因此提高。同时,这种群聚能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服务与资源流入,促进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为顺应岛内外经济情势的变化,台湾当局注重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发挥产业群聚的功能,以促进主导产业的形成与科技人才的聚集,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从整体上提升台湾的竞争优势。上个世纪60-70年代,加工出口区作为出口扩张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台湾经济起飞的助推器;到80-9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岛内加工出口工业开始r口J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单一的加工出口区逐渐向多功能园区转型:出现科学工业园区(1980年)、物流中心(2000年)、自由贸易港区(2003年)、农业科技生物园区(2004年)等。由于良好的产业聚落,也连带提升了台湾产业的创新能力。如自新竹科学园区沿着高速公路至台北成为台湾高科技电子产业最密集的区域,集聚着集成电路、电子零组件及3C代工厂商,彼此之间通过精细的分工与合作,成为生产效率很高的生产基地。最近几年,台湾当局共投资逾千亿元经费,依据地域特性规划并建设重要的产业园区,如北部的南港软件园区、中部的“中科”、南部的“南科”及南台湾创新园区等,带动在岛内形成新的产业聚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与此同时,为发展全球运筹管理经营模式而建立了物流中心、自由贸易港区制度;为营造农业科技产业群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以确保其永续发展,设置农业科技生物园区等。

为了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针对不同结构下的弱势,用不同方式协助产业结构转型或升级;如何让部分人力再教育,以因应新的产业变化;如何更好地引导两岸产业跨域整合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都成为台湾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岛内学者研究认为,提升台湾产业竞争优势应朝生产链两端前进,注重三大元素的串联:一是原来制造产品的经验(即无形资产);二是取得设计研发制造及整合等价值链的关键技术;三是提供整合知识价值的软实力。

三、ECFA对台湾产业发展的影响

ECFA是基于两岸经贸合作制度化整合的协议,他可以使台湾经济发展突破被边缘化的瓶颈,进一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但对产业界而言,任何一个市场开放的过程,有其机会也有其威胁。

(一)ECFA有利于台湾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总而言之,后ECFAIt寸代,两岸产业合作告别“间接单向”而进入“直接双向”,台商必须寻找新的定位,以求继续保有经营优势和永续发展的能量。毋容置疑,促进两岸产业更紧密地整合,台湾经济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民众就会从中获利。

ECFA的“两岸特色”主要体现二点:1、它源自并服从于WTO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有关规定,但又严格区别于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考虑到台湾幅员小、资源少、生产成本高的特点,大陆方面承诺会关心台湾中小企业和广大基层民众的利益,尤其是让台湾农民放心。2、ECFA实际上不等于全面“自由贸易”,将来也不可能达到那样境地,如对于多数大陆商品出口而言,台湾市场规模有其局限;对于大陆劳工入岛部分将来的协议也不会有,因为照顾到台湾人口政策与敏感的社会议题。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证明:

第一,ECFA早收清单有利于台湾产业发展。

ECFA协议中双方合计806项的早收货品,将从2011年1月1日起在两年内分三阶段降至零关税,台湾方面计有539项,是大陆的2倍,很多都是台湾上中游产业提供大陆中下游企业所需的中间原料或产品,在大陆加工后出口或内销,比如石化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原料等,以2009年的情况估算,最低将节省关税138.3亿元(参见表3)这些产品的降税或免税,有利于两岸相关产业形成更加完整和更低成本的产业链,共同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合力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第二,有利于台湾服务业发展。台湾内需市场太小,服务业存在不少系统失灵现象,与岛内制造业相较不具国际竞争力,且升级转型速度缓慢,增长的贡献度不足,是近年来制约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通过ECFA,大陆地区就能成为台湾服务业跨域发展的共同市场,并通过在大陆的成功,让台湾服务业有机会脱胎换骨,更有机会进一步经营全球市场。根据台湾“经济部国贸局”估计,在ECFA中大陆率先开放台湾11项服务业市场准入,岛内受益的业者就达7764家,市场商机达到年总产值新台币29兆元。如台湾银行业的超WTO待遇,成立分行两年后中请前一年盈利即可从事一般人民币业务;台湾电影登陆的无配额优惠,为岛内电影和动漫产业带来新的舞台;台湾的ICT(资讯通讯)制造、设计结合物流、维修、售后服务的产业整合,不仅能将台湾服务业的蛋糕做大,也壮大了ICT产业的竞争力。

第三,岛内中小企业得以复制台湾经验于大陆市场。中小企业一直是台湾经济与社会稳定的基石,但由于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的匮乏与经营规模的不足,在岛内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的过程中,难以抵挡经济区域化及全球化的强烈冲击,成为弱势的群体。在ECFA早收清单中,有一半属于岛内的传统产业、中小企业的产品。据台湾“中小企业处”初估,至少有2万多家中小企业直接获益,间接受益者就更多了。ECFA为台湾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有利于他们复制台湾经验,在大陆找到更大的经营舞台,拉高其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参见表4)清单中,已有18项台湾农渔产品列入。像石斑鱼、茶叶、文心兰等,今后出口大陆率先享有关税优惠,以2009年出口金额1608万美元估计,预计每年能省下关税213万美元,对台湾中、南部农业县市而言,可望借助ECFA,提高在地土特产品拓展大陆市场的能力。

(二)不能忽视的冲击效应。

台湾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有其自身基本面与结构面的影响因素,欲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应调动内部积极因素去解决,大陆市场只能是助力而非主力。没有ECFA台湾经济不会有明天,但不容否认的是,ECFA只是台湾巩固市场的短中期手段,绝非灵丹妙药。当然,任何一件事往往都可能利害参半,在ECFA开放岛内市场的过程中,确实有赢家也有输者,某些弱势产业、一些劳工阶层可能受到冲击。这就要求台湾当局更多地凝聚共识,协助受冲击的产业

与群体调适因应,避免不必要的纷扰,并以“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证明ECFA的红利。观察当局,已承诺要照顾受到冲击的产业及弱势群体。如台湾“经济部”编列新台币950亿元预算,计划以10年为期,辅导受冲击产业转型升级,其中约一半是用于保护劳工的政策@。再如台湾“财政部”已规划l()项服务,以配合岛内业者应对ECFA的施行。

目前,岛内主流民意希望能跨出理性辨识的一步,让ECFA还原公共政策的本质。但就现实来看,ECFA已被“绿营”提升为涉及政治认同和社会文化冲击等深具意识形态的争议,诸如“将导致台湾经济进一步对大陆依赖,进而使当局政策方向受制于大陆,实质上进一步促进两岸政治统一”等,必然阻碍ECFA正面效应的充分发挥。对于而言,其挑战还在于如何“精耕细作地化解疑虑”,表现出当权者择善固执的魄力,并强化老百姓对他们的信任和连结,让台湾民众达到更高境界的“心服”。

四、两岸产业整合前瞻

经过思辨,台湾岛内基本上有这样的共识:借助ECFA,突破市场狭隘与资源局限的威胁,形成近悦远来的环境优势,为台湾产业带来转型升级的契机。就长期而言,台湾产业仍必须打开新的市场以维持发展,大陆显然是未来的“金矿”。后ECFA时代,台湾产业可通过制度化的保障,借助大陆市场杠杆资源、创新升级、发展品牌、营运全球,争取到可大可久的竞争优势与实际利益。

(一)把握方向共创新“蓝海”。

后ECFA时代,台湾将成为区域整合的参与者,通过两岸产业合作再创新“蓝海”。

第一,从三个面向考虑两岸产业的跨域整合。1、找准台湾的定位。面向全球,台湾最佳的区域优势是在大陆与世界中间。借助ECFA,将台湾建没成为两岸技术商品化的研发、设计、训练、服务与管理中心,并随着资金流、物流、客流的增加,大力提升创新服务水平,从文化创意、观光旅游到医疗照护等领域提升台湾的地位,追求台湾经济的“增量”与“流量”。2、开拓大陆内需市场。不论是高科技产业、传统产业还是服务业,均可通过两岸比较优势的整合,将经营资源转到大陆内销市场上,形成新的供应链。3、建立两岸分工新模式。企业最厉害的方式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通过联盟方式,形成“整合优势”。ECFA纡解台湾经贸发展的安全压力,走出以意识形态左右事实的决策失真,有利于两岸更好的进行产业资源整合,创造双赢的分工格局。

第二,认真处理好三个问题:1、遵循以下原则,确定两岸产业整合的“愿景”:市场互联、产业互补、产品互通、金融互动和利益双赢,不断开发潜在的市场机会。2、处理好两岸产业的竞合关系。两岸应携手努力,目标是共同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3、处理好两岸经济接轨的制度面问题。

第三,克服三个方面的不足:1、改变台商在大陆“单打独斗”的现状。2、大陆台商产业布局整体性规划的不足,存在如重复雷同、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3、内地各行政区划问的地方保护主义对两岸产业整合的影响。

(二)调整产业结构以利合作共赢。

后ECFA时代,两岸产业发展的三大核心方向: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新兴产业加速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及服务业科技化与国际化。两岸均已确定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新兴的战略性行业,此为两岸岸产业整合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联合。前瞻的关键技术也能通过产业合作而获得:海峡两岸可以在新兴资讯通讯、生物技术、绿色能源、高效节能、先进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加强联合研发,就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成果共享;可加强技术的相互转让,大幅降低开发新兴产业的资源与人力成本,迅速实现关键技术的工业化和商业化成效。(参见表5与表6)

其次,创建两岸产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应探索成立有公权力的管理机构,深入研究双方产业合作的规划、布局和重点领域,推动形成城市、港口、产业对接的集中区,以“跨域整合”的比较优势,促进两岸产业合力向全球产业链的高附加价值端转型,并为“两岸共同市场”的迈进积累可行的合作经验。

第三,促进两岸市场共享。新一轮产业对接不仅是制造业对接,还包括农业对接、服务业对接、文化创意对接和基础设施对接等,可以鼓励双方企业成果共享,共同培育国际化品牌并开拓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应促进两岸产业合作的核心角色,从企业扩及在地居民、学校、研发单位,甚至是官方机构,使之都能成为两岸产业整合的参与者。

(三)注重制度层面的协商与对接。

毫无疑问,制度层面的协商与对接是创造两岸产业整合新模式的最重要推手。按ECFA明文规定,协议生效后半年内,两岸将就货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与贸易纠纷争端解决的4项协议进行协商,由于其涉及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两岸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以下工作:1、尽快让“两岸经济合作组织”投入运营,更好地组织、协调各项协议的商谈。2、与产业整合至关重要的产业服务业的合作应尽速展开,如海关、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3、在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通过的基础上,尽快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如进一步交流技术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办法、探索联合建立专利许可合作机制、促进知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开发等。4、陆资入台将对台湾经济发挥积极效应,在投资保障协商中应注重解决台方对陆资入岛的诸多限制问题。5、结合两岸关系的特殊性,探讨建构一套包括机构、规则与方法的两岸经贸争端解决机制。

(四)在“海区西”创建EcFA的先行先试基地。

基于“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开拓地方区域发展空间”这三大原则,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3个区域规划@,大都突破既有的行政管理架构,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对未来的两岸产业整合将产生重大影响。海西大战略的出台,就是希望在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整合闽台地域资源优势。使福建能在未来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中凸显其特殊性,尤其在机制与制度创建上释放能量。

后ECFA时代,闽台区域整合必须展现全新的思维,以务实、宏观、效率来加怏推动先行先试。从跨域治理、服务区域、港口与物流、以及交易的成本效益等诸多条件来看,“海西区”是两岸ECFA最理想的连接与运作平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先行先试中推动两岸联手拼经济、促发展;二是在先行先试中建没两岸往来的大通道、大枢纽,形成一个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联内陆腹地、东出台湾海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立体网络;三是在先行先试中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与凝聚力,尤其是ECFA后续相关协议的铺陈、两岸经济联结新模式的创建、两岸产业整合机制与制度的试验等诸多领域。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