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研究生招生复试中评价创新素质的维度提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研究生招生复试中评价创新素质的维度提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中,科学评价考生的创新素质,首先取决于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文章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提炼出创新知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这四个维度作为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评价创新素质的主要指标,并深入分析了四个维度的内涵。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素质;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15-02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后续发展力具有深远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大批创新型人才作支撑,研究生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科学的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陈新忠提出“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厘清‘评什么’、‘谁来评’和‘怎样评’这三个基本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这三个问题之前,还应加上一个“为什么评”的问题。这个问题不确定,后面的三个问题都将没有结果,原因有如下几点。

1.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评价创新能力的目的不同。研究生教育包括招生、课程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就创新能力而言,在招生环节,评价参加复试的考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现阶段大多数培养单位研究生复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评价创新能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具有创新潜质的对象。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目标主要是夯实创新知识基础、锻炼创新技能。学位论文是以综合运用和检验硕士阶段的创新培养成果为目的。

2.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因素不同。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工学类、理学类、管理类等各种类型的研究生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法,各自应具有不同的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其评价也必定会有差异。

3.不同的培养个体在创新能力的具体表象上也是千差万别。个性化教育是发现特殊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个体差异决定了创新能力的差异,即在创新中表现出来的关注点、技巧等有所不同。

因此,针对“为什么评”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中如何评价考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以提炼有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的一级评价指标。

二、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评价创新素质的目的与要求

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目的是通过考试选拔符合攻读硕士基本条件的人选。不论是全国统考还是在职联考(GCT)等初试,都是检测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考生创新素质的评价主要由各招生单位在复试环节完成。

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科学的评价考生的创新素质,就是要求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用令人信服的评价指标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准确地给出“考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考生具备什么类型的创新能力?”和“考生具备多大的创新能力?”三个问题的答案。

三、创新素质维度的提炼和内涵分析

1.创新素质维度的提炼。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外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素质已成为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对创新素质内在要素及其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可定义为对其具有的创新素质进行评价。

近几年,我国关于研究生创新素质的研究颇多,学者们对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分析从概念、范畴、评价等各个方面,从精神、思维、素质、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到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引人深思的成果。张武升认为创新素质有七个影响因素,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意、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德、创新美感、创新技法;殷智远认为创新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构成;吕钦、鄢平认为创新素质由综合基础素质、知识技能、创新表现三个因素构成;陈鼎杰认为创新素质有五个影响因素,包括:创新动力、创新潜力、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创业实绩;张俊、梁洁、戴冰认为创新素质有四个要素,分别是:基础要素――创新知识,动力要素――创新人格,核心要素――创新思维,外在要素――创新能力。

国外的学者很少专门针对研究生群体去研究创新素质的评价,他们对人的创新素质的因素结构研究,特别是从精神层面的研究较多。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指出,“人的创新素质取决于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包括形象流畅性,语词流畅性,思维流畅性,联想流畅性,表达流畅性)、灵活性(包括自发灵活性,顺序灵活性)、独创性、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发现或改组新定义的能力和思维强度,以及洞察力和穿透能力。”巴伦(Barron)研究发现,最富有创造力的自然科学家具有以下人格特征:①自我力量和情绪的高度稳定性;②独立自主的强烈需要;③控制冲动的高水平;④超常的智力;⑤在人际关系中喜爱独处;⑥爱好次序和精确;⑦对矛盾和障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⑧喜欢抽象思维。美国创造性思维教育家斯坦伯格认为,创造性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的愿望、承担风险的愿望、自信心。EL格林研究发现,创新素质的构成包括:①知识;②自学能力;③好奇心;④观察力;⑤记忆力;⑥客观性;⑦怀疑态度;⑧专心致志;⑨恒心;⑩毅力。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创新素质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了较丰富的成果。但这些成果的应用,特别是用于评价研究生创新素质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首先,创新素质评价指标多样而不统一。经统计,国内学者提出的创新素质影响因素的概念总数多达16个,国外学者提出的要素更是多达42个。其次,上述评价因素对研究生创新素质及其评价对象认识有限且模糊。大部分学者研究的评价对象都是经过培养各阶段的研究生,从、参与科研、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没有体现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不同。

2.创新素质维度的内涵分析。上述部分学者同时也分析研究了创新素质的内涵。张武升研究表明:创新思维有五种特质:①流畅性;②敏锐性;③变通性;④独创性;⑤精密性;创新品德有四个因素:①勤奋敬业;②团结合作;③责任感、使命感;④理想和信念。创新技法是创新主体为达到创新目的所采用的激发创新灵感、控制和使用创新思维的各种手段和技巧。殷智远认为:创新思维包含发散思维、形象思维、聚合思维、灵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知识有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用的方法知识、有效的应用知识;创新能力包括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领悟能力、学习新事物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适应能力、创新速度能力;创新人格则由抗压性、创新意志、使命感、自信心、独立性、好奇心、创新决心、创新兴趣、合作性构成。张俊、梁洁、戴冰认为,创新知识包括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程序性而非事实性知识、高度精确且亲和力强的知识、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创新人格包括自信心、冒险性、兴趣、好奇心、独立性与批判性、高尚的动机、较强的团队精神、幽默和审美品质;创新思维包括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灵感思维;创新能力有观察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整合加工的能力。

通过文献分析,结合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评价创新素质的目的与要求,笔者认为,运用系统理论探讨创新素质维度的构建,用于研究生招生复试中进行测评的创新素质,应由创新知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四个维度构成。科学家弗兰克・奥夫纳说过:“当你做出贡献以前,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要有良好的、坚实的知识基础”。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有利于创新,创新知识是指活性知识,是一个有序列、有层次的,能在创新活动中具有完备的知识储备的整体信息系统。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创新知识结构从构成上看包括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即专业基本理论,是创新活动必需的坚实基础;学科知识是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有效应用知识;基础知识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要求广博而深厚。

总之,创新素质结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而从以上四个维度去分析和概括,对于研究生招生复试时分析、研究、测评考生的创新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意义。创新素质的四个维度要素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整体,又各自发挥着作用。在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同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素质培养环节,都应依据这四个维度来进行创新能力的测评认定,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快速而健康地成长。研究生招生复试对于创新素质的测评,解决了“为什么评”和“评什么”这两个问题,此后,“谁来评”和“怎样评”就成为下一步亟待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

[2]张武升.冲破创新人才培养的“壁垒”――以创新的评价体系引导创新人才的创生[J].人民教育,2008,(10).

[3]殷智远.创新人才素质测量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4]吕钦,鄢平.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5).

[5]陈鼎杰.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评价问题探讨[J].东南学术,2009,(4).

[6]张俊,梁洁,戴冰.论创新素质的四个维度[J].高等教育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