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胀:中国面对的最大难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胀:中国面对的最大难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内地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实质增长由2007年第4季的11.2%及2007年全年的11.9%,减慢至2008年第1季的10.6%。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实质增长减慢,经济增长速度仍甚可观,尤其考虑到今年1月底2月初雪灾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尽管出口按年增长由2007年第4季的22.3%仅轻微减慢至21.3%,进口按年增长却因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及全球商品价格飙升,而由去年第4季的25.5%跃升至28.6%,导致中国内地的外贸盈余由2007年第4季的760亿美元,大幅收窄至2008年第1季的414亿美元。

期内,由于中国内地持续收紧信贷,固定资产投资的实质增长由2007年第4季的17.2%进一步减慢至15.9%。相比之下,消费品零售仍然保持强势,按年实质增长由2007年第4季的12.8%,仅轻微下降至2008年第1季的12.3%。

通胀仍然高企

通胀仍然是中国内地面对的最大难题。消费物价通胀由2007年第4季的6.6%,上升至2008年第1季的8.0%。通胀的升幅中约86%源于食品价格上升,但这只是由于很多非食品项目尤其能源价格,均受到政府管制所致(2008年1月10日,内地政府冻结了城镇的汽油、天然气及电力、燃气、水、热能及公共交通等的价格)。倘若非食品项目不受政府管制,通胀率应远高于2008年第1季所录得仅约1.7%的水平。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原材料、劳工及设备价格,继2007年第4季按年增加5.8%及2007年全年增加约3.9%后,再于2008年第1季按年上升8.6%。

鉴于3月份的食品价格仍然以按年21.4%的幅度上升,加上全球商品价格高企,通胀压力不可能于短期内得到明显缓和。尽管如此,有迹象显示,食品价格通胀已见顶,并可能于年底下降至单位数字的水平。倘事态真的如此发展,则消费价格通胀有可能于年底下降至约3-4%。然而,即使在这种较为乐观的情况下,2008年全年的消费物价通胀仍有可能达6%,高于2007年的4.8%。

遏抑通胀是内地政府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除了食品价格飙升外,外汇储备高涨亦使政府控制货币增长的工作更为艰巨。2008年第1季, 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增加了1,540亿美元至2008年3月底达到16,820亿美元历史新高。

为了中和外汇涌入对货币供应增长的影响,中央银行于4月16日再度将银行法定存款储备金比率调高50个基点至16.0%的历史高位(4月25日起生效),这亦是今年第3度调高该比率。然而,由于现时国内利率已较国外为高,中央银行可能担心提高利率会吸引外汇流入,因而维持利率不变。

出口增长进一步减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大幅调低主要工业国2008年的增长预测,并预期增长于2009年仅得轻微改善。在各个主要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滑落的幅度最大,由2007年的2.2%下降至2008年的仅0.5%及2009年的0.6%。此外,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亦预测会由2007年的2.6%,放缓至2008年的1.4%。

由于全球需求疲弱及人民币持续强势, 预料中国内地的出口增长会因此减慢。中国内地输往主要市场的出口增长自去年起一直下降。其中输往中国第2大出口市场美国的出口增长率跌幅最大,而输往中国最大出口市场欧盟的出口增长亦有回软。在进口增长持续强劲的情况下,未来数月,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减少。

国内方面,预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实质增长亦会进一步减慢,这不仅是因为内地政府收紧货币政策,同时亦是由于外需减弱及整体经济增长步伐放慢所致。经济前景及收入增长减慢,亦有可能于今年稍后拖累消费需求。今年第1季,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年实质增长显著减慢,由2007年全年的12.2%下降至仅3.4%。

整体而言, 中国内地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实质增长,预期会于2 0 0 8年第2季减慢至1 0 %左右,而2008年全年则应会减慢至9-10%。然而,鉴于全球商品价格维持高企,通胀应会维持于高水平,可能于2008年下半年方会明显下降。视乎食品价格的升幅及对非食品价格的连锁影响,中国内地今年的消费物价通胀有可能界乎6%至8%。

免责声明

本文由恒生银行有限公司(“恒生”)提供,内含之资料,乃从相信属可靠之来源搜集,而其中之意见仅供参考之用,意见内容不一定代表“恒生”之见解。撰写本文之分析员证明于本文内所发表之意见,乃准确反映分析员就有关金融工具或投资项目之个人意见,而有关分析员过去、现在或未来之报酬,并无任何部份直接或间接与本文件内之特定建议或意见有关。本文件的内容并非(亦不可作为)买卖外汇、证、金融工具或其它投资之要约或邀约。本档的任何部份均严禁以任何方式再分发。

本文所载之资料或只属指示性,并且未经独立核对。“恒生”对其中所载之任何资料、推测或意见,或作出任何此等推测或意见之基础的公正性、准确性、完整性或正确性并无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担保、申述、保证或承诺,亦不会就使用或依赖本文所载之任何资料、推测或意见承担责任或法律责任。投资者须对本文件所载资料及意见的相关性、准确性及充足性自行作出评估,并就此评估进行认为需要或合适的独立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