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杯茶里品禅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茶艺师身着汉服,淡妆严整,一笑在靥,凝神茶桌。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全过程毕恭毕敬,如捧圣物,却又行云流水、如若无人。泰山名人酒店一支莲茶俯经理、高级品茶师慧群姐解释,此为“四念处泡茶法”,通过“身随念、受随念、心随念、法随念”四个念处,将内心法喜通过泡茶传递给饮茶人,施受合一,禅茶一昧。“泰山女儿茶之父”周知一董事长补充说,泡茶人不同、心情不同,茶味亦会产生差异。
一道茶入口,一友品后便知此茶的工艺、火候、年限等信息,令我惊叹不已。不料接下来慧群姐与周董讨论起了此茶所入的经络,坐定细品,所言经络竟与方才所论一致,并补充了所入经络的偏重及走向,着实令我大跌眼镜。虽不懂茶,但静心细品,其茶园风景历历在目。
茶本无情,因人生心。同是一杯茶,世人皆在饮,境界差别竟如此之大 。
从此再不敢轻言品茶――我不辨茶之类别,不识茶入经络,更不知茶之身世,唯觉茶香留舌辗转,难以言传。茶道,简亦是道,繁亦是道,道与非道,谁在分辨?
从此再不敢轻言禅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是禅,念念弥陀、花开见佛亦是禅。人生,乐也在道,忧也在道,忧与喜乐,谁在承受?
茶道唯情,禅道唯心。观诸茶友品茶显“神通”,久久令我自愧不如。一日翻书,巧遇一则关于茶与禅的公案。说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行脚参方,以资增益。时天热口渴,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唤婆云:“请来五杯茶。”婆对五位和尚问云:“大德何往?”曰:“参善知识。”婆送上茶后曰:“我这里茶要有神通才能喝,无神通不能喝! ”五位大师虽已开悟,但神通未发,面面相觑,不敢举杯。婆见状哈哈大笑云:“五个呆鸟看老婆子逞神通喝茶!”遂举杯饮尽。五人恍然大悟,齐声道:“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时! 我等时时在神通中,不知是神通,还向外驰求。今日不逢婆婆,又几错过一生!”
相传茶婆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有意点化五位大德。读罢公案,也打开了我看茶、禅的另一扇窗口。禅道的最大特征是不离世间觉,重在日用性。证悟成道的禅宗大德,外表并无奇特之处,照样做着日常生活里平凡但该做的事,只是做得自然天成、任运自在。禅的最高境界是“饥来则餐,困来则眠”,虽看似与世俗无异,实则与凡夫“当餐时不餐,百般计较;当眠时不眠,万种思索”有着天壤之别。这,才是禅者最大的神通妙用。
我等凡夫俗子,虽不能领略禅之境界,却有着与禅师等同的湛然佛性,乃至神通妙用。想起一位博闻强记的友人曾说,自己过去在企业做秘书时,练就了一种“功夫”,可以在众多人谈话时,分辨出每个人的所讲并一一记录。这即是佛家说的“凡夫定”――专一做事,专一读书,专一写作,画家念念画中,诗人念念诗中,达到物我两忘之地,智慧真空妙起,作品必浑然天成、非同凡响。
专一品茶亦复如是:暖茶在握,身静心静,念念清明,止息妄念,由止而定,一切拨云见日。此时,你才能心随茶走,以眼耳鼻舌身意,入茶之色声香味触法,感知茶的经络去向,了知茶的前世今生。不知者以为“神通”,知之者谓之“真如本性”。
茶为体,了知世;主客同,身心回。看得清自心,方看得清茶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