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教学对人的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教学对人的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 ,如何努力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教学中如果不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成为无本之末。在教学中总能看到以下几个场景:

情景一: 怕影响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扼杀学生可贵的人文精神。

那是一节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是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的“绍兴饮食文化”,是教师针对八年级教材中民风民俗这一内容结合本地实际而定的,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的安排,纷纷自查资料,询问长辈,各块内容准备充分。正在按老师事先安排的顺序逐一介绍时,一位女同学讲到绍兴人非常节俭,小孩子吃饭掉饭粒时,大人们总是要求小孩子把饭粒捡起来,并对孩子说:“浪费粮食的话会被天雷公公劈死的。”没想到的是这位语文老师一棍子打下去,说道:“刚才各组同学都在讲有关吃方面的内容,这位同学讲得属于哪一类小吃呢?好像不属于什么类型,你可要听清楚老师布置的要求啊!”

听着真的很替这位老师感到可惜,多么好的教育机会啊,竟被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给扼杀了。你看我们学生,平时大手大脚的,根本不注意勤俭节约,而平时我们开展的教育效果也甚微。

在不经意中,学生自己发现了,认识到了,却没被老师抓住。试问,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学内容比对学生人格教育还重要吗?这值得我们深思。

情境二:为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却走上了误导学生精神世界的极端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寓言故事《智子疑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读通到读懂的思路学习,知识点的教学疏而不漏,教师的引导非常到位,通过半节课的时间,大部分学生会读甚至会背了。在后半节课上,让学生理解课文,在没有看现成资料的情况下,学生的提问应是原生态的,符合自己的个性,发自内心深处的。有些甚至是心中的矛盾或困惑。记得一位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位邻居老人好心地劝宋国的那位富人,天下大雨把墙淋坏了,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虽然富人的儿子也这么说,但富人却怀疑是邻居老人偷的。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邻居家的老人真是多管闲事,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千万别去管,否则会引起麻烦。”

这样的问题提得多好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有时也会碰到类似的困惑,并且确实也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番。想不到的是老师却轻描淡写地赞成他的说法:“有时不要多管闲事,记住,把它当作人生的信条吧!”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老师怎么这么轻易地打发这种事关学生精神世界的疑问呢?事后了解到,老师认为,这个问题需要讨论,但假加沿着这位学生的问题讨论,上课的内容不能完成,教学思路也会被打乱了。从本质上看,教师还是把课堂上的知识作为重点,而对于人的教育却是次要的。另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学生不讲套话、讲假话,而是真话,作为教师应该弘扬他的这种个性,且有时生活中这样想想,也是成立的,这也是在与学生进行真实的交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一定要是神圣的、崇高的。

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要保护并鼓励这种创新精神,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给学生指点迷津,教师毕竟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或解答学生的疑问时,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因此,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学养,专博结合,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对意外的发言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采取恰当的措施。教师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必须树立全新教育观念,真正以生为主体。

如果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不重视不解决,我们一轮又一轮的课改就会多走弯路。我们应让语文课远离形式主义的误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应着眼于对人的教育,沿着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轨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