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张文质,深受万千家长欢迎的著名教育专家。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1+1新父母”行动领衔发起人,“家庭教育中的120”。他说,“教育是慢的艺术,绝不能势利,教育的真谛就是先教育好自己,才有可能把孩子培育成一健全的人……”

出版的著作有:《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教育是慢的艺术》、《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等十多本。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提出了孩子要用事业的心态来打造,用MBA式的思维来管理等顶级实用的教育方法。

本书直指教育11大误区:当众教育、消极教育、过度干预、想起了才教育、生气了就教育、一开口就教育、吃饭和睡前进行教育、随意对比教育、数罪并罚、家长缺少教育共识、父母有不良嗜好等,让父母不再成为儿女的祸害。

共享同步提升孩子学习成绩、交往能力和身体健康的3大家教法宝:竞技运动、“晨诵―午读―暮省”阅读方式、趣味家务劳动,全面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荟萃15种帮孩子确立学习习惯、消费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的黄金法则,让孩子学习成绩迅速提高,成为受欢迎的人。

培养最棒的孩子

孩子是你推卸不了的责任

一日为父,终身为师

作为父母,你对孩子的任何帮助、关怀、成全,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帮助、关怀和成全。这是一种幸福,是跟孩子的成长连在一起的。我们不是要用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而是要努力使孩子变得更成功,变得更幸福。这是一种责任所在,是父母这个角色的责任。

我特别想用“爸爸妈妈”这个词来称呼本书的读者,因为,很多人已经成为爸爸妈妈,还有一些终有一天会成为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身份,一种责任。老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反过来讲,“一日为父,终身为师”也是一个道理。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长远,父母正确的教育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宝藏,而偏颇、甚至错误的教育,一定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一个心智成熟、情感稳定、内心非常渴望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比毫无准备不得不接受有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家庭,情况大不一样。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青春期还没过完,也没有对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抱有非常强烈的渴望,如果你没有准备好,那你就先别生孩子。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生出了孩子,你做父母的责任感可能会不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当遇到种种困难时,你会特别恐慌,紧张,也特别容易焦虑,这种焦虑也会很容易地过早传递给孩子,那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作为父母,孩子是你推卸不了的责任。所以,孩子再有错你也不能对他失望、厌倦、冷漠。无论在孩子身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必须去面对、去承担,必须想方设法地去改善、帮助。这一层的亲子关系使得父母必须全力以赴地担起第一责任人的担子。

你要明白,和孩子的关系是终生无法变更的关系。一旦有了孩子,父母的这种角色就是一生的角色,是再也不能改变的角色。这里面带有着某种宿命感、命运感。

实际上,父母能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是有阶段性的。

在孩子9岁之前,父母最主要的责任是引导、帮助孩子成长得更好,对于这个阶段的父母来说,管教孩子是他核心的工作,陪伴孩子是他最基本的担当。所以,尤其是3~9岁的孩子需要管教从严。当然,同时又应该温和而又严格。就是让孩子首先意识到,他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有一双眼睛始终在注视着他。他的言行举止,父母都会及时地给予评价,给予纠正,甚至给予严格的惩戒。

对于父母来说,你一定要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当你要惩戒或者要教育孩子的时候,是需要审视自我的,你要用生命去感受,以生命为尺度去衡量,才可以衡量出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做得不妥当。

亲子关系的几个阶段,要注意的几个教育原则:

3岁之前,父母更多的是要抱着孩子,无限疼爱,让他感觉有温暖,有归宿,有安全感。

3~9岁,更多的是手牵手,引领着孩子向前。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更需要手把手地教,有时候则需要耳提面命,有时候则需要和风细雨般地教育。

9~13岁,父母这个时候要肩并肩地跟孩子一起向前,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你必须马上提醒,给予帮助。

13岁~18岁,这个时候你要让孩子走在前面,自己跟随在后面,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帮助他;不需要的时候,你就从远处看着他、注视着他、关怀着他,让他意识到父母随时都能够提供有力的援助。

18岁之后,孩子在远处飞翔,父母就成了守望者,会牵肠挂肚着他,而且这种牵挂会延续一生。

在我看来,父母与子女之间一定要成为一种朋友的关系,甚至像汪曾祺先生所说,“多年父子成兄弟”,最主要的是从9岁以后的阶段。这个时候,你与孩子之间会有更多密切、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会与孩子形成心灵的默契及相互启迪。

我想提醒天下的父母:孩子可能是你一生的“对手”,甚至是你一生的“敌人”。

孩子从一生下来,他就是一个挑战者,他就是一个问题的制造者,他就是一个麻烦。你时时刻刻都需要关注他,需要面对他身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遇到的新挑战。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们在成为父母前,没有受过多少应该如何做父母的教育,我们甚至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同时,前人和他人可供借鉴的经验也不太适合我们。结果导致我们的很多教育行为都带有盲目性,我们仿佛是在一个黑暗的隧道中摸索,摸索对了是孩子的福音,错了就真变成了孩子的祸害。

不要成为孩子的“祸害”

三年多前,豆瓣网上的网友组成了一个“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小组的参与者多是1970年代末、1980年及1990年后生的孩子,就其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展开讨论。在他们眼中,父母对子女有以下五大伤害。

直接的肉体伤害

他们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五条只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却没有针对父母体罚的条款,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法律观念的落后使为人子女者甚至在成年很久之后仍然遭受体罚,这是中国家长对孩子最普遍的伤害形式。

间接的人格伤害

以辱骂孩子、侵犯孩子隐私权为主。他们认为,对人格的伤害远比对肉体的伤害要大得多,且影响深远,虽然,肉体伤害往往也伴随着人格伤害,但有意无意的人格侮辱、打探隐私,会更集中地对孩子尚不牢固的自我认知及世界观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家庭状况造成的情感伤害

比如父母之间的矛盾、争吵、家庭暴力,或对孩子不关注、冷漠而造成的伤害。

父母总是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

这一类型的伤害大多出现在成1980、1990年后出生的孩子身上。对尚在就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一般表现为粗涉就学选择;对进入工作或社会生活阶段的来说,表现为逼婚,强制其工作地点、类型,甚至试图控制其经济。后者与一般“家庭纠纷”的显著不同,在于利用子女的“孝心”与同情心,单方面满足自己的经济、情感需要,最严重的已上升到谋夺子女财产的地步。

其他伤害

诸如猥亵子女、性别歧视、其他精神伤害等。

“父母皆祸害”小组成员从自己成长的视角,对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方法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这些伤害都有很确凿的证据。往往是极端案例,与一般教育现象有所区别。但是,对这一话题的探讨,从某种意义上也揭示出了亲子关系中存在的巨大问题。

教育孩子时的十一大误区

一、当众教育

孩子一旦犯了错误,无论在哪里,父母马上就教育,不论是当着他老师的面也好,同学的面也好,亲友的面也好,其他陌生人的面也好。其实,这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它不仅是对孩子身体的伤害,更是尊严的羞辱与剥夺,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结果,有的甚至会危及孩子的生命。

我在苏北某市讲课的时候就听过类似的案例。有个孩子作业完成的情况不好,科任老师把他的父亲请到学校,父亲听了老师的批评以后恼羞成怒,当众给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当即跑到教学楼四楼跳了下来。

这样的极端事件,实际上为数相当多。父母粗暴、简单同时又当众惩罚的教育行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一定要极力避免的。

对孩子的教育,最安全而又有效的方式,是应该在私下进行的。西方有句谚语说,表扬可以公开进行,批评应该放在密室。我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方式如果选择不当,不但没效果,甚至还适得其反。

我看见不少父母在这方面缺乏警觉。尤其是有些父母,在外人面前特喜欢贬低孩子,以为这是我们的谦逊文化的一部分。父母碰到老师总喜欢说“哎,我的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在外人、在亲友面前,也爱说孩子这个做得差、那个不如谁。说实在的,你老说孩子不行的话,弄不好他最后真的就不行了。

当众批评是不当教育中最具有破坏力的,对孩子的自尊心、成长力、自我期许、幸福感破坏最全面。

二、消极教育

我们的文化中,普遍缺乏对人真挚的赞扬和鼓励,缺乏从做一件小事中体会快乐的传统,我们往往习惯 “做大事”,取得“大成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喜欢批评、否定和消极暗示。

我认识一位教师,他的孩子小时候挺聪明伶俐的。但是不论孩子学什么,这位教师都讽刺打击孩子。孩子学习上稍有差错,他则更是变本加厉,常常挂在嘴巴上的就是:“我要是你,笨成这样,肯定无脸见人了。”后来这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勉强读完高中,就离家外出打工,与父亲从此不再说一句话。

一件事情你还没尝试,有人就会提醒你肯定做不好,一件事情稍有点难度,马上想到的就是退缩,孩子做一件事情只要不合父母的心意,很可能就会遭到挖苦与讽刺。

要当一个好父母,一定不要对孩子居高临下,要从改变爱批评孩子的习惯开始,从改变“正话反说”的习惯开始。

三、过度干预

过度干预与消极教育相反,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过于细心、对孩子的所有行为过于关注,一切都由父母进行细致的安排,一切父母包办代替,几乎剥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个人的空间,孩子完全失去了尝试的机会。比如孩子的个人爱好,只要与父母的期待不一致,父母就完全不予认同、不予支持。

有一次,我在某地讲课,看到一位已经四五岁的女孩子,还不敢自己走礼堂舞台的台阶。我就问她妈妈怎么回事。她妈妈说,孩子一直是奶奶带大的。奶奶生怕有什么差错,什么事都代替她做了,孩子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胆小。

有的父母因为对孩子的过度疼爱,或者是欠缺耐心陪伴孩子,都不愿意孩子去尝试,更不鼓励孩子去经历失败。

今天,你的孩子变得胆小、孤僻、不合群、缺乏责任感,绝对与你的过度干预、过度包办有关系。你不让孩子去体验他怎么知道一件事情的美妙呢,你没有让孩子去尝试、去经历失败从而有所承担,他怎么会变得坚强呢?

四、缺少教育共识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教育孩子上,家庭成员缺乏共识,像孩子犯了错误,父亲要进行批评教育,母亲就加以袒护。特别是三代同堂的家庭,长辈之间一旦缺少最基本的教育共识,孩子就容易丧失正确的方向和判断力。

一个家庭里,真理往往掌握在脾气最坏的人手中,在这种背景下,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找庇护伞。他犯了错误,首先想到的不是自我反省,而是先找到一个能保护他的人。这样,孩子的毛病不但难以得到纠正,还会越来越严重。这是三代同堂家庭比较常见的一个教育问题。

五、父母存在不良嗜好

任何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后,都必须以孩子的成长为生活的中心。对父母而言,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你就需要调整、克服自己某些不良的嗜好。

比如,有些家庭这边是孩子做作业,那边是父母打麻将,家里很难有安静的时候。我的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说,他的一帮远房亲戚,从爷爷辈到孙子孙女辈,只要聚在一起就开赌,大人赌大钱,小孩赌小钱。大人从不干预小孩的打牌赌博行为,甚至有的时候还陪小孩们一起赌。

一方面,父母的不良嗜好直接就成了孩子成长的“不良范本”,所学皆成性格,父母起了非常消极的示范,孩子也因此失去了判断力。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反差太大,学校的某些正确的教育,经过家庭这么一反冲就完全失效了。

六、想起了才教育

教育孩子不仅要持之以恒,而且一定不能忽视细节。

比如,带着孩子走路的时候,你要给孩子示范应该怎么走,不能三个人并排走,两个人走时应该大人或男士靠外边。

我在英国时,看见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子上公交车,小男孩先踏了上去,被奶奶叫了下来,奶奶要自己先走,还对小男孩说了句:“女士优先!”绅士教育从小教起。

美国著名的小学教师罗恩・克拉克就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细节教育:比如吃饭时不能含着食物说话;推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就要为他把门;要用善意的眼睛看人等,总共有55条,都是孩子成长中的细节。

七、生气了就教育

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

当孩子让我们很生气时,一定要忍住,别急着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

像有一天,我的钥匙打不开自己家的门了,我脑袋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可以从窗户爬进去,我们从小的生活经验就是这样。于是我去找物业管理人员,他一听我说的情况,也是马上想到从窗户爬进去,然后让我去找个民工。我边走边想,不对啊,我不敢爬,是因为怕出事,找民工万一他出事了怎么办?

从这小事里我就悟出来,由于我们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经验,我们面对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出来的方法,“第一时间”内的反应能力,往往是有问题的。为了避免犯错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忍一忍,多想一想,克制一下。

对待孩子,我们绝不要“理直气壮、义正词严”,而应该是 “理直气和、义正辞婉”。也就是原则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地诚恳、温和、耐心。(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