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军事著作翻译看中国军事文化传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军事著作翻译看中国军事文化传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传播军事思想、传承中国军事文化是军事著作翻译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如何通过翻译工作传播军事思想文化,通过何种翻译策略让目标语读者感受中国的特色军事文化是目前翻译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基于交际翻译理论的视角,将《孙子兵法》两英译本中部分重点语句进行比较,探索适合目标语读者的读本并又能达到传播源文军事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交际翻译;孙子兵法;军事文化

作者简介:吴海燕(1986-),女,江苏南京人,理工大学外训系,助教。(江苏 南京 21004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231-02

军事著作作为宣扬一国军事理论,展现一国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被广大学者所学习。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一大批军事著作,更是老一辈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军事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孙子兵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最富哲理性和具有深远影响的兵法。然而,如何通过翻译工作传播这些宝贵的军事思想和文化?运用何种翻译策略能最大程度保留原著作的思想精髓,不仅保留源文特色又使目标语读者感受中国的特色军事文化?这些都是翻译工作者亟待研究和挖掘的问题。

一、《孙子兵法》翻译现状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掀起了“孙子热”,也出现了众多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国内外学者对《孙子兵法》的英译研究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现今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其中英译本就有至少十余种。

“它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说理透辟,而且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十分讲究,行文简洁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1]著名翻译家袁士槟也曾表示:“《孙子兵法》在世界军事史上久负盛名,被西方推崇为‘兵学圣典’”。然而要将一部在理论上和文字上都很有特色的军事著作译成外文,让外国人读起来也有中国读者同样的感受,是一件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情。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从深层次上更意味着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变通。通过翻译中语言转换的过程,让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在知识、思想、情感上得以交流。奈达表示“对翻译而言,掌握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重要”;[2]“翻译意味着交际,而这过程中则依赖于人们如何通过听和看到的翻译”。[3]《孙子兵法》是孙吴对自己军事生涯以及前人军事思想经验的总结,蕴含了大量的军事战略精华,体现了他的军事战略思想和中国传统军事文化。因此,在著作翻译中如何保留源文中的文化含义,传播源文化是翻译时所要重点把握的地方。

在诸多英译本中,本文选取目前使用较多的袁士槟[6](以下简称“袁译”)和林戊荪[7](以下简称“林译”)《孙子兵法》英译本作为对象,基于交际翻译视角,节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强调孙子军事思想和辩证哲学思想的语句进行比较,探索更适合目标语读者思维的译本,从而达到传播军事文化思想的目的。

二、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

交际翻译是纽马克提出的两个翻译模式之一。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1981年出版的《翻译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两个概念。“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一般性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4]语义翻译以源文本为基础,尽量保持源语言特点和源语言文本的表达方式,然后组织形成目标文本,与源文本非常接近,从而重现作者的语义意义。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源文本。[4]交际翻译则是以目标语读者作为中心,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标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5]这种翻译模式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它主张根据不同的文本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交际翻译的关键是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为目标语读者“量体裁衣”,发挥了语言传达信息以及产生效果的功能。在进行交际翻译前,深入分析了解源文的特征是帮助译者采取翻译策略从而达到效果对等,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最有价值的军事典籍,该书总结了春秋时代的战争经验,强调“慎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等军事思想,解释出战争的本质和一些重要规律,对后世的政治、军事、哲学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巨大影响。因此,军事思想文化的解读和传播是该典籍的精髓,在翻译时需最大程度上展现。《孙子兵法》的军事文化特性可大致归纳为军事思想和辩证哲学思想的传播。

三、交际翻译在《孙子兵法》中的运用

1.重战、慎战、备战的军事思想

例1:“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队生死的所在,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考察。

袁译:War is a matter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ate; a matter of life or death,the road either to survival or to ruin. Hence,it is imperative that it be studied thoroughly.——《Estimates》

林译:War is a matter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ate,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the road to survival or ruin. Hence,it is a subject which calls for careful study. ——《Making Assessments》

“不可不察也”这一双重否定的表达表示充分肯定,袁译使用“imperative”一词表示势在必行、必要的,语气与源文相符;而林译则使用“call for”,表示要求、需要,语气稍弱。此外,《计篇》的翻译袁译直译为“Estimate”,表示预测、谋算的含义;而林译则使用“Making assessment”这一动宾词组来表示,更具有动作性。

例2:“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孙子说:国家亡了就不能赋存,人死了就不能再生。所以,明智的国君要慎重,贤良的将帅要警惕。

袁译:A state that has perished cannot be restored,nor can the dead be brought back to life. Therefore,the enlightened ruler is prudent and the good general is warned against rash action.——《Attack by Fire》

林译:A state which has perished cannot be restored,nor can the dead be brought back to life. Therefore,the enlightened sovereign approaches the question of war with utmost caution and the good commander warns himself against rash action.——《Attacking by Fire》

“明君”、“良将”的翻译袁译使用“enlightened ruler”及“good general”是对源文国君、将领的直译;而林译则使用“enlightened sovereign”及“good commander”这两个照顾西方读者思维的交际翻译的方法,向读者传达本句的内涵。

例3:备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

孙子说:用兵的法则,不要寄望于敌人不来,而要依靠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寄望于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拥有力量使敌人无法进攻。

袁译:It is a doctrine of war not to assume the enemy will not come but rather to rely on one’s readiness to meet him,and not to presume that he will not attack but rather to make oneself invincible. ——《The Nine Variables》

林译:It is a rule in war that you must not count on the enemy not coming,but always be ready for him; that you must not count on the enemy not attacking,but make yourself so strong that you are invincible.——《Varying he Tactics(jiu bian)》

袁译对法则的翻译使用了“doctrine”一词,而林译则使用了大众常用的“rule”一词,考虑了目标语读者的理解能力。此外,两译者对《九变》的翻译大有不同,袁译直接通过直译的方式将其译为”The Nine Variables“,这样模糊的翻译显然没有将源文含义表达出来,读者会感到陌生;而林译则是在深入理解语义后利用交际翻译方法将其译为“Varying he Tactics”,并结合拼音的方式向读者传达源文的含义。

2.辩证哲学思想

例4:“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虚实篇》

孙子说:五行没有哪一个固定独胜,四季没有哪一个固定不变,白昼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

袁译:Of the five elements(water,fire,metal,wood,and earth),none is always predominant; of the four seasons,none lasts forever; of the days,some are long and some short,and the moon waxes and wanes. This is also the law of employing troops. ——《Void and Actuality》

林译:None of the five elements of nature(wuxing 五行)is ever predominant,and none of the four seasons lasts forever. Some days are longer and some shorter. The moon waxes and wanes.——《Weakness and Strengths》

袁译翻译“五行”时运用了直译加解释说明的方法,并在译文中明确指出是哪五行;而林译则使用了脚注的方法并在翻译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wuxing,a terminology first used by philosophers of the yin-yang school to characterize the universe……”。如果只运用英语中文化接近的表达来翻译,那么源文中文化特性可能会流失,为了准确阐述源文中的文化含义,林译采用了直译、脚注、与拼音结合的方式,全面的传达并保留了源文文化内涵。此外,“虚实”表示弱势和优势的意思,汉语中是一对反义词,在翻译时应保留其原有特性,林译用了“weakness”和“strengths”这一对互为反义的英文词语表达;而袁译则就字面意思直译为“void”(空虚)和“actuality”(现实),这明显没有将源文中的文化内涵及深层含义表达出来。

四、结束语

从以上《孙子兵法》两英译本的比较中不难发现,袁译大部分采用了语义翻译的策略,而林译则运用了交际翻译结合脚注、解释说明等方式进行。著作的翻译在做到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更要保留和传达源文的文化特征。语义翻译要求忠实于原作,但也不能忽视向目标语读者传达原文的信息。由于著作翻译的特殊性在于向目标语读者传递信息并使译文对目标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源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译文的成功与否在于读者的反应和精神认同。

翻译是一门跨文化交际的活动,这一活动不仅要译出源文的内容和思想,更要传达源语有的文化特质。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军事著作翻译是对外介绍中国军事思想,传播军事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对两英译本《孙子兵法》中重点语句的翻译,可发现交际翻译在著作翻译中是一个可用又有效的策略,在介绍中国文学、传播思想文化方面作用显著。然而翻译中有时也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常常原作的某些部分用交际翻译,其余部分用语义翻译,二者结合使用,只是侧重和所用语境不同而已。

参考文献:

[1]鲍世修.形神兼备,功力不凡——读林戊荪译孙子兵法[J].中国翻译,1996,(3).

[2]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22,39.

[5]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2001.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孙子《孙子兵法》:汉英对照/(春秋)[M].袁士槟,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2.

[7]孙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英对照 [M].林戊荪,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