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得意”又“得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得意”又“得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一目标,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试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施读写并重的教学方法运用的问题,探讨提高语文教学时效性、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方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读写并重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时效性 语文能力 “得意”又“得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职业学校语文课对于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工作中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简而言之,即“得意”又“得言”,进而“能言”而“善言”。那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最简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听、说、读、写”并重,偏废任何一项都不可以。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广泛存在“得意忘言”的现象,也就是阅读课上重理解感悟教材中的“人文性”,而忽略了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即“工具性”的培养和训练。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听、说、读、写”并重,而我们的阅读课程重读轻写,忽视读写结合,以为“写”是作文课的任务,这是严重的认识上的失误。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总是不尽人意。时间久了,读和说的能力也有所下降。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禁深深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能听得懂,理解得透,说得顺畅,表达准确生动呢?如何在课堂教学里实现这一的目标,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在实践中感悟到,在阅读课上实施“读写结合”策略,将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巧妙地结合起来,就会相得益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编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不仅思想内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且表达方法也值得我们效仿。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应多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篇文章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色?在巧妙构思、语言应用和表达形式上有哪些是学生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挖掘出课文的“读写结合点”,指导阅读时在理解课本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学生领悟表达方法,从中迁移并应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实现读写结合,全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实践中,常作如下尝试:

1 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读写结合,理解迁移法

遣词造句是习作中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往往是作者巧妙遣词造句的结果。因而课文的读写结合点一般要选是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之笔,尤其是学生可学习、借鉴、模仿、迁移的妙句佳段。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时候,要巧妙地把妙句佳段中的遣词造句方法、布局谋篇的手法渗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品析、领悟,而后迁移运用于写作之中,这就是理解迁移法。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习作也大有益处。

例如:技工教材《项链》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叙述了“马蒂尔德”在借到项链后有一段描写,这段话不仅连续使用了几个动词,而且在动词之前加上了表达动作时的神态或心情的修饰语,显得十分真切、动人。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动笔默读课本,边读边圈划出“马蒂尔德”接到后的系列动作词。然后我将这句话直白的写成:马蒂尔德拿着那宝物走了”让学生读一读并和原文对比一下,学生会发现这样写不具体,不生动、很平淡。接着启迪学生思考:作者用了哪些具体形象的语言来描写这一连串的动作呢?在文中用括号标出来。学生标出后进行交流,从中感悟到文中对动作的描写是细节描写。具体形象的动作细节的描写把“马蒂尔德”借到项链后的狂喜和激动以及害怕佛来思节夫人返悔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个自然段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读文本、感悟交流细节描写的好处,通过比较把细节描写的作用明确了,给连续动作添“枝”加“叶”的写作方法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就此,马上进行迁移训练。当堂口述学习生活中常见场景。比如:教学生练习表述考场上一考生想要作弊时候的情态、动作、心里描写;竞赛时意外获奖时候的情态、动作、心里描写。叫学生理解“枝叶”才使主干繁茂,那些描法的运用才使文章鲜活。

2 欣赏课文片断——读写结合,欣赏想象法

教材中精选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文中的景物描写往往形象鲜明、具体生动,值得学习、借鉴。我们可以在阅读欣赏中进行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景物展开想象,拓展延伸,练习描写。如《荷塘月色》中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两个精彩的片段,叫学生体会是修辞和写作手法的大荟萃,才使作者对月色特点的把握如此的清晰准确,对它们的描写是那样的鲜明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又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赏析了课文的描写后,学生明确了文章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教师提供图片配乐欣赏美丽的荷塘月色,引导学生想象月色的美妙除了淡雅静美之外,还有哪些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描绘。有的学生会写到月光的清凉,月下的情思,把月光比作婴儿柔嫩的皮肤,把月下的景色当成水墨画等等。学生从作者的句式引出了一串类似的新句,又从生活经验里感受到了新的特点,于是将眼中画、心中情和着笔下辞,自然而然吟出了美的语句。

3 感悟课文写作手法运用——读写结合,感悟模仿法

写作手法就是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运用写作手法能将使文章写得生动、形象,表现手法运用是我国语言艺术的瑰宝,是文学作品中的奇葩,极具艺术感染力。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表现手法有很多。文本中的许多文章表现手法运用得非常精彩。例如阅读精美短文《永远的蝴蝶》“衬托”手法的应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于“风雪”的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等;仅用《雨中登泰山》中有一段经典的描写来体会:“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这段描写在句式中运用了“由物状态作引起的联想”、“由此物引起彼物的联想”两种写作手法,有了适当的联想文章显得更加丰富、具体,物象栩栩如生。学完这篇文章,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叫学生游览附近的平顶山,叫学生感受观察和联想的干系,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户外的学习叫学生有乐趣,等语文能帮学生解决生活里的问题时,语文叫学生有成就感。读写结合,叫师生情感贴近。语文教学“得意”又“得言”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4 课文联系生活——读写结合,课外延伸法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中,我积极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联接点,从教材中学语言,在生活中用语言。学习《中国,水的困惑》一文,我会引导学生就文章里的问题在实际中调查:我们面临怎么样的资源问题?在我们的眼界里,水,究竟还有多少?事实上我们真正的水资源又有多少,其他资源呢?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你怎么样面对这样的现实,你的责任又是什么?就这样一些疑问,教学生写出自己的调查、思考、感悟、办法,一篇文章,读写结合,语文与生活结合。学以致用,能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高。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能使学生阅读、写作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多形式的读写结合策略有效地搭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课文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实现了用教材教语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学生,马上就要走入社会。“得意”又“得言”,“会言”又“善言”是学生们必备的能力。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我们有义务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教会学生生活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叫他们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知识技能的受益者与实践者。因此,教师应该是拓荒者,为学生们寻求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与途径。有教无类,教学就是艺术,一门能叫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艺术。愿所有教学工作者都能在这门独特的艺术领地里有新发现,和学生们教学相长,最终共存共荣,成就教学艺术!